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蕾,姜法竹,杨树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163319)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与趋势分析
董晓蕾,姜法竹,杨树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163319)
在分析黑龙江省粮食总体生产状况的基础上,以玉米、稻谷、小麦和大豆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从产量结构、种植面积结构和单产水平变化三个视角,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从以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为主,向以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为主的过渡,比较效益是玉米和稻谷在粮食生产中优势地位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生产结构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应考虑通过建立新的耕作技术体系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2003到2013年的十一年间,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从2 512.3万t增长到6 004.07万t,特别2011年,粮食产量达5 570.60万t,占全国粮食产量的9.75%,成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与此同时,粮食商品率不断提高,由本世纪初的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2%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自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结构基本呈现“两增两减”的变化态势,“两增”为稻谷和玉米产量增加,“两减”是小麦和大豆产量减少,尤其是玉米生产持续增长,在粮食总产量中的份额从2004年的31.3%增加到2013年的53.57%,与之相反,同期大豆生产逐年萎缩,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从21.28%下降到6.66%,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动也对粮食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1],特别是对粮食产量的波动影响较大[2]。那么,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结构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其变化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如何?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采用1949~2013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分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动,从而揭示黑龙江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粮食结构变动的成因及未来趋势,以期为黑龙江省粮食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借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粮食作物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稻谷、大豆和小麦,目前这四种作物的产量合计占到全省粮食产量的95%以上。因此,以这四种作物的生产变动来反映黑龙江粮食结构的变动。
总体来看,自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粮食总产和单产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粮食总产从1949年的542万t增加到2013年的6 004.07万t,年均增长率为3.83%为,粮食单产从1 002.35 kg·hm-2增加到2013年的5 191.87 kg·hm-2,年均增长率为2.60%,粮食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5 407.3千hm2增加到2013年的11 564.36千hm2,年均增长率为1.19%。显然,粮食总产、单产和播种面积呈相似的增长趋势。可见,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提高是单产和播种面积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单产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化大体上可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考察(如图1所示):
图1 1949~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动情况Fig.1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from 1949 to 2013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一是1949~1965年的增长缓慢阶段。这一时期,全省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542万t增长到1965年的725万t,年均增长率仅为1.83%,甚至在1961年出现了历史最低的475万t;粮食单产从1 002.35 kg·hm-2提高到1 108.44 kg·hm-2,年均增长率为0.63%;粮食播种面积从5 407.3千hm2增加到6 540.7千hm2,年均增长率仅为1.20%。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对于维持粮食产量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得益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但随后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土地等生产资的权属完全集中,实行共同劳动,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由于缺少有效的激励与监督,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粮食生产增长缓慢。
二是1965~1989年的波动增长阶段。这一时期,粮食产量从725万t增长到1621.5万t,年均增长率为3.41%,呈现较快增长,但波动较大,其中1969和1972年产量跌到1 000万t以下。同期粮食单产和粮食面积也呈现波动增长,单产从1 108.44 kg·hm-2增长到2 232.95 kg·hm-2,年均增长率为2.96%,其中1969和1972年粮食单产均降至1 500 kg·hm-2以下;粮食面积从6 540.70千hm2扩大到7 261.7千hm2,年均增长率为0.43%,并在1978年达到最高的7 647.3千hm2,但1979~1988年间又在波动中减少,1988年减至7 000千hm2以下,此后尽管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1978年的水平。这一时期粮食生产大幅波动主要受政策(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和气候条件(主要是干旱天气)的影响。
三是1989~2003年平稳增长阶段。粮食产量从1 621.5万t增长到2 512.3万t,年均增长率为3.17%;同期粮食种植面积也从7 261.7千hm2增加到8 114.7千hm2,年均增长率为0.80%,粮食单产从2 232.95 kg·hm-2增加到3 095.99 kg·hm-2,年均增长率为2.36%。可见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单产的提高。
四是2003~2013年的快速增长阶段,粮食产量从2 512.3万t猛增到6 004.07万t,年均增长率达9.10%,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国家粮食产量的增长率(3.4%),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2011年粮食产量超过了河南省,跃居我国第一产粮大省。同期粮食播种面积也从8 114.7千hm2增加到11 564.36千hm2,年均增长率为3.61%,粮食单产从3 059.99 kg·hm-2增加到5 197.87 kg·hm-2,年均增长率为5.31%。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以及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1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结构变动
60多年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结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图2所示)。1949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以下特征:(1)粮食产量从多种粮食作物逐步向四大主粮作物过渡,四大粮食作物产量比重从1949年的59.7%提高到2013年的97.9%,这意味着豆类中的杂豆和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基本完全让位于四大主粮作物生产。同时四大粮食作物的产量结构也从四种作物并重的格局逐步过渡到以玉米和稻谷两种作物占绝对优势的结构,玉米和稻谷合计产量比重从1949年的40.6%过渡到2013年的90.55%。(2)稻谷产量构成比不断增加,并在80~90年代增长迅速,20世纪以来基本稳定。1949~1984年间,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基本在10%以内波动,1985年以后快速增长,从1985年的11.39%增加至1998年的30.77%,此后一直保持30%~40%之间,特别是近6年来,基本稳定在36%的水平。(3)玉米产量构成比在1949~2006年间相对稳定,基本在35%左右波动,2007年以来,产量比逐年迅速提高,从41.6%提高到2013年的53.6%。(4)小麦在粮食产量中的比例变化经历了增加又减少的过程,直到基本完全让位于其他三大粮食作物。小麦产量占粮食产量的份额从1949年的4.67%波动增加到1983年的29.12%,此后不断减少,减至2013年的0.65%。(5)大豆产量比例波动相对较大,大体经历了三次增减过程,并逐渐委缩。首先从1949年的14.43增加到1953年的24.44%,随后减至1976年的11.09%,而后增加到1988年的24.04%,随后又减至1996年的13.57%,此后回复到2003年的22.32%,随后迅速减至2013年的6.66%。
图2 1949~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结构变化Fig.2Structure change of grain production quantity from 1949 to 2013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2 主要粮食作物面积结构变动
60年来黑龙江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图3所示),基本表现为以下变动特征:(1)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增加较快,从建国初的58%增加到2013年的97%,可见,目前,豆类中的杂豆和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生产均让位于四大主粮作物。(2)玉米和稻谷面积比例增加,玉米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比重从28%增加到47%;稻谷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比重从2%增加到27%。(3)大豆和小麦面积比例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大豆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比重从1949年的19%增加到2004年的42%,随后逐年下降,降至2013年的22%;而小麦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比重从1949年的8%增加到1981年的30%,随后迅速下降,降至2013年的1%。
图3 1949~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面积结构变化Fig.3Structure change of grain area from 1949 to 2013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3 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变动
从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变化来看,总体来说,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四种粮食作物的单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图4所示)。1949~2013年间四种作物的单产变化呈现以下基本特征:(1)玉米的单产水平较高且提高显著,但近年来波动较大,玉米单产从1 307.86 kg·hm-2提高到5 904.4 kg·hm-2,年均增长率为2.38%,特别是在1949~1996年间,玉米单产年均增长率达3.07%,但1996年以后,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单产水平最低为3 713.17 kg·hm-2。(2)稻谷单产水平高且呈现较平稳快速提高,稻谷单产从1 772.55 kg·hm-2提高到6 992.59 kg·hm-2,年均增长率为2.17%。(3)小麦单产虽增速较快,但单产水平较低,小麦单产从566.63 kg·hm-2提高到2 923.31 kg·hm-2,年均增长率为2.60%。(4)大豆不仅单产水平低,增速也相对较慢,大豆单产从757.02 kg·hm-2提高到1 600.19 kg·hm-2,年均增长率为仅为1.18%。
图4 1949~2013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变化Fig.4Yield change of grain from 1949 to 2013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经上述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提高是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和粮食单产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单产提高对粮食产量增加的作用表现更为明显。尤以小麦、玉米和稻谷的单产提高作用最为显著。小麦单产增速最快,但由于其单产水平较低,对于粮食总体单产水平的作用有限,而玉米和稻谷因其较高的单产水平和较快的增速对粮食单产作用更大,且玉米和稻谷的种植面积在粮食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因此,玉米和稻谷对粮食总产的提高起主要作用。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结构将呈现以下特征:
3.1 粮食生产将仍以玉米和稻谷为主且玉米处于主导
总体上来说,粮食生产结构受自然条件、农业政策、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3],因此,农民往往会以技术、自然气候、经济和政策支持等各方面的因素为依据做出生产决策。但随着农村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农民对商品市场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市场利益成为农民种植选择的主要驱动力,农民追求单位劳动时间和单位种植面积收益的最大化,种植什么,种植多少,取决于经济效益。玉米和稻谷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的优势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两种粮食作物的收益较高。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数据,近五年来四种粮食作物平均净收益分别是:稻谷(以粳稻为例)4 872.06元·hm-2,玉米3 089.49元·hm-2,小麦1 538.04元·hm-2,大豆1 115.19元·hm-2。稻谷净利润最高,且2010年高达6 765.6元·hm-2,玉米次之,2011年最高达4 133.55元·hm-2,小麦居第三位,2011年最高达2 414.1元·hm-2,大豆利润最低,甚至在2013年出现了负利润,净利润为-379.61元·hm-2(如图5所示)。可见,稻谷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其他三种作物,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的比重增速也较快,但由于受土质、灌溉水的限制以及灌溉条件的影响,稻谷种植面积在粮食总面积中的比重并不是最高。尽管玉米的生产效益次于稻谷,但不像稻谷受制于自然因素的限制,因此,目前已占据“半壁江山”的玉米生产还将进一步扩大,成为黑龙江省主导粮食作物。
图5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净收益比较Fig.5Comparison of net income of main grai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3.2 玉米和大豆将成为黑龙江省最主要竞争作物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技术因素(特别是轮作技术)的影响,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大豆面积的减少,这在大豆生产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表现更为突出,特别是2009年以来黑龙江省的大豆面积逐年减少,收益高的玉米面积则不断增加,这一点在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农户种植意愿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4]。
尽管玉米的高产稳产使得黑龙江省一跃成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但未来以玉米为主导的粮食生产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从产品供给角度来看,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豆主产省,近年来大豆面积的迅速减少,对全国大豆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豆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大豆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依靠大量进口且进口量逐年迅速增加,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7 140万t,我国大豆自给率降至15%左右。二是从耕作技术角度来看,目前黑龙江省的玉米大面积连作,连作玉米常出现缺钾、锌、铁、锰和钼等症状,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调,造成土传病害和线虫病害的大量发生和蔓延,如根腐病、茎腐病,地下虫害的危害还可能在土壤中积累某些自毒物质,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大豆是养地作物,大豆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据研究,每亩大豆可固定氮素5~7.5 kg[5],相当于11~16 kg尿素(按每kg尿素含氮量46%计算),大豆根瘤共生固定的氮占大豆一生需氮量的50%~60%[6],通过根瘤固氮,可减少氮肥施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作物,大豆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日显重要[6-7]。
因此,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面对当前粮食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合理的“大豆-玉米”轮作技术体系来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结构[7],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张慧琴,马凤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评价[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6):97-101.
[2]王萍,那济海,朱海霞.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结构与影响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J].气象科技,2008(8):449-452.
[3]冷志杰,田静.加工企业主导型粮食供应链中粮农风险共担契约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5):82-85.
[4]杨树果,何秀荣,赵勇,等.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农户种植意愿调查与分析[J].大豆科技,2013(3):6-8.
[5]李淑贞,赵乃新.不同施肥方法对大豆结瘤固氮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1983(3):217-223.
[6]沈权平,王国臣.延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5,37(1):85.
[7]韩晓增,严君,李晓慧,等.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响应与调控[J].大豆科技,2010(1):6-8.
[8]杨树果,何秀荣.中国大豆产业状况和观点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14(4):32-41.
Change and Trend of Grain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ong Xiaolei,Jiang Fazhu,Yang Shugu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
Based on grain production dat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structure changes of production quantity,area and yield of corn,rice,wheat and soybean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and three perspectives revealed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rn and rice were becoming more dominant position in grain production,and replaced wheat and soybean.The main reason was the comparative benefit of corn and rice.But this was disadvantag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So new rotation system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grain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the future.
Heilongjiang;grain;production structure
F327
A
1002-2090(2016)04-0114-05
10.3969/j.issn.1002-2090.2016.04.025
2015-03-17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大豆产业经济研究子项目“东北地区农户和企业大豆经济调查和研究”。
董晓蕾(1990-),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姜法竹,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jiangfazhu3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