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工程力学教材改革探究

2016-12-01 13:02:04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程力学土工知识结构

李 龙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嘉兴 314051

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工程力学教材改革探究

李 龙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嘉兴 314051

“工程力学”是工程地质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现行工程力学教材均以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为指向,对工程地质专业不具有针对性。这对教师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动机和兴趣都极其不利的。因此,本文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两个方面出发,以工程地质专业的土工试验和工程实例为载体,对工程力学教材的改革进行探究。

独立学院;工程地质;工程力学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geology; engineering mechanics

对独立学院工程地质专业而言,“工程力学”是专业课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专业基础课,是土力学、岩体力学等后续主干专业课的前导课程,能够使学生在地质实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滑坡、泥石流等工程地质现象以及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现象。现行工程力学教材无论是就独立学院学生的学情和培养目标而言,还是就其对工程地质专业的靶向性而言,都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教师顺利开展教学也存在一定的掣肘。因此,就独立学院工程地质专业,对工程力学教材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行工程力学教材现状

200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独立学院基础理论课应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教学。此后,各地开始对教材进行改革,并不断推出新版工程力学教材,但教材的改革多限于以下两点:(1)对章节的次序重新编排,但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未做过多改变;(2)浅尝辄止的介绍知识点以使教材越来越薄,从而在表面上满足工程力学被不断压缩课时的现实需求。在采用这类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花费时间对教材解释不详尽的知识点进行扩充,而学生在利用这样的教材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也会十分吃力。

此外,现行独立学院工程力学教材的编写基本是由土木工程或机械工程类的教师主导的,所以各章节引言部分采用的案例甚至是例题和课后习题基本都是以这两个专业的实例为背景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其与工程地质专业的联系,所以很容易认为这是一门不太重要的课程,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工程力学教材中运动学与动力学部分,对于独立学院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并且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乃至就业后的生产实践几乎起不到作用,但这部分内容在不少教材中都占据了大量篇幅。

综上所述,从诸多角度而言,现行工程力学教材对于独立学院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而言,针对性弱,适用性差。应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两个方面出发,以工程地质专业的土工试验和工程

实例为载体,对工程力学教材进行改革,以适应工程地质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本门课程对工程地质专业的价值。

二、独立学院工程地质专业工程力学教材改革方案

1.知识结构改革方案

要对工程力学教材就独立学院这一层次进行改革,就要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如前所述,为了满足独立学院对工程力学学时少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日趋简练,但知识结构和知识点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而占据大量篇幅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块对于独立学院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属于冗余部分。因此,应以“针对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对理论力学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块予以删减,删减后的教学内容及所占学时数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结构改革方案

2.知识背景改革方案

要对工程力学教材就工程地质这一专业进行改革,就要考虑到工程地质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在工程地质专业后续的主干专业课中会涉及大量的土工试验,而很多土工试验,尤其是土的力学性质试验,其试验原理和试验过程都是以工程力学的知识为支撑的。如利用三轴压缩试验测定土样的c、j值,其试验原理就是工程力学中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这一知识模块。另外,土力学、岩体力学等主干专业中很多公式的推导都是在工程力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应以工程地质专业的土工试验和工程实例为载体,对工程力学教材进行改革,以使其更好地为专业课群服务。这样,学生也会对这门课产生强烈的专业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就知识背景而言,教材具体的改革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背景改革方案

其中各知识模块可供选择的前导土工试验或工程实例见表2。

表2 各知识模块可供选择的前导土工试验或工程实例

三、结束语

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两个方面出发,以工程地质专业的土工试验和工程实例为载体,对工程力学教材的改革,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专业认同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效果,为后续“土力学”、“岩体力学”等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地质实习中,学生理解滑坡、泥石流等工程地质现象以及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现象,也有很大帮助。

[1] 毕孔彰,胡轩魁.地质教育综合改革的宏观视角[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4):1-6.

[2] 乾增珍.提高地质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效果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9.

G642

A

1006-9372(2016)02-0067-02

2016-02-13。

李 龙,男,助教, 主要从事桥梁工程、工程力学的教学工作和桥梁耐久性评价、桥梁施工监控以及隧道衬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李龙.独立学院工程力学教材改革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2):67-68.

Title: Inquiry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extbook Reform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s): LI long

猜你喜欢
工程力学土工知识结构
复合土工薄膜在防渗中的应用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工程力学》微课教学模式探索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18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39:26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工程力学
虚拟仿真技术在复杂工程力学问题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