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玲
高锐的“生态养殖经”
□罗青玲
5月10日下午,一师四团畜牧连。高锐双手端起满满一筐混合饲料,轻松地走向羊圈,早已闻见饲草清香的百余只杂交肉羊兴奋地冲着他“唛……唛……”直叫,壮如牛犊的身体挤撞得栏杆直响。“别急,别挤,大家都有份!”看着亲如孩童的羊只争先恐后地觅食饲草,高锐黑红的脸上溢满幸福的笑容。
“今春产羔173只,成活136只。2月4日,销售留种用的公羊1只,收入4500元;2月13日,出售泌乳三个月的母羊羔,获利33000元,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今年获利20万元根本不在话下。”高锐笑嘻嘻地算起了成本账。
自小在团场长大的高锐,清楚地知道温凉半山区气候孕育的粮食能产生丰富的作物秸秆,而这些秸秆稍加制作,就是牲畜喜食的青贮、黄储饲料,不仅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特性,而且是自然原生态的“绿色产品”,上膘特别快,肉类制品备受人们追崇。1999年,高锐从邻居家赊来2只羔羊,当起了“羊司令”。五年下来,竟也发展到120只。
不料2007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肉制品价格大跌,一只40公斤重的母羊只能卖到百余元,这令高锐两年间亏损52000元。
年轻的高锐意识到:“搞养殖育肥老路不能走,要加快培育优质杂交肉羊品系。”为此三年时间里,他连续6次东下山东,引进繁殖力强、产羔多的小尾寒羊做母本;北上阿勒泰,带回抗寒、耐粗饲的萨吾克羊做父本,再与本地性早熟、肉质风味浓郁的新疆绵羊进行三元杂交,终于成功繁育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肉羊新品。这种羊体格大如牛犊,易饲养,每只成年羊的出肉率高达100公斤,且两年三胎,每胎产羔率为2.5—3只。
自2014年起,高锐自己繁育的羔羊一上市便销售一空。一只断奶3个月的杂交小母羊就有3000元的利润,且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总是手拿定金还心怀不安,总怕自己错过了当年购买断奶羔羊的最好机会。这一年,高锐依托养殖和种植,成了团场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致富能人,也由此获得了“兵团劳模”荣誉称号。
你开心 我快乐
春日里,出了名的高锐没有时间沾沾自喜,而是整日里骑着摩托车东奔西跑,为养殖户们饲养的“杂交肉羊”遮阴、上膘和防病。
五连养殖区,风尘仆仆的高锐一头扎进职工唐国荣的羊圈,细致查看起羔羊的生长情况。“这满圈的财富全都得益于你的帮扶!”见到高锐,唐国荣满眼都是欣慰。原来,2013年6月,五连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唐国荣饲养的22只羊在滔滔洪水中全部丧命。闻讯而来的高锐将自己繁育的10只羔羊赊给唐国荣,并订立了技术帮扶合约,而且一签就是三年。
这边尚未忙完,十一连职工熊建明的催促电话就响了起来,他饲养的种羊精神不好,不吃食,着急上火。匆匆赶来的高锐在详细了解羊只采食情况后,确定母羊患了口疮。随即开出药方,告诫一定要定期服用,否则不仅会导致母羊死亡,还极有可能传染给人。
同样在心中感激高锐的还有畜牧连养殖大户袁建友,他说:“以前养殖什么都不懂,别人也不肯教,生怕抢了饭碗。高师傅不但在技术上帮扶,连最初的养殖资金都由他垫付,是我命中‘福星’!”时下,袁建友养羊108只,并自愿加入团农牧养殖合作社,年出栏肉羊48只,获利12万元。
看到高锐培育出来的杂交肉羊这么有前途,得知他的年收入如此之高,周围的职工羡慕不已。高锐则毫不吝啬自己的技术,不仅手把手地教,还将自己繁育的小羊羔低价出售给周围职工。畜牧连党支部书记杨朝辉说:“高锐有头脑、有闯劲,敢为人先,是我们身边发家致富的典型,这样的明星值得追捧。”
“新年要有新气象,去我的工作室看看吧!”说起新年的打算,腼腆的高锐发出了盛情邀请。采访间隙,高锐带着笔者来到了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65平方米的独立办公房,配备有办公桌椅、电脑、沙发、牌匾、制度等办公设施,还安放有书柜、阅读学习座椅及265册畜牧养殖书籍、光盘等教学办公用具。高锐兴奋地介绍着每一样办公物品的用途,“在这里,我有5名徒弟,他们是畜牧创新工作组的骨干,主要负责杂交肉羊的培育、繁殖及品种改良工作。要知道这在全团可是独一份呢!”。
带“徒弟”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工作实践、后勤安排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不过这难不倒高锐。新年里,经过高锐的精心安排与合理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井井有条。在高锐的带领下,“师徒”们上电脑、翻书本、查资料,细致比对在肉羊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了青黄贮饲料及其它辅料的合理添加配方、自育杂交肉羊多胎产羔、提高羔羊冬季成活率等六项技术难题。
当笔者询问如何能又快又好完成创新工作时,队员胡伟张嘴唱起了顺口溜:“工作室成效大,高锐带头数第一;创新成果一项项,学习培训不可少。师父带头徒弟跟,创先争优我先行。”胡伟还说,在大学,他学的是林业,但现在跟着师傅学习畜牧业,经过一年的历练,也懂了不少养殖知识,下去跟养殖户也能“对话”了.在他们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从事畜牧养殖的职工,呈现出“一帮三、三带三十甚至上百”的可喜局面。□
栏目责编:磊石
高锐和他的劳模工作室。 (汤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