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葡萄牙谚语说:你只拥有5个真正的朋友,其余只是风景。
现在是测验时间:打开自己的微信联系人名单,从头开始看,你是否能清楚地说出上面每个人的名字,以及上一次与其联系的时间与话题。
这个测试很容易让人得出沮丧的结论:时常联系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固定朋友。
这种测试结论会营造出一种“相识遍天下,知交无几人”的氛围,并让人在心里默默将朋友分成三类:全天候朋友,功能性朋友,以及传说中的“其他”朋友。
虽然,人们的朋友圈可以很大,可是,其意义究竟是什么?将“相识”和“知交”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称谓,用冰冷的数字模型表达出来,会不会揭示出一个不同的世界?
名义上的朋友能够变得更多
现在是社交媒体狂欢的时代,在社交媒体上不断上升的好友数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为数不多的能跑赢通胀率的数字。随着各种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披上了“电子好友”的外衣,人际关系网络将世界拉成了扁平的形状。
“朋友大爆炸”的时代甚至还有“六度分隔”这样的理论支持,也就是说,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就可以让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建立起联系。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传递信件”的实验。米尔格兰姆把信随机发送给住在美国各城市的一部分居民,信中写有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个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这位朋友收到信后,再把信寄给他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
最终,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这名股票经纪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经手6次。于是,米尔格兰姆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
朋友圈的影响力在六度分隔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理论上每个人都只要通过六位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就能和其他人建立起联系。即使一个非洲种木薯的农民,也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与美国总统产生间接的联系。
这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6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一个重要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由于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几率有明显区别。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地球村”变得更平以及更小。脸书网站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已从6个人减少到4个人。平均起来,一般人只需经过4.74次链接,就能间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意味着,比起上世纪60年代六度分隔理论诞生的时候,现在每个人名义上的朋友能够变得更多。
真正的朋友:5个还是150个
虽然人们可以将朋友这个概念极大程度地泛化,但即便一个人的电子好友名单里可以装得下上千个名字,人脑也处理不了那么多朋友。研究显示,一个人真正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朋友的,不会超过150人。
因此,虽然可以联系到地球上任何一个你想认识的人,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弱连接”。
“弱连接”意味着你可以认识某人,但不一定与其成为朋友、建立友谊并且相互影响。社交网络的兴起,出现了在个人社交网络中竞争性添加“好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只是一个数字游戏,因为深入的交流圈子数量并没有变化,一些话题仍只停留在有限成员内进行。
世界可能变得更紧密了,但就连有限的150人是否都算真正的朋友也还难说。牛津大学的人类学专家、《一个人需要多少朋友》的作者罗宾·邓巴以及相关研究者发布了一份关于脸书的研究报告。他们通过调查3375名英国脸书用户得出一个结论:不论人们的脸书朋友圈中有多少人,其朋友不大可能超过150个,其中真正与自己互动的,只有5个左右。
尽管受调查者平均每人确实拥有约150个好友,这其中还会包括亲属和点头之交,但真正与自己密切互动交流的平均仅有5人。此数据也与此前邓巴发布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好友人数研究结果相似。所以,尽管社交媒体能够扩大人们在虚拟网络中的交友圈,但是这对于交到更多的真心的朋友似乎并不起什么作用。
邓巴教授综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5到150这组“邓巴数字”,即朋友圈从内到外很难自然延伸出150人的范畴。
邓巴发现,从新石器时代的村落、罗马帝国的军团,到一份普通的圣诞节贺卡寄送名单,人类群体的规模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他就此提出假说,即我们的社交注意力并不是在150个知心朋友之间平均分配的,而是像洋葱那样分层分布:5个最亲密的联系人位于我们社交圈的最里层,外一层是10个人,再向外的两层分别是35人和100人。
核心圈子是社交的基石,也占据了社交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不过还有研究者认为邓巴数字提出的5个朋友也太过宽泛。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得出了更为保守的结论。这项研究声称:“当下我们大多数人仅有两个知心好友。”
无论核心好友的数量是多是少,都意味着大家习惯于把最深的秘密只留给很少的一些亲近的朋友,而不用将“国王长着驴耳朵”这样的秘密讲给一棵树听。
文化差异与朋友缺位
真挚的友谊一直被各种文学作品描绘成高纯度、抗腐蚀、耐磨损的“心灵神器”。事实上,人们的环境尽管会有变化,但“心灵神器”的质量却是过硬的。即便搬家或者换工作会导致人们所处的环境随之改变,老相识也会被新朋友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朋友分层的具体人员构成或许会发生变化,但分层和规模却保持不变。
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对人的社交范围影响并不大,因为每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从而形成共同话语空间。如果横向比较的话,倒是不同的文化环境,会让不同国家的人的朋友圈规模在“邓巴数字”的基础上上下浮动。
马来西亚网络使用者在社交网站上朋友最多,平均有233个“好友”。其次是巴西人,231个。第三是挪威人,217个。马来西亚人除了网络朋友最多之外,也最愿意花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每周平均用9个小时在网上社交。
与这3个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网络使用者,平均只有29个朋友。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可能表明日本人的文化更倾向于朋友少而精,数量不多,但关系紧密。
随着各种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披上了“电子好友”的外衣,人际关系网络将世界拉成了扁平的形状
岛国相对封闭的文化氛围,让人很难敞开胸怀交朋友。这一点不止体现在日本人身上,也体现在欧亚大陆另一端英伦三岛的人身上。2015年发布的调查显示,在英国成年人中,有一半人感到孤独。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说,英国人普遍缺乏社交生活的问题较为严重,每10个英国人中就有1个没有任何亲密朋友。建立友谊的关键是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英国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更改常居地点,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年轻人出于工作原因,频繁更换生活城市甚至国家,不少人的社交关系网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朋友缺位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人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即网上的朋友圈里热热闹闹,但现实中的朋友却日渐疏离。数字化的社交虽然能满足一些人的精神需要,但却和现实的朋友关系不大。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就像葡萄牙谚语所说的:你只拥有5个真正的朋友,其余只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