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卜庆安
(江苏省赣榆区委党校,江苏连云港 222100)
震荡与谐和:土地流转中农民负面心态与化解路径分析
——基于赣榆区的研究
刘佳 卜庆安
(江苏省赣榆区委党校,江苏连云港 222100)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是一项利民的好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因种种因素交织,可能会给农民的心态带来一定的冲击,产生诸如失落、忧虑、迷茫、孤独等负面情绪,要采取有力措施,如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惠民力度、探索“关爱农民”方式方法与机制等,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化解负责情绪,实现农村和谐。
土地流转 农民 负面心态 化解路径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然而,土地流转在带给农民利益的同时,因种种因素交织,可农民的心理会出面种种变化。笔者以赣榆区为例,深入调查分析土地流转中农民负面心态的表现,试图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以实现农村和谐。
赣榆区位于江苏北部,现有农户数232425户,总人口117.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55万人,农村劳动力32.51万人,实有耕地面积105.08万亩。自农村土地承包以来,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增加,赣榆区农村土地流转也由此而加速,流转面积及户数规模逐年加大。土地流转主要类型有三种,农户之间的流转、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与龙头企业。流转土地主要用于粮食种植,占比56%,生态农业园、观光农业园,占比21%,蔬菜瓜果种植,占比12%,花卉苗木种植,占比9%,水产畜禽等养殖,占比2%。目前,截止至2015年底,全区土地流转面积为59.65万亩。
2.1 “舍与不舍”的释怀与失落
调查发现,离不开土地的农民,对土地是“爱恨交加”。长久以来,农民的土地化整为零,无法进行现代化耕作,而传统的耕作方式使他们身心牢累,除了填饱肚子外,离“富裕奔小康”的目标似乎很遥远。而年轻人,日渐厌倦了农村生活,有时,宁愿让土地闲置,外出打工,也不愿留在土地上。土地流转政策,来得很及时,让劳累的农民心中一喜,获得解脱,心中释然。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失落感。土地对农民来说,既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基本的生活资料,还是发展资料。农民已经习惯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土地流转出去以后,意味着他们将要换一种生活方式。
2.2 “得与失”的期冀与忧虑
农民对这种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实际上是认可的,他们既可以增加收入,减轻相应的负担,但事实上,焦虑甚至是不满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首先是因为补偿过低,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差强人意;其次是农户对相关工作、政策不清楚;三是有的村委会工作不力;四是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程序不规范,在土地流转的价格商议、合同的签订等流程中,导致矛盾发生,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上访,近年来,赣榆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调解率仅为35.02%。
2.3 “农民与市民”的尴尬与孤独
土地流转后,农民的生活已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他们的生活相当尴尬:长期外出的,可能会被当地所遗忘,利益得不到保障,留在家里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有成为问题儿童的隐患,而打工的城市只是一个暂时的驿站,权利很难得到保障,有客居他乡的孤独与伤感;而那些进入城中村的农民,虽然身份已变为市民,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人没有一技之长,造成工资福利待遇低,同时由于文明习惯、卫生意识薄弱,城镇居民往往会对他们产生歧视,刺伤他们的自尊心,生活工作幸福指数不高,无法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3.1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一是健全承包管理机制,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的工作,明确其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严禁行政推动。二是要规范土地流转操作规程,建立流转土地评估制度,实现土地流转价格随行就市,规范操作手续。三是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规范整理和保管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逐步实现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和颁证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的登记、立卷、归档实施规范化管理。四要加强监督机构,建立经常性的检查制度。
3.2 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实现区、镇、村三级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全覆盖。如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发布信息、开展土地流转登记、土地评估等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监管体系,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及时审核流转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不断规范市场行为,切实保障各方权益;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仲裁体系,搭建政策法律服务平台,及时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交易秩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纠纷调节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综合运用信访、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手段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组织体系,及时调节土地承包与流转中出现的争议。完善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根据土地区位优劣等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价格,明确制定价格调整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
3.3 加大政策惠民力度
一般说来,经济状况越好,土地流转愿望就应该越强烈,负面心态就不容易产生。因此,要让民高兴,就要以利惠民。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如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技术、税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二是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让农业切实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三是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加快建立适合赣榆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以提高自我保障能力,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3.4 探索“关爱农民”方式方法与机制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针对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不高的特点,编制教育培训中长期计划,分层次分展教育培训活动,内容要切合实际,如法律知识、传统文化等,特别要加大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离开土地有再就业的能力,使失地农民离土不离乡,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幸福感。二是探索心理疏导工作方法与机制,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矛盾、纠纷复杂,涉及到法律、法规、政策、地方民俗等多个方面,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使隐匿的负面心态膨胀、积聚、暴发,因此,要积极探索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及时给群众心理疏导,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送去贴心的关爱与温暖。
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批准号13LKT39
刘佳(1971—),女,江苏赣榆人,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三农;卜庆安(1967—),男,江苏东海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