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应注意的要点

2016-12-01 01:09:55张邦安
现代农机 2016年1期
关键词:死苗软盘床土

张邦安

水稻机插秧应注意的要点

张邦安

水稻机插秧技术已被广大农民认可并得到应用。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笔者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员,在推广水稻机插秧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认真解决,将严重影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1 育秧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插秧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配套育秧技术掌握的程度,在育秧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1 床土不符合要求

一是少数农民为图省事,在临播种前,用路边或瘦田表土作床土,导致苗床杂草多,床土肥力较差,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或是肥料拌和太晚,肥土未融合,肥料未腐熟,出现了烂种烧芽现象。二是部分农民为少备营养土,铺床土时,盘土过薄,导致秧苗盘中生长后劲不足,机插时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机插秧育秧时,床土必须堆闷熟化并过筛,达到细、松、肥,无草根、石块,pH值偏高的床土播前10 d应用过磷酸钙调酸。铺土时,盘土厚度以2~2.5 cm为宜,播前盘土底水要洇足。

1.2 播种量不合理

根据适当稀播、培育壮秧的原则,在育秧时,应注意软盘用量和每盘的播种量,但过分减少播种量,会造成机插时缺穴增多而影响机插质量;或者为了不出现漏插现象,过分密播,籽粒堆积,导致出苗后秧苗细黄,素质极差,机插后秧苗迟而不发,甚至死苗。适宜的播种量应以确保不漏插和能盘根为前提,尽量均匀稀播。一般常规稻成苗1.5~3株/cm2,杂交稻1~1.5株/cm2,每0.067 hm2(1亩)大田备25~30个软盘。

1.3 盖籽土太细、太厚或厚薄不一

造成表土板结,芽谷因缺氧而闷种烂芽或秧苗粗细不均、高矮不一,均匀度和整齐度差。一般不以肥土作盖土,厚度以盖没芽谷为宜,约为0.3~0.5 cm。

1.4 秧床整做不合要求

表现为床面不平、宽度不足,造成软盘与秧床或软盘与软盘间有空隙,导致床土温湿度不一致,秧苗生长不一致,严重的会出现落黄死苗或软盘铺土后变形,使床土厚薄不一、宽窄不一,影响机插。因此,要精做秧床,必要时用细土作二次整平处理,以达到“实、平、光、直”的要求,床面宽度以1.4 m为宜,播种时床面应湿润,并确保秧沟灌排畅通。

1.5 水稻品种和栽插期选择不当

这个问题在双季稻区较为突出,传统育秧与机播秧秧苗在大田生长有10 d左右的差距,机插晚稻应选择上季作物在7月20日前让茬,少量最迟须在7月25日前让茬。如7月25日前不能栽插,晚稻就有可能遭遇寒露风影响产量,甚至歉收或无收。因此,机插早、晚稻品种应搭配合理,早稻以早中熟品种为宜,既提早收割,又不影响产量;晚稻品种选择全生育期为110~115 d的品种为宜,育秧时间掌握在7月1日以前播种,并采用壮秧剂、多效唑、降低播种量、水分控制等农艺技术手段,控制秧苗高度,以适宜机插。机插秧移栽期应不迟于人工移栽期,在茬口、气候等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前移栽。

1.6 苗期管理不精细

揭膜过早,造成出苗不整齐;揭膜过迟,秧苗窜高严重,受伤弯曲。播种盖膜后,因膜内土壤温度较高,蚯蚓等地下生物活跃,应防止虫害造成幼苗死苗;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搞好苗期水肥运筹,旱育秧尤其要防治苗期立枯病。

2 机插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在掌握好育秧技术,培育出适合机插的合格秧苗后,机插秧成功的另一关键,就是要提高机插质量。在机插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2.1 起秧前秧块湿润度把握不当,运秧时方法不妥,路线过长

秧块含水过高或苗土过干,或运秧量过大、路途过长,易造成秧块搬运时散板,导致漏插,影响机插质量,因此不可忽视。机插时,秧块水质量分数一般应控制在30%左右,以用手指轻按秧块微凹陷、床土不发白为宜。起秧时,先慢慢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卷苗脱盘。装运过程中要保持秧片状态,避免过多挤压损伤秧苗。选择秧田时应尽量靠近大田。确需长途装运,应制作简易装运箱装运,途中应尽量避免过度颠簸。

2.2 大田整地不平

表现为田面高低差大于4 cm,高处秧苗缺水,低处秧苗长期浸泡在深水中,不仅难以保证机插质量,还给化学除草增加了难度,无水层地方,封杀杂草无效果,水层深的地方容易伤苗。因此,机插秧大田精细耕整非常重要,对高低相差较大、耕作费工费时的特大田块,应分成小块,分别整平以达到机插要求。

2.3 大田无水层或水层太深

一种是为了薄水机插,将大田水放得过干,田间无水层,既增加插秧机运行时阻力,降低作业效率,又不能利用水层清洗秧爪,易出现秧爪带秧现象;另一种是少数农民怕肥料流失,将大田水关得过深,水层太深影响移栽深度,增加漂秧,同时因插秧机运行时水面起波浪,冲击已插秧苗,增加边行倒苗和漂秧。

2.4 漏插过多或栽插过深

对于新机手,这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插秧机操作手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插秧机的正确调整方法和操作技术;同时,大田耕整时,应避免耕作过深或即耕即插,以防栽插过深,造成僵苗不发。

3 大田管理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机插秧苗与人工手栽秧苗有较大区别,即:秧龄短,苗小苗弱,生育期推迟,大田可塑性强。因此,在大田管理上,要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在大田管理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3.1 除草剂施用不当

机插秧采用中小苗移栽,抗性较差,个别示范户用常规手栽大苗除草剂除草,造成药僵苗,甚至出现死苗。

3.2 施肥不当

在水稻生产中,农民习惯基肥、分蘖肥用量多而穗肥用量少或不施穗肥,导致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穗型小,结实率低。有的只重视施氮肥,忽视磷、钾肥施用,导致前期僵苗、赤枯病发生。

作者信息: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办事处农办,441800

猜你喜欢
死苗软盘床土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保存图标也出手办了?
电脑报(2020年19期)2020-06-30 14:33:35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蔬菜育苗中的不正常现象发生原因
吉林蔬菜(2017年3期)2017-04-27 10:06:36
水稻淤泥软盘育秧技术要领
时代农机(2014年2期)2014-08-15 00:55:42
READINGS
水稻旱育秧死苗de成因与对策
水稻机插秧床土培肥育苗试验
软盘 人像
环球时报(2010-02-04)2010-02-04 1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