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的未来

2016-11-29 07:59孙黎任荣荣
IT经理世界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公司制B型逻辑

孙黎 任荣荣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特许成立,掀开了公司发展史的第一页,这一新制度的创新建立起产权的基础,从殖民时代开始,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

1835年,一群英国商人与华商共同创设友宁保险行,成为中国公司制的鼻祖。随后,中外合作的公司纷纷出现,到60年代,随着长江航运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轮船公司开始筹办,资金几乎都从本土筹集。公司制迅速扩展到纺纱、缫丝、煤气、电灯等每个新兴工业部门。随后在洋务运动的大力发展下,清政府于1904年颁行《公司律》,招商局这样官民合作的大型公司然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93年,新中国通过了《公司法》,民营企业开始获得正式的法律保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公司制在各国的每一次创新与演化,都激发起创业家的热情。现代公司制强调产权明晰,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它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募集大规模资金,降低出资者的有限责任,建立董事会的治理结构,以及建立专业经理人的任职制度。随着公司制的壮大,它在全球经济政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公司培养经理人的商学院也得到大力发展。

上世纪后期开始,各界人士开始探讨公司制未来演变的可能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1970年在纽约时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发表文章声称,如果需要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它的责任就是为股东(即企业的拥有者)增加利润。这一观点并不被所有商界人士认同。比如,全食品市场公司(Whole Foods Market,Inc.)的创始人兼CEO约翰·麦肯就撰文反驳,强调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关注消费者、供应商、员工和社区这一系列利益相关者,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为整个社会造福。他言行一致:从1985年开始,全食决定将每年净利润的5%捐给慈善事业。

当这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论越来越深入,实践越来越丰富,社会企业的模式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旨在消融企业、非营利部门和政府的界限,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社会企业强调商业盈利和社会公益的双重目标,有着“混血”的特性——像第一反应。一样,既要给更多的志愿者赋能,减少运动伤害问题,也要找到商业化运作所要求的的盈利与效率。

社会企业这种“混血”的组织形式,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第一反应。这样社会企业的创业者需要强调公益的逻辑,从而呼招更多的自愿者加入,发挥更多的社会影响,为救助他人树立更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社会企业的创业者也要强调商业的逻辑,使企业平台运营更有效率,更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单纯的商业利润逻辑比较好管理;“混血”的多重逻辑,很可能使企业的使命从社会公益逻辑漂移到商业逻辑。例如许多国际上一些小微贷款已经偏离给弱势群体妇女、穷人赋能的使命,而是漂移到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墨西哥的Compartamos在美国上市时,记者惊讶地发现这家给穷人贷款的银行,年度利息高达120%,已经是“大耳窿”(Loan Shark)的高利贷。这种“混血”逻辑也可能在企业内部造成冲突,例如自愿号召而来的员工们很可能对利润的追求有完全不相容的看法,从而使社会企业非常脆弱,很难实现财务自由。

B型企业认证体系有利于解决这个组织难题。由B Lab推出的B型企业认证(全称BCorporation certification.又称B Lab certification或B Corp certification)可谓引领社会企业潮流的主要力量。B Lab是一家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2006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费城,分支机构遍布美国、欧洲、南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B Lab强调用最严格的标准来审核申请企业的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公共透明度和法律问责,为符合标准的企业构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B Lab积极推动成员们的沟通合作,最终实现“以商业推动公益”(“using businessas a force for good”)的目标。截至2016年4月,总共有1704家企业获得了B Lab的B型企业认证,涵盖130个产业和50个国家。这个平台的规模和影响力已经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B型企业认证不同于我们泛指的BenefitCorporation。虽然两者都强调企业的社会绩效、环境绩效以及透明度和问责,但前者是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认证,面向全球任何组织形式的企业,而后者是由美国部分州政府(3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授予的法律地位,仅限于美国的以公司形式登记的企业。

具体来说,B型企业认证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确保企业达到绩效要求。BLab邀请了20-22个商界和学界的独立专家组成标准咨询委员会(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开发出一整套B影响力评估(B Impact Assessment)体系,用来衡量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评估涉及的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的员工数量,所在产业和主要经营地点而变化。申请企业需要获得至少80分(总分200),才算是初步通过该评估。接着,这些通过初选的企业需要递交相关文件,为他们的自我评估提供详细的证明。评审会仔细审核企业的评估报告和相关文件,并对企业进行背景调查,来决定他们是否正式通过评估。

第二,确保企业达到法律要求。在认证前,企业需要决定是否修订企业现有的治理规章制度,以体现其强调社会公益的逻辑,或者向所在州政府申请Benefit Corporation的法律地位。获得认证后,企业应争取董事会和股东对这些修订条款的许可。简单而言,这一程序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用制度和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自己强调社会公益的一面。这样,即使企业有了新的管理层、新的投资人和新的股东,也不会导致企业使命(Mission)的漂移。

获得B型企业认证可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除了以上两方面的评估,B Lab还有一系列后续措施,督促认证企业与时俱进。对那些获得认证的企业,B Lab每年会随机抽查其中的10%,对其进行深度评估。为了保持其认证地位,这些企业每两年需要更新一次他们的B影响力评估,提供新的支持材料,并且保证得分在80以上.这些后续要求是为了确保获得认证的企业一直维持最高水准的社会公益影响力,即使这些企业不断发展,不断变化。

当人人都开始谈论社会企业而社会企业本身又举步维艰时,B型企业认证体系提供了一套详实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来衡量和帮助提高社会企业在公益方面的绩效。它的价值就在于,如纽约时报所总结,“提供了现在最缺乏的东西:证据”(“B Corp provides whats lacking elsewhere:proof”)。就像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0环境管理等标准推动了中国制造企业升级一样,B型企业认证体系可以帮助社会创业者更好地沿用美国社会企业的成功经验,通过组织结构、治理机制和绩效管理等系统的学习与模仿,帮助我们年轻的社会创业家协调公益与利润的“混血”逻辑,克服新的组织形式的不合法性(liability of newness),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管理大师德鲁克盛赞社会企业的理念与管理,认为社会企业代表着管理的未来。如果说过去的两百年,公司制奠定了全球经济财富的基础,国家间的战争被替代成公司间跨国的竞争与合作;未来的一百年,随着社会逐渐富足,则将是B型企业生根、发芽、在全球茁壮成长的阶段,社会创业家将在这个新的组织形式下创造更公平的社会、更持续发展的明天。

猜你喜欢
公司制B型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的通知
B型血的忧伤你不懂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
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税收制度歧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