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舒颖+闵玲+廖明+杨丽娜
【摘要】 目的 探讨关于测定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对肝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使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西门子试剂盒检测104例肝癌患者(肝癌组)、45例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 并进行对比。结果 慢性肝病组D-D含量(1.04±0.51)μg/ml及AT-Ⅲ活性(82.94±11.75)%与健康对照组(0.21± 0.15)μg/ml、(93.56±9.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Ⅰ[(0.97±0.80)μg/ml、(79.98±17.53)%]、Ⅱ期[(1.05±1.14)μg/ml、(79.80±1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Ⅲ[(1.90±1.39)μg/ml、(70.45±18.52)%]、Ⅳ期[(3.06±2.19)μg/ml、(61.67±20.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Ⅰ、Ⅱ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Ⅱ期与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D-D含量越高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高, 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比, 同时AT活性越低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高, 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反比。
【关键词】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肝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022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 除了有合成、代谢和解毒功能外, 也是合成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有关因子的重要器官, 因此, 肝脏在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 将导致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不同程度的改变。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特异性的降解产物, 是反映继发性纤溶的良好指标, 可敏感的反映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是否处在平衡的状态。AT-Ⅲ由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 属于α2-球蛋白, 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血浆D-D含量与AT-Ⅲ活性与肝损害的程度具有密不可分的相关性, 本文旨在探讨104例肝癌患者D-D及AT-Ⅲ活性测量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本院收治的104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 男62例, 女42例, 年龄25~75岁, 本组患者皆进行B超、CT医学影像检查及常规病理学检查确诊。以国际抗癌联盟及美国肿瘤联合会分期方案作为此次分期依据, Ⅰ期25例(24.0%)、Ⅱ期22例(21.2%)、Ⅲ期27例(26.0%)、Ⅳ期30例(28.8%)。同期45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慢性肝病组, 男30例, 女15例, 年龄35~70岁。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男17例, 女13例, 年龄23~70岁。
1. 2 标本采集 静脉采血1.8 ml, 加入 109 mmol/L 枸橼酸钠0.2 ml, 抗凝剂与全血按1∶9比例混匀, 3000 r/min离心10 min, 采血后2 h 内完成D-D与AT-Ⅲ活性检测。
1. 3 检测方法 使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西门子试剂盒检测D-D及AT-Ⅲ活性, 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D-D, 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活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Ⅰ、Ⅱ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D-D含量及AT-Ⅲ活性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Ⅰ、Ⅱ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Ⅱ期与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Ⅲ、Ⅳ期D-D含量及AT-Ⅲ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除了有合成、代谢和解毒功能外, 也是合成与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有关的因子的重要器官, 机体上主要的凝血因子基本上在肝脏合成。因此, 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与体内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紊乱密切相关。肝癌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遭到破坏, 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或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而致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其次患者放化疗产生的毒素与癌组织坏死物易损伤血管, 激活凝血系统, 加剧患者的易栓性, 故患者抗凝、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且易并发癌栓[1]。
D-D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的降解产物, 作为体内血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 它的异常增高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与纤溶亢进, 对继发性纤溶的诊断具有特异性[2] 。血浆中D-D含量随着病情恶化而增高, 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癌细胞释放ADP聚集血小板, 同时血管受癌细胞的侵犯, 血管内皮受损, 释放组织因子, 开启外源性凝血途径;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 激活因子Ⅻ, 开启内源性凝血途径, 微血栓形成, 导致纤溶亢进;另一方面肝脏受损后, 合成纤溶酶抑制物减少, 清除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的功能降低[3], 这两方面同时作用, D-D升高。血浆 D-D含量可随病情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增高, 动态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浆 D-D 含量可判断病情的预后及指导治疗。
AT-Ⅲ由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 属于α2-球蛋白, 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AT是依赖肝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它的赖氨酸残基与肝素结合, 导致AT构型发生改变, 与凝血酶结合, 发挥抗凝作用。肝脏受损, AT合成减少, 随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 AT不同程度的获得性降低。而且肝癌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紊乱, 处于高凝状态, 机体为恢复动态平衡, 消耗了大量的AT, 随肝脏受损程度不同, AT-Ⅲ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减少[4]。结合本文对各个分期肝癌患者D-D含量及AT-Ⅲ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 慢性肝病组及肝癌Ⅰ、Ⅱ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期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述结果中可初步断定慢性肝病及肝癌Ⅰ、Ⅱ期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 故而对体内抗凝、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破坏力小[4, 5];其次肝脏强大的代偿机制有效延缓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失衡。
综上所述, 定期对肝癌及慢性肝病患者进行D-D和AT-Ⅲ活性检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和纤溶系统功能做出准确评估, 及时有效预防癌栓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陈艳, 陈燕, 陈德东. 肝癌患者测定D二聚体定量及抗凝血酶活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栓与止血学, 2013, 19(1):27-29.
[2] 林一, 窦敏, 陈喜军, 等. 凝血功能检测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32(4):44-45.
[3] 陈峻, 徐升强, 胡先泳, 等.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价值. 血栓与止血学, 2015, 21(1):33-34.
[4] 覃乃辉, 裴正玲, 周达利, 等. AT-Ⅲ活性与D-D含量变化在不同程度肝损伤中的应用.重庆医学, 2014, 43(36):4955-4957.
[5] 肖强, 杨善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的测定意义.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1, 14(3):214-215.
[收稿日期: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