有好故事,也要电影感

2016-12-01 17:49路蔷
看天下 2016年31期
关键词:洪涛麻花话剧

路蔷

《驴得水》:从话剧到电影的两次逆袭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驴得水》的火爆都近乎奇迹。它没有大牌导演,也没有流量明星,几乎找不到任何“话题点”。在上映之前,它的市场成绩普遍不被业内看好。导演之一的周申在采访中对记者讲起,自己最初对票房的预期是一个亿,只不过当时别人都笑话他有些痴心妄想:“其实普通观众没有那么肤浅,很多人认为观众只看那种不动脑子的东西。但我跟刘露(《驴得水》的另一位编剧、导演)觉得大众不是这样的,当然了你要说我是奔着10亿、15亿去的,那确实也不是。我当时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能够破亿的东西,当时没有人相信,他们都笑话我。”

然而很快,《驴得水》就凭借过硬的口碑,一路逆袭,让这样的“笑话”成为了“笑话”。院线上映前,《驴得水》就已经在全国路演和超前点映中收获了相当高的好评率,并最终在首日拿到了和同天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但丁密码》相同的排片,在上映前三天,获得了6010万的票房成绩。截至记者发稿止,已经拿下近一亿六千万的票房。在大片混战的11月档期,《驴得水》这部“小身量”的作品已经拿到满意的成绩,准备功成身退了。

“在话剧之前,它就是个电影项目”

《驴得水》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原作话剧的成功。话剧版《驴得水》自2012年上演以来,便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豆瓣更是给出了8.5分的剧评高分。剧评人东东枪称赞这出戏:“规矩、成熟、扎实。不洒狗血,不无厘头,不瞎煽情,在我看过的舞台剧中,这样的戏实在不多。”作家赵赵评价说:“《驴得水》剧本之成熟冷峻,我个人感觉给中国话剧水平拔高了一大截。”因为故事涉及知识分子,赵赵直接说:“《驴得水》你们能不能免费给知识分子们演一场,就当感动中国了。”

《驴得水》是一个讽刺意味浓重的黑色幽默故事,背景设置在民国时期。戏中有四个心怀教育理想的知识分子,为了帮助山里的孩子,来到贫瘠缺水的山区,迫于经济压力,他们编出一个叫“吕得水(驴得水)”的教员,每个月吃空饷。结果,教育部来人要查这个“驴得水”,大家请了一个铜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没想到居然瞒过了上级,但上级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提拔成教育家。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保住山区学校,他们说了一个又一个谎,并不断取得成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人性的扭曲被放大,一切变得越来越失控……

很多喜欢这部戏的观众都说,《驴得水》通过对独断官僚、精英知识分子、一朝得势的翻身农民的讽刺,揭示了社会的各种腐败,把人性的贪婪、虚伪、愚昧、冷漠、软弱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个故事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2009年周申在饭桌上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随后,周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于是和搭档刘露以此事件为开头,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的规模。因为这样的故事里会出现很多孩子和一头驴,所以他们都认为这在话剧舞台上是很难以写实风格表现的。“2009年我们注册了电影大纲的文字版权,所以一开始它就是一个电影的方向。”刘露说。

“要做就做院线大电影”

然而要实现从剧本到电影的升级,却是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便是无人愿意投资的尴尬。为了“先把作品立起来”,周申和刘露在2011年底,决定先将其打造成一部小剧场话剧,话剧首演便取得了成功。不断累积的口碑,成为周申和刘露重新操作电影版的坚实基础。

在知乎上,周申转贴过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不靠谱的驴得水》:“我和刘露之所以坚持要将已经在话剧界获得巨大成功的《驴得水》做成电影,就是因为话剧太小众,而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去见更大的世面,所以如果把《驴得水》做成一部只有几十万人看的小众电影,那意义就不大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千万观众的院线大电影。”

“我要绝对自主权”

如今回头去看,二人的坚持是必要和有意义的,但在电影筹拍期间,却也因此让这个项目的进展屡屡受挫,“我和刘露是新人,但是在谈电影合作时,我们要求在艺术上有百分之百的话语权。所有跟电影有关的,包括剪辑、拍摄都得听我和刘露的,然后我要求这部电影必须是一部院线发行的电影,而且我们并不想用明星。这样几个要求放在一起,肯定是会遇到很多阻力。”周申说。

虽然与许多电影公司有过接洽,但周申和刘露一直没能找到认同他们理念的制作公司,于是两个人和身边几个最紧密的小伙伴自己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依靠自己和家人的积蓄启动了这个项目,“我和刘露按照我们认为最正确的方式一步一步推进了下去。大多数人那时仍然认为这是一次极其不靠谱的冒险,甚至有人嘲讽说:‘你们是准备拍完了刻几张DVD发给亲戚朋友看吗?”

《驴得水》没有成为“几张DVD”,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遇到了开心麻花团队。2014年,周申在一场婚礼上遇到了开心麻花创始人之一张晨,得知同样是做舞台剧出身的开心麻花已经开始做电影了。后来,周申又与开心麻花的CEO刘洪涛详细商谈了《驴得水》项目,“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所有理念几乎完全一致,那有什么理由不共同前行呢?”周申在知乎上这样描述与开心麻花的合作契机。

周申和刘露一直坚持的创作主导权在这次的合作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尊重,“是百分之百的尊重,”周申说,“之前也有很多人嘴上说很欣赏我们,但他们的报价让我觉得他并不欣赏我,很多影业公司也不愿意在合同里写我跟刘露有最终决定权。”开心麻花给了周申、刘露绝对的自主权,“我们从来都相信年轻的创作人,开心麻花里也都是年轻人。”刘洪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对两位年轻导演的信任。

“说我没有电影感?那是胡说八道”

与话剧压倒性的好评不同的是,电影《驴得水》在上映后却受到了不小的争议,观众和影评人对本片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有着各种观感和解读。大部分的质疑集中在电影太过戏剧化,“成也话剧、败也话剧”是很多不太喜欢这部片子的人对它的意见。“完全没有填充人物之外的任何银幕内世界信息,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演员身上,像在看情景喜剧,简陋的视听语言让几个本该令人触动的情节效果大减。”一名署名为“掉线”的网友在豆瓣上发表了这样的影评。

电影《驴得水》在基本沿用了话剧版剧本的同时,采用了相对固定的镜头角度,舞台式的场景布置,以及经典段落式配乐的配置组合。其实改编自舞台剧的《夏洛特烦恼》中也有不少舞台感强的段落,但因为是喜剧,可以混搭,比较包容,反而增强了电影的喜剧效果。有过这次成功改编经验的刘洪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知道了它有过话剧版,在这样一个规定情境下,所以认为电影就是个话剧。我觉得它就是拿镜头来记录一个好故事,一部好电影的最大前提就是有好故事。”只不过这次《驴得水》的舞台剧痕迹更重,不少观众对此表示“不适应”,这也影响了《驴得水》的流传度。

影评人风间隼称影片:“在电影化方面实在乏善可陈。表演夸张,对话呱噪无节制,镜头凌乱无章法,缺乏电影特有的美感。导演还是继续去执导舞台剧的好。”

对于这种说法,导演周申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认为说这个话的人他不懂电影。其实像我们这种风格的电影,在电影史上有太多了。近的有《完美陌生人》,然后稍微远一点的《八月奥色治郡》,国内的有《十二公民》。往远说,苏联当时的一些非常经典的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办公室的故事》,包括伯格曼早期的电影。再往远了说,电影刚诞生的时候就是我这样的,说我没有电影感的人都不知道电影是怎么诞生的,这话真敢说。我针对的是那些所谓专业评论,而不是普通观众,普通观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是专业评论家胡说八道我不认,你别把姿态放那么高,然后胡说八 道。”

刘露说,作为摄影指导,李安三部曲时期的御用摄影师林良忠之前也来看过话剧,商量过后,大家一致决定保留“戏剧性”。“我们一开始因为是新人还有一点担心,后来林老师也跟我们说,其实像这种戏剧强的风格才是你们的特点,你们不要担心把它做在电影上会有人不接受,实际上这是你的根基和精髓,观众会觉得好看的。所以我们后来坚持了这种方式,我们认为这是最适合的方 式。”

“赔了也没关系,但它还赚了”

对于两位新人导演作品面临的争议,刘洪涛说,作为合作者,他们对年轻导演的才华是非常有信心的,只要他们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就能找到这部电影的观众群。“而且我们对新人导演的作品的票房预期本来也不高,就算赔了也没关系,只要帮助他们建立口碑,我们就满意了。我们会为新人导演组建经验丰富的团队,让新人导演在各个技术层面得到最好的支持。比如《驴得水》的摄影指导请到了著名摄影师林良忠,剪辑指导请到了侯孝贤御用剪辑师廖庆松,美术指导请到了《狼图腾》《百鸟朝凤》的美术师李传永,画面很有艺术感。”

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刘洪涛就曾说过:“我们一直强调,《驴得水》过亿就是胜利,团队里之前还有人觉得,能有几千万元票房就不错了。”刘洪涛觉得,《驴得水》已经完成了团队预设的目标,“当时想的就是引起关注、要口碑,观众认可这是一部优质的黑色幽默电影。最近几年,像它这么犀利、针砭时弊的喜剧电影,国内电影市场是没有出现过的。”

即使不太关注话剧的观众,在看过电影之后也会有一种感觉,《驴得水》强烈的黑色幽默风格,与开心麻花极具群众基础的爆笑喜剧作品其实是有明显区别的。刘洪涛说,其实从很早以前开心麻花就想过做电影,但是当时总觉得还没有还没有准备好,直到《泰囧》的成功刺激到了他们,之后便正式将电影项目提上了日程,“从2013年底,我们明确了开心麻花的主营业务有两个,演艺和影业,我们会实行双引擎战略,推动公司业务的发展,于是就有了去年拿到14亿票房的《夏洛特烦恼》。”

尽管《驴得水》的票房无法与当年的票房黑马《夏洛特烦恼》比肩,但是对于开心麻花来说,这部投资仅1000万,没有任何明星的电影,绝对又是一个赚钱的项目。凭借口碑逆袭的《驴得水》也为缺少诚意佳作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一点希望,正如影评人悉尼卡通所说:“尽管缺点不少,但瑕不掩瑜。如果说《夏洛特烦恼》只是小品串场,这部多少能真正看到舞台功力。从舞台到大银幕,颇有一种精神扶贫的意味。”

猜你喜欢
洪涛麻花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麻花
真努力才不会被辜负
再见啦,秋天!
麻花
棋逢对手好年华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罐头和麻花都让我委屈
爆笑成语来袭,开心麻花请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