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会芝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机总站,大庆166200)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金会芝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机总站,大庆166200)
着重论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实施的必要性、推广应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龙江省农机推广站重点推广的促进高效农业发展的农机化新技术,自2006年以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该项技术从小到大、由粗到精发展起来,农民逐渐掌握了保护性耕作的免耕、少耕播种、秸秆残茬处理、药剂除草防治病虫害及深松4项关键技术,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在推广过程中也在不断积累经验,稳步推进一年一熟区玉米种植由传统耕作方式向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转变。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全县耕地面积153 133 hm2,旱田作物以玉米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98 667 hm2,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积温平均2 866℃,年平均降雨量411.6 mm,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50%~60%,年平均蒸发量1 774.4 mm,是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以沙壤土为主,土壤保水性、抗旱性均较差。由于我县气候干旱多风少雨,春秋两季多风沙天气,土壤沙化退化严重,风沙土质耕地面积达49 330 hm2,主要集中在敖林西伯乡、胡吉吐莫镇、连环湖镇、一心乡、克尔台乡等地,而且还在逐年扩大。
由于多年掠夺性种植,土壤营养元素流失严重,抗灾能力减弱。特别是多年来,使用小四轮作业,绝大部分耕地达不到深松标准和要求,不能打破犁底层,再加上垄灌、漫灌等灌溉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诸多因素导致土壤严重缺乏蓄水保墒能力,耕层越来越薄,连年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土壤沙化退化日益严重,土地板结“荒、硬、瘦”问题日益加重,尤其是犁底层逐渐加厚和上移,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在风沙侵害严重的地块造成玉米总产不高、单产不稳,个别地块单产只能在250~350 kg。
因此,在立足解决杜蒙县农业干旱少雨、土壤板结、沙化等问题条件下,改善土壤环境,改善农业生产现状,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在我县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基本情况
到2014年末,全县农村农机总动力达到746 700 kw,拖拉机保有量要达到37 627台,配套农机具45 150台(套),联合收获机951台,田间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65%。2014年,我们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在巴彦查干乡大庙村、他拉哈镇、一心乡示范园区等我县玉米产业带推广保护性耕作项目,除一心示范园区因40天无雨,收成不好外,巴彦查干乡及他拉哈镇的示范区亩产分别达到了875 kg和650 kg。目前,我县在靠山、巴彦查干乡、他拉哈镇种植大户正进行大面积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应用面积达3 330 hm2。
2.2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情况
2.2.1 机具选择
针对我地平原、丘陵、漫岗的地理状况,免耕播种机选择了吉林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ZF-2两行和2BMZF-4四行种机,深松机选择了吉林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SZL-240两铲和1SZL-260六铲偏柱式深松机,玉米收获机选择适应行距60~65 cm的带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联合收获机。
2.2.2 技术指导
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保护性耕作方面专题讲座,召开现场会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邀请保护性耕作方面专家实地带领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60人次以上。
2.2.3 采取的技术模式及技术路线
主要采取了灭茬免耕播种和高留茬免耕播种两种模式。
灭茬免耕播种:秸秆覆盖→深松(前一年秋天)→原垄免耕精量播种(春天)→机械药剂灭草防病(当年)→田间管理(当年追肥、灌溉、灭虫等)→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秋天)。
高留茬免耕播种:人工收获(前一年秋天,留高茬)→深松(前一年秋天)→原垄播种(春天)→机械药剂灭草防病(当年)→田间管理(当年追肥、灌溉、灭虫等)→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秋天)。
2.2.4 技术模式及作业质量
该项技术必需有深松或深耕基础的地块,应用免耕精量播种机,实现深松、施肥、播种一次完成作业。
秸秆覆盖。切碎长度小于10 cm,茬高15 cm,覆盖表土30%。
深松。垅沟深松,一般3年深松一次,在土壤墒情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早作业,早蓄水,深度25~35 cm,深度一致,不跑偏,不留死角。
免耕播种。耕层土壤温度连续3 d不低于8℃,土壤含水率16%~20%为最佳播种期,播深3~5 cm,播在湿土层,保证发芽,播后覆土均匀,压实。播量控制在每亩3 700~4 100株,施肥深度一般为8~12 cm,即在种子下方4~5 cm,深浅一致,施肥总量60~80 kg。
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杂草防治方法是出于安全考虑,最好用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喷洒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除草剂,在雨前喷药效果更好。病虫害防治主要靠化学药剂,播种时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玉米生长出苗期、大喇叭口期及抽雄期出现地下害虫、玉米螟、玉米蚜和粘虫时,及时喷杀虫剂。
3.1 经济效益
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田较对比田每公顷可增产750~900 kg,一般每公顷增产6.5%,平均每公顷增收465元;每公顷均节约生产费用675元;每公顷节本增效共计1 140元。我县常年播种玉米面积在98 667 hm2左右,如果能实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达40%,就可节支增效4 499.2万元。见表1和表2。
3.2 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了土壤的风蚀、水蚀,改善了土壤的理化结构,减少了化肥的用量,减少了秸秆的焚烧,减少大气污染,培肥了地力,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相比,减少水土流失64%,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20%~24%,由于采用秸秆粉碎还田和高留茬技术,用根茬固土、秸秆挡土,可大大缩短土地裸露休闲期,彻底根除了沙尘暴的尘源,可减少大风扬沙65%。农田深松后,建立了土壤涵养水库,每公顷多储蓄天然降水30 t,每公顷多用地下水22.5 t。
3.3 社会效益
通过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采取复式作业,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当地时旱作农业生产水平,能够增加当地粮食的有效供给,为我县粮食安全做出一定的贡献。
表1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方式作业环节及成本对比情况Table 1Conservation till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arming operation steps and the cost
表2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方式玉米生育期状况对比情况统计表Table 2Corn growth period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arming TAB
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新技术,是实现土地休养生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我县干旱、半干旱区在水利设施配套情况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几年发展,已逐渐被农民接受并推广应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农民认识问题。农民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耕作模式,虽然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大多数农民还抱观望的态度,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的情况下,一时很难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
(2)病虫害问题。由于保护性耕作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就是尽可能减少播种以外的耕作,不能耕翻土地,不能通过晾晒土壤进行消毒、杀菌,不能用焚烧秸秆方式来杀虫和控制杂草,所以土壤和作物都容易发生病虫害。
(3)大机械小地块矛盾。多数农村土地分散,农户占有的土地面积小,地势不平整,影响机械作业效果和作业者积极性。
(4)秸秆问题。由于硬茬播种,作物秸秆量大,易造成播种秸秆壅堵,使播种机的通透性差,甚至造成漏播现象。由于我县秋冬季节多风沙天气,易把秸秆吹聚成堆,风干物燥,易燃。
(1)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政策扶持是做好保护性耕作的前提,应继续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引导农民购买保护性耕作机械。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购机补贴资金,尤其在2014年制定购机方案时,对免耕播种机进行敞开补贴,凡购必补,截止2014年末,全县共购进玉米联合收获机201台,玉米免耕播种机3 395台,50马力以拖拉机920台。
(2)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让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该技术的好处,推动该项技术的深入推广应用。
(3)继续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加大推广力度;抓好示范区建设,推广保护耕作先进适用机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推广。
(4)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培育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等保护性耕作的应用主体,加强对操作人员培训,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作业质量。
(5)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旱作耕作地块加大防旱井、喷灌设施投入,提高有效灌溉面积,保证粮食产量。
[1]胡军,逄诗超,李海亮.黑龙江省西部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6):16-19.
[2]侯晓峰.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讨[J].农机技术与装备,2014(7):61-63.
[3]丛培君,王晓见,李光彬.抚顺市实施保护性耕作浅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1):17-18.
[4]左赞,付加雷.鄄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调研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3):2.
[5]张飞,赵明,张宾,等.我国北方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问题[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6):36-39.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rn Mechanized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
Jin Huizhi
(Durbet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Bureau,Daqing 166200)
The necessity of mechanized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results of Du er bert mongolian national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we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were analysed,a bright prospect was in the future.
corn;mechanization;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popularization
S344
A
1002-2090(2016)04-0111-03
10.3969/j.issn.1002-2090.2016.04.024
2015-11-12
金会芝(1975-),女,高级工程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农机推广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