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早期康复的应用

2016-11-30 06:52莫洪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偏瘫循证肢体

莫洪英

(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州都匀558000)

✿论著/护理✿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早期康复的应用

莫洪英

(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州都匀55800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早期康复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前来就诊的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常规护理,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等。护理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组与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比护理后护理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循证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早期康复;应用效果

急性期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缺血引起的组织受损,同时产生炎性病变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1]。有研究表明,临床采用合适的循证护理,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减少或避免疾病带来的偏瘫等后遗症。然而我国针对该方面的循证护理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前来就诊的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年龄范围40岁~70岁,平均年龄(50±2.5)岁。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均包含基底节区、小脑、颞叶、枕叶或多部位,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症状,均符合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经过磁共振成像和脑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没有出血倾向或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均在知情并自愿的情况下参加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1)健康知识宣教;(2)对症治疗与护理;(3)患者病情观察。

护理组予以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循证: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多数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阻,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患者易级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治疗和康复期间,除了给予患者对症护理以外,还应该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必要的健康教育。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访视患者,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急性脑梗死有关知识与治疗注意事项,解答相关疑问,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促进护患和谐。

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组织患者进行急性脑梗死相关知识学习,详细介绍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让患者正确认识急性脑梗死的转归,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建立自信,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护理人员给每名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便于患者主动学习,提高患者对急性脑梗死的了解。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周期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病情容易向坏的方向发展。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的治疗与护理,使患者找到对疾病的合理信念和态度,对疾病做出合理评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健康信念[2]。

(2)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循证: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通过人体关节被动活动能够对运动通路上神经元进行刺激,有效调节其兴奋度,从而得到运动输出的康复效果,使得患者关节、软组织功能实现实质性康复,从而为后面的肢体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护理内容如下: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展肢体关节被动维持活动,由肢体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由大关节至小关节。锻炼频率控制在2次/d,每个关节锻炼5~10遍,循序渐进,维持训练至主动运动恢复。一是上肢被动运动,具体如下:①肩关节:屈曲与伸展,内收与外展,外、内旋转;②肘关节:屈曲、伸展、旋转;③手腕关节:屈曲、伸展、内外旋;④手指:屈曲、伸展。二是下肢被动运动,具体如下:①髋关节:屈曲、伸展,内收肌外展,外旋转、内旋转;②膝关节:屈曲、伸展;③足踝关节:屈曲、伸展、内外旋。

(3)体位训练循证: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早期康复中必须做好早期体位护理,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以免关节变形,或是导致肌肉痉挛、出现损伤等等。

体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由于患者偏瘫导致长期卧床,或是一直维持静止状态体位,则必须重视患者体位摆放。及时发现不良姿势,并予以纠正,尽量取侧位姿,防止患肢由于拉牵导致肢体关节出现脱位问题,实现对患肢深部感觉的刺激。交替使用健侧、患侧、平卧三种体位,体位翻身控制在2~3次/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体位翻身时间,一般健侧时间可稍微长些,而患侧、平卧时间需较短。

①健侧卧位姿:头位与躯干保持平直,躯干前倾,偏瘫侧肩关节朝前平伸,偏瘫侧上肢放置在枕头上,与躯干保持100°的角,而偏瘫侧的下肢、膝关节以及臀部均要略曲,健侧上肢姿势则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以舒服为准。

②患侧卧位姿:头位固定,躯干略后仰,背后与头部需通过枕头加以固定,偏瘫侧肩关节朝前平伸内旋,偏瘫侧上肢与躯干保持90°的角,手掌朝上,偏瘫侧下肢、膝关节均要略曲,臀部伸直,健侧上肢放置在身上、枕头上,健侧下肢维持一个踏步的姿势,膝关节、踝关节略曲。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评分:本次研究以我院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恢复情况越好,以此对比临床护理模式应用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Excel2010、SPSS19.0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护理组与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比护理后护理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表1 患者康复情况比较(x±s)

3 讨论

循证护理属于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根据患者情况、相关规定,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方案,而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经验随意采取护理措施。当前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对于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循证护理凭借着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推广。本文主要以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早期康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并通过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护理、循证护理,通过对比显示:予以循证护理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为(58.6± 15.3)分,对照组患者ADL评分为(44.2±11.4)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早期康复中,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1] 邢艳,张雪燕,刘黎等.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8(16): 2191-2192,2193.

[2] 陈艳,李春利.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23-25.

[3] 揭永秀.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循证护理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6(11):105-106,110.

[4] 孙彧.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4):151-152.

猜你喜欢
偏瘫循证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