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旺荣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医院,福建南平353000)
✿论著/冠心病✿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谢旺荣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医院,福建南平353000)
目的 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作用于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富马酸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冠脉再闭塞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15.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1)。结论 临床上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作用于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冠脉再闭塞率、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领域推广应用。
富马酸比索洛尔;急性;心机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突然急剧减少,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常并发有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是指心率快慢的差异性表现,主要反映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及自主神经的稳定状态。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正常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均带来极大的危害[1]。为有效改善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特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机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就富马酸比索洛尔作用于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样本均于入院时得以确诊且经由我院管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行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患者中中前壁心梗患者7例,下壁心梗患者16例,下后壁心梗患者8例,其他部位心梗9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肝肾疾病、急性肺梗死、药物过敏、先天性疾病以及急性梗死伴严重并发症,并且已排除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以及气道痉挛性疾病的患者。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36-75岁,平均年龄50.3岁±5.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5±1.4)年。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40-77岁,平均年龄(50.3±4.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6±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方式,自患者入院起,开始实施补液、心电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绝对卧床休息等,并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及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2.5mg/次,1次/d,用药期间可根据患者病情进展状况进行药剂量的调整,可调剂范围2.5-5.0mg/次,14d为1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具体临床观察指标包括:①并发症发生率(早搏、心动过速、室颤、室速);②死亡率;③冠脉再闭塞率,冠脉再通评定指标[3]:(1)患者胸痛2h内减轻或在24内基本消失;(2)抬高显著的ST段在2h内迅速下降50%以上;(3)患者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14h内提前出现。上述4项中出现2项或以上者为冠脉再通(但1和3不能搭配);④血管再通率。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汇总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常规使用t检验,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常规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2/20)(包括早搏1例、室速1例),冠脉再闭塞率0.0%,血管再通率85.0%(17/20),死亡率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5/20)(包括早搏2例、心动过速1例、室颤1例、室速1例),冠脉再闭塞率15.0%(3/ 20),血管再通率60.0%(12/20),死亡率5.0%(1/20)。可见,组间对比各项均存在显著区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χ2=4.16,P<0.05;χ2=5.13,P<0.05;χ2=1.71,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死亡率、冠脉再闭塞率以及血管再通率的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实践中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基础病变为冠状动脉病变,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严重者甚至中断,从而诱发心肌严重性、持久性急性缺血,进一步造成患者出现心肌梗死[4]。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不积极采取相应控制手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将造成严重的威胁。通常在心肌梗死后的1-2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死亡率也较高[5]。
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在早期可能会出现心脏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遭受损害的表现,从而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高,迷走神经张力逐步减小,通常表现为心率变异性降低。然而心率变异性越低,则代表着预后效果愈差。心律失常是副交感与交感神经张力与平衡变化的反映。目前心律失常的测定是作为评价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往往在临床上得以应用[6]。
另据可靠研究证实,血压波动与自主神经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是导致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血压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动脉血压有升高迹象时,压力感受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射性心率减缓,血压发生下降;当动脉血压有下降趋势时,压力感受器所受的刺激相对减少,此时心率有所增快,血压发生上升。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常规以药物维持心脏功能为主,以防止梗死部位扩大,尽量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效果。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期间,产生的儿茶酚胺量较高,致使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迹象,并加强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导致心率加速,使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不断增加,最终会加重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状况,致使心肌细胞坏死加快,极不利于患者健康,为能够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收缩力,临床上引入富马酸比索洛尔用于治疗急性心机梗死。富马酸比索洛尔是一种具备高选择性的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其不仅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还可延长心肌的舒张期,从而增加心肌灌注,达到缓解心肌缺血的效果。富马酸比索洛尔在临床上的使用,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其作用于心肌组织,可使患者的肾素、醛固酮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得到有效抑制,从而降低心肌分泌儿茶酚胺的效率,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肌收缩力的控制效果显著[7]。还可增强患者的心脏负荷能力,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管内的供氧量,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心肌缺血状况的目的。此外,富马酸比索洛尔能够在降低患者心率的同时,减小患者的心室体积,增加心脏的射血分数,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室结构。相关研究显示,富马酸比索洛尔具有较长的药物作用效果,可以维持药效24h左右,通常在3-4h能达到最大的抗血压效果,对治疗急性心机梗死的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中,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处治疗,观察组则增加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冠脉再闭塞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15.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85.0%,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60.0%,组间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13,P<0.05)。表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机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冠脉再闭塞率、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因此,在无该药禁忌证的情况下急性心梗患者应及早常规使用。
[1] 刘洪君.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3).
[2] 宁静.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7):72-73.
[3] 苑霞.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3):318-319.
[4] 刘洪君.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旬刊,2010,5(3):637-637.
[5] Tal warS,Squi reIB,Downi ePF,etal.Prof i l eofpl asm aN-t erm i nalpro BNP f ol l owi ng acut e pept i des duri ng acut e m ycardi al i schaem i a i nduced by dynam i e exerci se i n pat i ent s wi t h angi na pect ori s. Cl i ni calSci ence.2010.
[6] E.D.deM ui nck,K.I.Li e.Saf et yand Ef f i cacyofβ-Bl ockersi n t he Treat m entofSt abl e Angi na Pect ori s[J].JournalofCardi ovascul ar Pharm acol ogy.2011.
[7] H azan L,H ernándezRodri guez OA,Bhorat AE,et al. Adoub-l e-bl i nd,dose-response st udy of t he ef f i cacy and saf et y of ol m esar-t an m edoxom i l i n chi l dren and adol escent s wi t h hypert ensi on.Journal of H ypert ensi on.2010.
Clinical effect of bisoprolol fumarat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XIE Wang-rong
(The Hospital of Shunchang County,Nanping 3532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soprolol fuma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August 2015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bisoprolol fumarate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outco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coronary reocclusion rate,and mortality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0.0%/0/0 vs 25.0%/15.0%/5.0%,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revasculariz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5.0%vs 60.0%, χ2=5.13,P<0.01).Conclusion Bisoprolol fumarate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te of revascularization,lower coronary reocclusion rate and mortality rate,and reduce complications.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promoting patients'early recovery and holds promis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Bisoprolol fumarate;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