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研究

2016-12-01 00:19:21周秋霖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46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研究

缪 睿,周秋霖,时 浩(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46)



面向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研究

缪睿,周秋霖,时浩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46)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经济发展各领域广泛应用,将这个技术运用到配用电过程,可以促进我国电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在配用电通信环节,突破了传统调度自动化通信节点多、线路单一、业务繁多和通信方式选择多难以管理的缺点,通过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网络,保证对用户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及时了解用户需求。本文将从智能配用电系统的概念出发,概括智能配用电业务模型,然后探讨如何设计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为我国配用电通信网络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网络;研究

0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电业。智能电网的应用和发展把用户和电网结合起来,实现双向互动,保证我国各个行业和地区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包括智能配用电系统和用电系统,是配电的关键环节。西方发达国家在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时间长,为我国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提供了参考,研究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是实现通信网络统一和系统化的内在要求。

1 智能配用电系统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紧缺、生态恶化等问题凸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电能构成经济发展各环节和生活的必要部分,运用智能化配用电系统可以节约电能。智能配用电系统是根据用户需求,遵循配电系统的标准规范进行的再开发的专业性化、自动化、便捷化和可靠性的电能管理系统,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运用智能化配用电系统,远程遥控和检测,做到优化运行效果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可以记录用电状况,分析高峰期和低谷期,为管理能源提供有效依据。

2 智能配用电业务网络模型

智能配电业务以数据为主,另外还包括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数据业务主要包括配用电终端和变电站环节的配用电。智能配用电业务节点多且复杂,业务项目繁杂,在运行维护中工作量大,管理困难等,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智能配用电业务模型产生并不断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

2.1配用电通信自动化模型

把配用电终端和主站联系起来实现信息互动依靠配用电通信自动化模型。传统的配电网络运用单线的方法,在通信协议上采用栅极驱动变压器方式等,这种单一线路的使用浪费资源,配用电通信自动化系统模型改变了这些弊端。它主要通过以太网技术,向下端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数据传输单元、远程终端单元和馈线终端装置进行配用电,然后通过总线连接智能电子设备,便于配电调度和综合管理[1]。

2.2用电量管理系统模型

运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实现电量管理的智能化,使电量采集实现全方位覆盖。通过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可以管理各区域的用电量情况,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分析用电量情况,及时发展用电超负荷情况。这个模型的关键技术就是以太网通信技术,改变传统集中管理装置的局限,将配电终端和各个用电个体连接起来,全面采集电量使用情况。

2.3电能需求量服务系统模型

电量需求服务模型可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保证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方案和提供服务,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通专门网站,用户可以在网站上了解新动态,也可以提交建议和问题,实现配用电终端和用户的相互沟通[2]。

2.4用电检察检测模型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检测配用电的过程,对配用电各环节进行远程和实时操控。如自动化录入系统配用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员工行为标准等,对检测测验系统录入的视频、音频和图像等进行管理,分析问题,加强日后管理。

3 如何设计智能电网下配用电通信网络的措施

3.1推动配用电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系统,使之越来越完善。建立配用电模型,首先要运用光纤技术建立主干传输网络,为远程操控做好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自动化系统、电量管理系统、用户需求服务系统和检查监管系统,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用户的需求,建立新的配用电通信网络模型,推动智能配电的发展。

3.2创新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技术,更新和完善技术设备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技术有四种,分别是基础设备、连接设备、管理设备和收集设备,基本上形成智能电网配电调控生产链。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用电量需求大,且在配用电过程中会出现供电不稳定、不合理的现象,我国的设备还需要不断升级。通过更新和完善技术设备,为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提供硬件设施,在技术上不断升级,充分运用光纤网络技术和无线网技术,实现无人操作、时效监控[3]。另外还要推动建立电力网站,对网站的功能合理规划,及时更新用户迫切需求的信息,开展线上收费,实现电费在线支付。

3.3加强对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网络的管理,规范操作

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网络系统的完善和设备的升级,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管理工作。加强对日常互联电网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技术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水平,及时完善技术和设备。相关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通信标准,并不断对监控资料分析处理,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和供电稳定。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用户反馈的信息,加强与用户的联系,使相关工作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4 结论

总之,加强智能电网下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先进技术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点主要措施外,相关人员在构建智能配用电通信模型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加强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的运用,并不断优化配用电通信的质量,保证供电的稳定和安全,促进我国电业改革。

参考文献:

[1]曹津平,刘建明,李祥珍.面向智能配用电网络的电力无线专网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1):76-80+133.

[2]辛培哲,闫培丽,肖智宏,刘颖,王玉东,邹国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技术应用研究[J].电力建设,2013(07):17-23.

[3]方祥雷,郑雅敏,李亚雷,方显业.鹿西岛微网示范工程智能配用电通信系统建设[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07):91-95.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128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