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鑫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改革,大学生的实习安全管理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加强大学生实习的安全管理和自我防范意识,本文将从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浅析大学生事故发生的安全意识,提供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社会的责任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对象,在大学期间同学们可以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国家教育部提倡高等学院应该注重实践,大学生应根据课程特点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意识到实习经验可以提高自身能力,以此来应对就业竞争的压力。大学生如果要达到实习的预期效果,需要学校、企业为实习生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其中,除了必要的经费和岗位之外,最重要的是保障实习生安全问题。因此,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就成了我们需要探讨的话题。
我国有法律规定,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是父母的义务,保障在校未成年人身安全是学校的义务,而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则是用人企业或单位的义务等等。所以,在单位录取实习生的同时,应该为大学实习生的人身安全负责。我们鼓励在校大学生走出校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但是也应该为大学实习生的安全着重考虑,他们属于社会初学者,危险预防能力相对较弱。各位家长、学校及用人单位也应该为他们的人身安全问题担心,尽可能减少大学实习生的社会实践安全问题。提高大学实习生的安全管理问题有助于减少社会的风险负担,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
一、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现状
大学生实习的就业现状基本是:有人提供实习机会或相关岗位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和实习率,也避免向用人单位提出更多的要求。用人单位为了规避责任很少与大学实习生签订安全协议,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法律可以提供保障大学生实习安全的依据。除此之外,实习生、学校、用人单位也都没有正确的安全法律意识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责任意识。因此,大学生实习期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
目前,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①大学实习生的人身安全隐患;不少的企业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时候都不包吃住,大学实习生的饮食卫生难以保障,住宿安全问题也得不到解决。②大学实习生的消防安全隐患;有数据表明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的学生在用电时存在违规现象。③大学实习生的财产安全隐患:有调查显示,很多的大学生都存在着钱包或手机被盗的情况,这些直接影响到大学实习生的生活。④大学实习生的身心安全隐患;因实习岗位竞争较大,许多的实习生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部分企业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要求他们做更多的工作,提供更少的薪水。
以上安全隐患都是因为大学生实习安全体系的不健全而导致的。整体来说,大学生的心里素质,安全防范意识都相对比较薄弱。针对大学实习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家长以及企业都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制定并且实施关于大学生实习安的全管理制度。
二、大学生安全实习责任分析
大学生参与实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毕业实习,时间长达3-12个月。另一种是假期实习,一般是暑假或是寒假。这是两种最常见的实习方式,也是大学生实习的主要途径。而毕业实习又分两种:一是学校与跟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学生批量大于学校签订合作的单位去实习。第二个就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大学生实习期间,较难处理的情况是学生遭遇第三方侵害和学生在工作中因操作失误导致伤害自己。处理事故的触及焦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应该为学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二是实习单位为大学实习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三是学生如果发生事故所产生的巨额费用应获取帮助。
为了明确责任,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该签订三方安全协议明确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协议内容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尽量将危险系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学生因操作不熟练遇到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毕竟理论和实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因第三方而产生的伤害追究责任是一件比较纠结的事。作为学校来说,学生若还没毕业不管学校与实习单位有没有签订协议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作为实习单位,学生一旦遭遇伤害,无论是与其签订合作协议的学校,还是接受单个实习生的单位,都应发放一定的补贴。因为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共同义务,这也是他们的劳动合同关系。学生受到伤害时,若学校和单位都尽了相关义务,学生应该根据所参保的地方医疗保险解决部分费用问题。
三、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学生实习安全防范意识
学生实习前可由专门指导人员集中培训学生,培训内容应与安全知识紧密相连。在学生上岗前,可以学习了解《学生实习》、《常见安全知识》等内容。指导人员为学生分析安全事故、各类安全隐患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降低学生实习的安全事故问题。对学生讲解自救知识,并告知学生规范操作牢记正确的技术操作方法。
指导人员培训后应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考查,自发的引导学生做安全分析。可以每天定期向指导人员做安全小结,指导人员根据学生的考核适时的进行安全知识再教育。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避免在工作时出现同类安全事故问题。指导人员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科给与奖励,诚恳的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积极关注学生,适时给与鼓励,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安全知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2.建立并完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
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以预防为主,坚持职责明确的原则,降低风险。在展开实习工作之前,应把安全知识纳入考评指标范围之类。与各相关部门签订安全责任协议或合同,加强各部门联系。实习生的相关指导老师或是负责人应加强责任意识,紧密跟踪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
安全事故都是偶然性,属于突发性事故。事故发生时,应第一时间联系相关人员获取现场信息。与相关赔偿方保持畅通联系,采取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妥善处理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关系。安全事故对当事人的心理、身体都是较大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善后事故处理机制。避免在三方留下不好的影响,所以学生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3.推动社会体系积极参与实习生安全管理
大学实习生的安全管理涉及范围广,相关联的部门有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以及劳保等政府部门。其中,实习单位和政府部门是相关社会体系。政府为保障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义务立法去保障学生实习的正当劝益,有责任规范学生的实习环境和秩序。除此之外,学校作为社会责任主体应该集合大学生的实际实习情况,在学校内部建立大学实习生安全管理制度。切实的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完善相关学生安全管理机制。集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大学实习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为大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大学生实习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因此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在分析了大学生安全责任义务之后,应该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职责。为了为实习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氛围,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与重视。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完善相关安全管理机制,相信大家的共同努力,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静.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安全保障机制[J].学术交流,2012,3(12):219.
[2]张君,钱娅艳.高校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270-271.
[3]王新海等.关于数控操作实习安全管理的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08,4(6):50.
[4]张新宝,宋志红.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偿[J].暨南学报,2010,6(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