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萍
【摘要】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叩开了更多农村家庭的大门,农村孩子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网络。但毕竟网络是把“双刃剑”,部分小学生不规范地使用电脑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帮助他们成为弘扬网络道德的青少年,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网络道德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4-02
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了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大面积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遭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如今已成为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强化网络德育观
在农村小学的一些班级,教师没有充分重视网络道德的教育,不能给予有网瘾、受到网络负面影响的孩子正确的指导,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教师的失职。不难发现,一些小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网络时代下的农村教师必须要担起自身责任,强化网络德育观,帮助孩子们正确甄别网络信息,分清真缪。
在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农村教师会陷入两种误区:一方面是“谈网色变”,于是强令要求学生完全不接触网络,在网络德育中以管制代替引导,这样独裁的方式没有综合衡量网络的利弊;另一方面是一味地采取说教的方式劝学生放弃网络,但往往会使某些小学生产生厌烦。在网络时代下,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自己要对网络有最正确的认识,既不能全盘否认,也不能放纵学生们沉迷网络,而是要理性地引导小学生在网络资源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与家长加强沟通
对小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止是学校教育的任务,更需要家长的参与。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积极疏导孩子们,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
目前部分家长对待孩子花过多时间在网络上的问题,采取“非打即骂”的方式是不对的,教师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应建议他们用平等交流、侧耳倾听、信任沟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家长可以与他们约法三章,对孩子上网时间和方式有一定的约束。网络时代下还有一些农村家长,因为对电脑技术掌握不足而产生“数字鸿沟”,所以碰见自己孩子一放学就玩电脑的情况听之任之,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与家长出谋划策,鼓励他们接触一些计算机知识,不能让某些孩子借着“网络学习”的幌子而沉迷网络。实际上,家长提高网络素养不仅可以对孩子上网行为和频率进行监督,如果他们与孩子一起浏览一些健康的网站,可以加强亲情联系,更能在闲余时间学习一些教育方法,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总之,教师应该多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号召家长主动地去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利用网络的用途和对网络的看法,与家长齐心协力形成网络道德教育力量,将学生的不良上网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创新教育方法
前文已述,当教师发现自己的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时,单靠责骂和说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实践中,教师要切实改进教育方法,培育孩子们在虚拟世界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交往规范。
例如,围绕“正确认识网络”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板报、橱窗、作文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动员学生参与,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对网络形成正确的认识。小学生年龄小,建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帮助他们在合作与竞争中加强网络德育的自我教育。笔者就曾经以辩论会的形式让五年级的学生自主回家收集网络有关的信息,要求男、女生分组,对“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激烈的讨论,这场辩论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到网络存在的消极影响,提高了学生对其辨别的能力。
又如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务正业是许多老师、家长头痛的问题,但网络并非百害无一利,在学习之余有节制地通过某些科技含量高、利于智力开发的游戏是可行的。再加上小学生有着好玩的特性,网络游戏的娱乐性质吸引着儿童,但为了避免游戏像毒品那样腐蚀人心,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情调高雅的网络游戏,并号召他们制定玩游戏的计划表,让家长参与监督,变“堵”为“疏”,帮助孩子们在自我控制中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另外,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注重生活化,善于利用隐性的教育方式。网络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回归生活世界是德育的逻辑起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本身就有些网络道德冲突事件,例如秦火火事件、立二拆四事件等,教师可以将这些事件通俗化和简化后带入课堂,以主题班会案例的形式展开,引导学生思考、反省、感受和行动。这样的教育形式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更加新颖,他们在自我思考中体会到道德教育的生活情境,将更有成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孩子们多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放学和假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他们一味盯着电脑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做到规范而合理地使用网络,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他们的自律精神。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家长和教师是引导者和教育者,学生才是主体。在教育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并且只有将自我的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控制,才能真正地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最重要的莫过于走进小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一个平易近人的德育老师,才能让孩子们愿意与老师交流,当我们了解到孩子们真实的心理感受,才能真正地对症下药。所以教师可以积极鼓励那些正确使用网络的孩子与同学们分享使用网络的经验,通过同龄人间的交往沟通,帮助另一些在网络中有不良行为动机的学生转向正轨。教师还可以通过中国传统的一些道德修养方法如“慎独”“节制”等,促进学生自我约束,并将这种精神带入到网络世界。
五、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是现代文明的结晶,如今已经渗透进农村家庭。农村孩子网络道德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面对网络道德的缺失,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如果一味地让孩子们抵制网络以及沉溺网络都是误区。笔者认为,帮助小学生们在虚拟的世界养好品德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然而这一工作任重道远。身为教师我们首先要重置德育理念,重视网络道德教育,还要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思维,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当然,农村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也绝非教师一人之事,教师还要多与家长沟通,共同形成一股合力对孩子们进行正面的引导,帮助他们增强抗“感染”的能力,真正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网络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付海霞. 网民教育的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2]于瑞红,李晓宇. 试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3:8-10.
[3]雷立明,朱德元,盛玉芳,程涛,刘发望.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推广现状及其对社会道德的影响——以恩施、十堰山区农村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2009,02:39-43+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