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大事

2016-12-01 16:13郑嘉励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乐清磐石木桩

郑嘉励

“前打桩机时代”,浙江沿海如何处理建筑地基。

我于浙江的自然地理,尝有两大喟叹:一曰“嘉兴无山”,江南卑湿之地,有水无山,有如美人眇其一目;二曰“东海不蓝”,东南濒海之区,海水浑浊,泥质滩涂,绝不可喻为美人。

吾乡玉环县楚门镇胡新村位于东海之滨,由滩涂淤积成陆。老屋是晚清建筑,由于地基松软,墙头倾斜,时有倾覆之虞,我的童年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1982年,拆除老屋建新房。沿墙基走向,挖掘深约一米的长沟,填以大小块石,以为承重之基。此种奠基法,吾乡称为“做墙脚”。石块由家父用板车载来,一连数月,十分劳累。平地起高楼,重点在基础,在2014年拆迁前,我家小楼始终不动如山。

如今,老家又在建造新房子。这次不再有劳家父,一台台打桩机,穿透地层,注之以混凝土,从此基业稳固,大可高枕无忧。

与滩涂类似,嘉兴平原也是“软土之乡”。我以一段阴阳怪气的话,作为文章开头,就是这意思:在“前打桩机时代”,浙江沿海如何处理建筑地基?

明代以前,吾乡玉环县楚门镇隶属温州府乐清县。楚门所城与乐清蒲岐所城,隔海相望,同属磐石卫(今乐清磐石镇),共同防卫乐清湾,抵御来自海上的倭寇。

当年拆除蒲岐所城墙时,有人曾记下城墙的基础:“地平以下一米至二米深处的基础,均是乱石、条石一排排铺陈,并有烧焦表面的杉木、松木打桩,间以横木,填以巨石、捣臼、杵头、础石、残石柱、破碗、乱砖等。”

以打木桩的方式,加固软土地基,古已有之,即北宋《营造法式》所谓“地丁”。木桩烤焦表面,或为防腐。1995年,磐石卫城东门遗址下,出土大量木桩,一律削成尖锥状,以便打桩入土。嘉兴大运河两侧的驳岸,其下亦为密密麻麻的木桩。

相对平面铺开的建筑,高耸入云的塔幢对地基有更高的要求。乐清县城,有东西二塔对峙,乃当地观瞻之所。东塔,始建于北宋,至今犹存;西塔,则为近年重建,旧塔早在元代坍塌。两塔年代相当,命运大不相同,是因为东塔建于山梁基岩上,基础牢固,而西塔建于泥岩上,地基松散。

嘉兴平湖县城附近的报本塔,因塔刹中出土明郑和款的《妙法莲华经》,轰动一时。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塔于沙洲上,地基先天不足,未及百年,便已坍塌,后来屡修屡坍。

嘉兴的石头山本来就少,境内现存古塔远较他处为少。海宁、海盐县沿海的黄湾、袁花等地,倒有点像样的山丘,可惜采石场把青山挖得千疮百孔。境内少山若此,居然不自珍惜,目光短浅,一至于此。

东南沿海的最大传奇,来自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洛阳桥建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由蔡襄倡建,桥长784米,凡41孔。建桥故事,在闽浙两地广泛流传。我在乐清北白象镇乡下,看过一出名叫《蔡状元造洛阳桥》的戏文:蔡状元(原型即蔡襄)发愿造桥,艰难卓绝,得到观世音、东海龙王以及众多从温州赶过去的各路神仙帮忙,才得偿所愿。

在入海口的“泥沙冲击层”建桥,主要困难在于地基,先将无数大石块沉于江底,作为桥墩基址,再种下牡蛎,附着于桥基生长的牡蛎,把分散的石块胶结成牢固的整体,以加固桥墩。乐清县天成乡的万桥,宋代尚在入海口,如今已远离海岸线,据说也采用“种蛎固基”的筑基法。

大小桥梁,犹如初月出云,是江南水乡的特色风物。我在嘉兴时,偶尔像个风雅文人,欲将眼前美景,入诗入画,偶尔又像不解风情的工匠,只想钻入地下,一探桥堍、桥墩之究竟。好在持类似想法的过客如我辈者,极少极少。

猜你喜欢
乐清磐石木桩
夜渡
移动木桩
《初心往事——乐清革命故事选》出版
新常规
磐石镇饮草莓酒
酒后
修行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熊和木桩
“美丽乐清”全国摄影大展入围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