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兰英
摘要:随着电子政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文书档案系统的建成和实施,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与传统的载体档案相比,电子数据给利用服务带来了使用快捷、方便,电子数据易丢失、损毁、易修改等特点。数据备份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以下重点论述如何备份的一些重要措施。
关键词:电子数据;数据备份;远程备份
1. 背景
电子数据的标准定义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的包含文字、数字、字母等的客观资料。在本文中电子数据包含馆藏数字化档案、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及馆藏电子目录数据等。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2000年起,随着国家推进档案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作为档案信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工作的起点,各级档案馆相继开展了馆藏传统载体数字化的工作,产生了大量馆藏的数字化的档案。作为信息院下属的地质档案馆和土地档案馆则是专业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国土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在“数字国土工程”的实施下,对传统的档案进行了数字化。
随着电子政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文书档案系统的建成和实施,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与传统的载体档案相比,电子数据给利用服务带来了使用快捷、方便,电子数据易丢失、损毁、易修改等特点。使其安全性受到了挑战,目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云平台,大数据的出现,数据在海量增长,如何保证浩瀚的电子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
2. 电子数据类别及数量
2.1 馆藏档案数字化
内蒙古国土信息院地质档案馆,从1999年开始就开展了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工作。1999年~2002年完成所有公益性基础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2002年到2012年完成馆藏已存地质勘查报告6000多份的图文数字化。“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
土地档案馆为配合全区合理利用土地及优化资源配置,对纸质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建立了全区土地利用档案、建设项目用地档案的电子数据库。建成了文书档案全部保管期限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其它门类档案全部保管期限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立了永久保存的文书档案全文数据库和照片、实物档案图像数据库。2011年,先后完成了自治区地质勘查规划、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涉密地质资料及图件开发利用、油气矿权管理、矿业权价款核查、资源补偿费征收、地质勘查成果统计、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矿业权管理、探矿权和采矿权及储量评审备案档案、矿业权年检、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及矿产资源储量空间等17个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建设工作。
2.2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的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得到了中办、国办的高度重视,已经制定了国家层面的电子文件 管理战略框架,推出了一系列的行政规范超标准。从2006年开始,地质档案馆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接收全区各企业矿权人地质勘查报告电子文档,截至2014年底累计接收地质勘查报告电子文档千余份。土地档案馆也接收了大量电子文件。
2.3 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就是各单位产生的已经归档的电子文件,国家已经启动了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系统试点工程,全面接收电子档案。
3. 电子数据增长趋势与特点
全区国土实施“金土工程”项目,项目以“一张图”和“三大平台(即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和网站共享服务平台)”为中心,推进信息化;电子数据呈海量增长,信息院已完成了全区部分矿政基础数据库、土地规划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整理入库,共35类数据存储量达了23.2TB。
全区国土资源办公自动化系统,收文6266件。
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也在持续进行,目前,地质档案资料有1万多种,数十万件,涉及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化探 遥感及地震九大领域。馆藏数字化地质资料档案4304份,占馆藏的二分之一。土地档案馆通过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实现了
4. 电子数据备份的方法
国土数据资源是国土政务管理的依据,是重要的资源,而这些国土数据资源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而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备份。
数据备份的方法要根据电子数据资源的特点、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确定数据备份方式、制定数据备份方法。
电子数据备份是一个系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分类。从备份介质上分,可以分为光盘备份、磁带备份、磁盘备份、虚拟磁带库备份从备份的操作类型上分,可以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和即时备份对于具有一定数据规模的档案的档案馆,数据备份方法的采用是根据数据变化情况,结合以上几种备份类型的综合运用;可以要所备份和恢复要求,数据规模等情况确定合适的备份介质。
根据信息院档案资源特点。容量大,系统运行环境要求高,信息化的程度高。在电子数据备份上采取了综合运用。采取磁盘阵列软硬件保持技术,磁盘阵列是由许多台磁盘机或光盘机按一定的规则,如分条、分块、交叉存取等组成一个快速,超大容量的外存储器子系统。它在阵列控制器的控制和管理下,实现快速,并行或交叉存取,并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从用户观点看,磁盘阵列虽然是由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盘组成,但仍可认为是一个单一磁盘,其容量可以高达几百~上千千兆字节。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使用的磁盘,因而无法脱机异地保存,受磁盘容量限制,当出现大容量数据时,无法像磁带那样方便更换。
5. 电子数据备份的探索
5.1 跨平台
国土信息系统有三大平台,管理环境复杂。从数据的安全性考虑,数据分布在不同网段,根据部门的不同。终端用户也划分为不同的网段。数据备份软件必须具有跨平台、跨网段数据备份的功能。将不同平台的数据统一备份到备份服务器上,从而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5.2 分门别类制定数据备份的方法
内网系统中存在着各种数据,有数字化档案全文、政府公开信息、案卷的超著录信息、多媒体文件,各种图形文件等。因电子数据类型不同,大小不同、更新的进度各异,需要针对不同数据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备份方法
(1)对于各种数据库,数据变化较大,新增目录也多,针对此类数据,进行增量备份;
(2)对电子政务产生的政府公开信息和业务办公类数据,同样进行增量备份;
(3)对于数据稳定,数据内容基本不变的,只要做定期备份;
(4)对占重要比例的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全文信息,每天都产生新数据,由于其本身的容量大,数据检查任务重,易对数据服务器造成较大压力,影响日常应用效率,而实际需备份的数据并不多,所以不适宜每天做备份,执行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
5.3 完善性备份
不断增加的档案数字化信息,决定了我们对备份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并需要完善。要做系统备份;对操作系统和应用模块做应用级备份,不仅要对档案数字化全文、网站的网页信息以及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备份,还要对操作系统进行备份,保证当系统,应用受到损害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恢复。
6. 电子数据备份的发展趋势
6.1 集群式备份
随着云存储技术的实现和大数据的环境下,应用系统相应采用了集群服务器的网络构架,并行的管理模式,秉承高速访问数据能力。备份服务器也相应地做调整,以备份服务器集群的方式配套云存储的集群方式,增加数据读取通道,通过备份软件的协调管理,整合资源,达到有效备份。
6.2 远程备份
鉴于馆藏数字化档案的重要性,除了做好本地数据备份外,还可做异地备份或多个业务点的远程备份,以达到容灾的要求。可在本地和异地各设立一个备份服务器,在本地备份服务器上安装过程发送端,在异地备份服务器上安装远程接收模块。自动将本地的数据通过远程线路备份至异地备份存储设备上,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