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韩雨桑
曲径通幽竹素园
◇撰文//韩雨桑
在西湖边上,有个不起眼的湖边小园林——竹素园,规模不大,面积约30亩。位于岳庙西面,曲院风荷里边,这里原称“湖山春社”,里边有湖、有山,春来亦有翠色,被列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首。
提到竹素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雍正九年(1731),在此建湖山神庙,供奉湖山三神及众花神等。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则在庙旁辟地为园,凿池置石,构筑亭轩,栽四时花木,引栖霞桃溪水环绕园内。李卫又见这里曲水环绕,特建了流觞亭,取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讲的是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巳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而在流觞亭之前,前临湖、后绕溪的水月交辉的绝佳处,又建水月亭。
后来,乾隆皇帝南巡杭州,亦到竹素园游览小憩,写下了“纵目湖山景,游心竹素园”的诗句,他的御书匾额“竹素园”悬于正中堂上,“竹素”这个词,古义则是形容典籍丰富。《文选·张协》曾经提及“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古人的书籍大部分写在竹简和玉帛上,有代指史策和书籍的意思。
沿着苏堤渐渐向北走去,先是夺目的曲院风荷,再是威严肃穆的岳庙,对面则是不起眼的竹素园。闲走四方,跃入眼帘的是木制的介绍牌,葱茏的绿竹则成了它的陪衬。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便是一番苏州园林式的拱形圆门,上面镌刻着三个大字“竹素园”,仿佛藏在大景点中的小景,只有慢慢寻找才能看到。紧接着跨过石阶,则是一片绿色跃入眼帘,有古代园林中“豁然开朗”的造景之感。
细看竹素园,则杂植了许多竹子在园中,除了本地生长的植物外,还在吸引眼球的位置摆放了许多盆景,可谓画龙点睛。园内盆景假山,回廊迷离,修篁弄素,清新恬淡。整个园林在构图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从任何角度看都是景,在任何位置都可以体会到园林的幽静。著名的文人俞樾游此园时曾书一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以此来描绘竹素园旖旎的风光。
一直往西走去,一座耸立的石峰如画一般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绉云峰,约高2.6米,属于江南三大名石之一。整座石峰气势直起,但姿态曲折,“一波三折”,在刚健中又透出了妩媚。绉云峰虽高,但中腰最窄处只有0.6米宽,融挺拔与灵秀于一身。石的表面布满了皱裥,但这些石皱的纹理,它们是平行的,斜斜地上倾,在曲折而上的石峰表面,宛如波光水影,层层而起,一脉至顶。在偌大的园子里,这座石峰反而显得很突出,园中高低错落,反而凸显了石峰。
除了景观别致,竹素园的整体绿化亦是可观的风景。和周围的景致不同,竹素园出门就是道路,车子来来往往,并不像步行街那样。但偶见这里的竹子,暗暗长出了墙外,偷看那园外的景色,这不仅吸走了道上的粉尘,还为绿化都市做出了贡献。外边看进去虽然不太起眼,可是里面确实“深藏不露”,有子贡与孔子的庭院与宫墙之喻。数数里边的精致,掰着手指也不太数得过来,大草坪、绿竹林、盆景作品、小石林皆在园中,“各显其能”。在园子中心,则是中西方结合的建筑——星巴克咖啡馆;而在园子另一面,则是一个象征着中国(china)的茶室,园内游客不断,或停歇在湖旁,或惬意地喝着茶,或到咖啡馆尝尝西点,或信步走出小园,通向苏堤、岳庙或者其他西湖景点。总而言之,“素”可以说是整个园子游览下来的最深印象,有种绿意葱茏的素意,有种安静闲适的素净,有种不可言喻的素雅。
闲走江南,踏步杭城,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美景,在许多大名鼎鼎的景点背后,总会藏着许多不知名的小景点,它们精致、别样又有着自己的光辉,映衬着其他美景的同时,又熠熠生辉。尤其是在喧闹繁华的大都市中,如果能找个歇脚的地方,安安静静坐下来,欣赏周边的湖山春色,也是另一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