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朝章
摘要:富宁县那耶水库为山区河谷型水库,本文通过对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在抗震、腐蚀等方面得出相应结论,对水库开发建设以及后期养护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水库,地质,抗震
1. 坝址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貌
那耶水库位于富宁县花甲乡的那应村附近的河段,为山区河谷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4.82km2,河长4.45km,河道平均比降4.4%,库区形状为树枝状,现状河水面宽2.0m~8.0m,水深0.2m~0.4m,河床坡度多在7°~23°。左岸地形稍缓,地形坡度多在20°~40°之间,山顶高程1226m,岸坡地形完整性较差,发育4条冲沟,分布于所选上坝线、下坝线上游、下游,冲沟延伸长约70m~290m,下切冲刷一般;右岸地形坡度多在15°~35°之间,山顶高程1240m,岸坡地形完整性较差,发育5条冲沟,分布于所选下坝线上游、下游,冲沟延伸长约120m~316m,下切冲刷一般。
1.2 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二叠系及第四系。现将各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泥盆系(D)
泥盆系下统坡脚组(D1p):强——弱风化,灰黑、灰绿色薄——中厚层状页岩,节理裂隙发育——不发育,岩体破碎,完整性差,分布于整个坝址区,钻孔揭露厚度27.4m~66.1m。
泥盆系下统坡脚组(D1p):全风化,灰白、褐黄色,可见部分原岩结构,岩石已经风化成土状砂状、角砾状,主要分布缓坡地段、沿河两岸斜坡地段。钻孔揭露厚度1.0m~6.5m。
(2)第四系(Q)
残坡积层(Qel+dl):碎屑岩风化粉质粘土含残余风化碎石、角砾组成,土体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厚度变化大,一般0.5m~2.0m,主要分布缓坡地段、沿河两岸斜坡地段。
冲洪积层(Qal+pl):由砂、卵砾石层夹粘土组成,因常年流水和洪水堆积而成,土体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厚度2.1m~3.8m,主要分布于河谷、冲沟中。
1.3 地质构造
库区外发育最近的断裂为叭河断裂(F10)及上福花断裂(F31),叭河断裂为一压扭性断裂,距离坝址区直线距离为1.7 Km;上福花断裂为一压性断裂,距离坝址区直线距离1.8Km;库区岩层产状基本稳定,总体倾向库区右岸,倾角约46°~63°。
1.4 水文地质条件
1.4.1 水文地质条件
①左坝肩
根据ZK12、ZK17号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左坝肩的相对隔水层顶板(q≤5.0lu,)埋深约为50.7m~55.3m,其上为中等透水层——弱透水层上带,透水率最大值为16.30lu、最小值为5.08lu、平均值为11.73lu,左坝肩岩体透水性中等,局部地段为弱,存在渗漏通道。
②河床坝基
根据ZK13、ZK16号钻孔压水试验资料,河床坝基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弱,相对隔水层顶板(q≤5.0lu)埋深25.3m,其上为中等透水层——弱透水层上带,透水率最大值为23.901u、最小值为6.20lu、平均值为14.101u,河床坝基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弱,存在少量渗漏。
③右坝肩
根据ZK15号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右坝肩的相对隔水层顶板(q≤5.0lu)埋深为35.6m,其上为中等透水层——弱透水层上带,透水率最大值为15.00lu、最小值为8.20lu、平均值为11.14lu,右坝肩岩体透水性中等,局部地段弱,存在渗漏通道。
1.4.2 下坝址推荐
①左坝肩
根据ZK1、ZK2号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左坝肩的相对隔水层顶板(q≤5.0lu,)埋深约为40.4m~60.30m,其上为中等透水层~弱透水层上带,透水率最大值为27.0lu、最小值为5.20lu、平均值为13.11lu,左坝肩岩体透水性中等,局部地段为弱,存在渗漏通道。
②河床坝基
根据ZK3、ZK6、ZK7、ZK8号钻孔压水试验资料,河床坝基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弱,相对隔水层顶板(q≤5.0lu)埋深20.3m~30.4m,其上为中等透水层~弱透水层上带,透水率最大值为25.611u、最小值为5.04lu、平均值为10.53lu,河床坝基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弱,存在少量渗漏。
③右坝肩
根据ZK4、ZK5、ZK14号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右坝肩的相对隔水层顶板(q≤5.0lu)埋深约为40.4m~60.1m,其上为中等透水层~弱透水层上带,透水率最大值为29.00lu、最小值为5.30lu、平均值为14.50lu,右坝肩岩体透水性中等,局部地段透水性弱,存在渗漏通道。
1.5 坝肩、河床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5.1 左坝肩
左坝肩山体宽厚,地形坡度上缓下陡,上部坡度约20°~35°左右,下部坡度约35°~40°左右,地表第四系残坡积层厚约0.00m~7.5m,钻探施工时部分钻孔挖除了第四系残坡积层。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下统坡脚组(D1p)薄层状页岩,由于岩石质软局部地段发育小构造,库区岩层总体走向近北西向,倾向北北东,倾角较陡,倾向上游。河床及河岸边有少许基岩揭露,对出露基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①上坝址附近:产状,5°∠46°,J1产状,130°∠68°,J2产状,200°∠64°,裂面多张开,少数宽张,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一般2.0m~5.0m,裂隙间距10cm~25cm,密度4条/m~10条/m。②库区左岸:产状,10°∠57°,J1产状,95°∠68°,J2产状,240°∠20°,裂面多张开,少数宽张,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一般3.0m~6.0m,裂隙间距5cm~15cm,密度6~20条/m。③下坝址附近:产状,358°∠56°,J1产状275°∠59°,J2产状,305°∠52°,裂面多张开,少数宽张,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一般2.0m~6.0m,裂隙间距10cm~20cm,密度5条/m~10条/m。表层岩石强风化——中等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岩体破碎——完整,完整性差——较好,主要呈碎裂——层状结构,岩层走向与坝轴线近垂直,为切向坡,边坡类型属层状斜向结构岩质边坡,未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其主要结构面进行分析,主要结构面及其组合线的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斜交,局部同向,部分节理面、岩石层面为潜在的不稳定结构面,总体而言左坝肩边坡稳定性中等
1.5.2 右坝肩
右坝肩山体宽厚,地形坡度上缓下陡,上部坡度约15°~25°左右,下部坡度约30°~35°左右,地表第四系残坡积层厚约2.0m~7.0m。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下统坡脚组(D1p)薄层状页岩,由于岩石质软局部地段发育小构造,库区岩层总体走向近北东向,倾向北北西,倾角较陡,倾向下游。河床、河岸边及人工开挖小路边坡上有基岩揭露,对出露基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①上坝址附近:产状,342°∠52°,J1产状,210°∠87°,J2产状,252°∠75°,裂面多张开,少数宽张,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一般2.0m~4.0m,裂隙间距5cm~15cm,密度6条/m~20条/m。②库区右岸:产状,345°∠63°,J1产状,255°∠66°,J2产状,132°∠48°,裂面多张开,少数宽张,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一般5.0m~8.0m,裂隙间距5cm~35cm,密度3条/m~20条/m。③下坝址附近:产状,20°∠53°,J1产状117°∠76°,J2产状,255°∠32°,裂面多张开,少数宽张,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一般4.0m~7.0m,裂隙间距10cm~30cm,密度3条/m~10条/m。表层岩石强风化——中等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岩体破碎——完整,完整性差——较好,主要呈碎裂——层状结构,岩层走向与坝轴线斜交,为切向坡,边坡类型属层状斜向结构岩质边坡,未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其主要结构面进行分析,主要结构面及其组合线的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斜交,部分节理面为潜在的不稳定结构面,总体而言右坝肩边坡稳定性较好
1.5.3 河床坝基
坝址区河床第四系冲洪积层厚约0.6m~3.8m,主要由砂卵砾石混块石组成,局部为砂土,结构松散,分选性差,承载力低。其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下统坡脚组(D1p)薄层状页岩,表层岩石中等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层状结构,河道坡降较为平缓,无深槽、陡坎等不利临空面存在,坝基稳定性较好。
2. 结论
(1)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C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2)坝址区为“V”字形狭谷,地形坡度较陡,两坝肩地表第四系残坡积层厚1.00m~7.5m,表层岩石强风化——中等风化,岩体破碎——较完整,岩层走向与坝轴线斜交,为切向坡,边坡类型主要属层状斜向结构岩质边坡,未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边坡稳定性中等——较好。
坝址区河床第四系冲洪积层厚约2.1m~3.8m,河道坡降较为平缓,无深槽、陡坎等不利临空面存在,其下伏基岩为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坝基稳定性较好。
根据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左、右坝肩及河床坝基均存在渗漏通道,需作防渗处理。
(3)经取样分析,工程区地表水(河水)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弱腐蚀;地下水混凝土、钢结构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