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波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现状,并在总结群众合唱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对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群众合唱 和谐文化建设 现状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005-03
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始终不断追求的社会形态,而和谐文化建设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和谐社会发展来说,群众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群众合唱这一走近百姓的艺术形式,正在蓬勃发展。其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产物,对和谐文化的建设也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之间,合唱艺术的发展都与其紧密关联,在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当今时代,群众合唱已成为和谐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能够发挥巩固和谐社会思想根基的重要作用。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更为紧迫,而合唱艺术发展在中国也步入了崭新的时期。因此,群众合唱的基本特性和功能,能够在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效应。
一、我国当前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当今时代,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文素质也在逐渐增强,而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合唱这一群体高雅艺术正在被人们所青睐,同时,也在不断地专业化。特别是当合唱组别加入到“青歌赛”的比赛中后,在全国范围内,从学校、军队、社区、企业、文艺单位到退休干部等社会各界,一些合唱团体在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合唱爱好者中纷纷自主成立起来,在合唱排练与演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2006 的中国厦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我国选手与来自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名选手在无伴奏爵士乐、混声小合唱等二十六个组别展开了比赛活动。在“2011 维也纳国际老年合唱艺术节”比赛过程中,有一支来自江苏全部由老年人组成的女声合唱团——春之声合唱团赢得了包括金奖等多个奖项,国内外受众对其好评如潮。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的业余合唱团体活动逐渐形成多元化趋势。创办“北京合唱指挥学会”及举办越来越多的合唱学习讲座为合唱爱好者提供了更多学习合唱的机会。在那些“唱红歌”“唱老歌”“纪念左翼音乐运动七十周年音乐会”等这些纪念艰苦岁月的活动中,合唱中的演唱作品都是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群众歌咏歌曲中选择的,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
但我们也能看到,不少问题在这些业余的群众合唱团体活动中暴露出来。首先,缺乏优秀的合唱指挥。优秀的合唱团队自然需要优秀的合唱指挥,因这些合唱团队的成员均为非专业音乐爱好者,因此缺少专业指挥人才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合唱队员的构成和综合素质也存在问题。经常出现合唱人员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现象在很多机关单位构成合唱团时存在,况且这些合唱队员都有工作,岗位工作为主,有比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其中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合唱队员少,音乐基础薄弱是队员的普遍性问题,这就很难提升合唱队的整体水平。再次,缺少政府支持。面对日益壮大的群众合唱组织,国家政府很少宣传这些团体,也少有经费支持,因此,合唱团的正规演出与长期的生存很难得到可靠的保证。此外,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都对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产生了阻碍作用。
二、群众合唱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一)群众合唱的概念
群众合唱,狭义是指由非专业声乐演员组织起来的业余团队进行的合唱,主要以演唱群众歌曲为主。群众合唱对人们具有精神鼓舞的作用,能更好地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陶冶人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
(二)群众合唱的特点
1.集体性:作为集体性高度整合的一种音乐活动,群众合唱这一音乐形式需要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需要集体的努力和集体智慧才可实现艺术目标。一方面来看,合唱的排练和演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群体的协作精神和全局意识。在此期间,所有声部和所有队员都要对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并将自身的演唱工作做好,围绕共同目标的实现还必须对照整个合唱全局做出有利的调整。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围绕共同目标,人们相互学习和真诚交流并逐步互相认同,以协作实现共同目标的组织典范。另一方面,人们的热情可以在参与合唱活动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激发,这对人们增进交往和增强自信心等方面有良好作用。2.综合性:群众合唱的整个过程为身心相结合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其主要将歌唱作为其表演形式。无论歌唱练习还是歌唱表演,均属于学习和实践艺术的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合唱群众需要用心对合唱歌曲进行学习、感受、体会,这是一个艺术认知的过程。因为合唱表演需要集体合作,所以合唱活动要在歌唱者个体艺术认知的基础上,也要对整个合唱团队整体的艺术展现方式、多个声部的组合、队形的编排、服装的搭配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由于合唱活动需要参与者花费心思去设计和思考,因而也可看成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不仅如此,合唱活动也能锻炼歌唱参与者的身体,其在进行歌唱行为期间,心肺活动加强了,增强了心肺活力。在合唱活动中,走台和站位的训练和表演,可以使歌唱者的形体得到锻炼和塑造。3.艺术性:就合唱活动的内容来看,其属于一种艺术陶冶的活动。合唱音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学习和演唱合唱音乐,则是个体进行自身艺术鉴赏的过程。合唱属于综合性强的音乐表演形式,其将声乐、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等音乐演唱技能方面的知识与伴奏织体、指挥语言、中外音乐史、作品分析与处理等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参与合唱者对这些知识能够了解和学习,同时也接受了音乐理论和素养的陶冶。
(三)群众合唱的社会功能
在我国近现代音乐萌芽时期,学堂乐歌中运用的齐唱或小合唱的简易形式,最早传播了早期西方和声的立体美;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群众合唱的形式传播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如《新青年》《码头工人歌》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合唱成为激励斗志和宣传抗战的得力武器,如《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合唱更是极大地激励了人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如《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国》《咱们工人有力量》《祖国颂》《走进新时代》《在灿烂阳光下》等等。由此可见,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群众合唱有着组织群众、团结人民、鼓舞人民奋发前进的优良传统,它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产物,反过来又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之可行性
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就是和谐,这是一种将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融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群众合唱与普通百姓最贴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产物,对构建和谐文化也能产生积极推动的作用。因此,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是切实可性的。
(一)群众合唱是构建和谐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文化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文化所体现的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状况。在广义上,文化所体现的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属于意识形态性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在狭义上,文化单纯是指人类意识形态所创造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及各种制度等精神财富。概括起来,文化这一人民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合唱正是这样一种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中孕育出的文化产品,在人类进行思想表达、情感抒发和鼓舞斗志等诸多方面呈现异样魅力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为一种群体艺术,其是以人声进行创作的音乐。其歌唱形式多姿多彩,表现力淋漓尽致。合唱的同一作品可将领唱与伴唱、齐唱、对唱、轮唱、二声部及多声部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加以综合运用,还可针对作品需要的不同,以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不同的演唱人群出现,同时可以题材内容的无限与合唱形式的有限实现完美结合。由此可见,合唱艺术自诞生之后,就与文化密切结合,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在我国合唱艺术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及其所产生的经典合唱作品,都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并通过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发挥着影响、团结、激励民众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群众合唱就成为建设和谐文化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必然也能承担起建设和谐文化的历史重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群众合唱能够促进人们自身的健康与和谐
1.群众合唱能够对人们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群众合唱可以将一个参与高尚艺术文化活动的机会提供给群体,并借助于音乐通过合唱的形式对人的精神进行有效凝聚,以高尚的音乐氛围来洗礼人的心灵并使人的情操获得陶冶,这不仅可促使群众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的大幅度提升,而且还可促进群众健康个性心理和团结集体行为的有效形成。群众合唱活动在社会的广泛开展,可对落后文化的侵袭和各种精神毒害起到有效的抵御作用,让人们可以与那些非法组织和不健康的活动疏远,这无疑对和谐文化的构建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群众合唱能够对人们的道德品行起到了规范作用。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构成的合唱,其音域、色调、力度处理的变化属于集体行为之一。在群众合唱进行训练期间,每个参训成员可依据不同的音色、声部结构逐渐开展集体协作,通过协调统一不同的音色、旋律、节奏和不同歌词、情绪而实现合唱的效果,由此一个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最终得以形成。不仅如此,科学的发声是合唱的基本要求,需要合唱者全身心投入饱满的情感,而且产生收放自如和浑厚纯美的声音。由此就可有自然的一种心理暗示油然而生,这就对参与合唱者提出让自己心灵高雅的要求。借助于这一心理暗示可使合唱参与者在学习模仿高雅艺术的过程中,逐渐习惯化,转变自身的不良行为而进行道德品行的规范。
(三)群众合唱有利于促进社会大众人文素质的不断提升
群众合唱其实非常贴近实际生活情感,可将艺术的艺术感受性和艺术体验性直接、丰富而鲜明地体现出来,这一艺术形式可以很好地将个体人文素质向集体、城市和整个国家民族进行扩展。人们参与合唱的过程,可以获得艺术熏陶的享受。因此,在情感桥梁的基础上,让自然情感向审美情感转化,并能开展文化和人格的教育培养,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高尚思想理念树立起来,开展和谐文化传播,并在潜移默化之中,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不仅如此,群众合唱具有其他任何歌唱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感染力、震撼力和召唤力。人们在一起异口同声地歌唱那些时代的先进辞藻和主旋律,那种群众合唱的强烈气氛就可对人文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四)群众合唱能不断增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群众合唱作为群体性强的一项艺术活动,有着男声、女声、混合声和高音、中音、低音等声部的分野,对“声合、人合、心合”有着不懈的追求。合唱表演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每个人与其他人、声部与声部之间,按照指挥的手势进行丝丝入扣地密切协作与配合,才能对合唱作品完美地演绎。在群众合唱的声部与声部之间,需要根据声学原理,从声部纵向的和声构建、横向的旋律等几方面,将最佳的和声效果发挥出来。大家在合唱排练和演唱过程中,逐渐从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配合默契,如此下去,就可使和谐与共的人际关系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不仅如此,情感的直接性和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为群众合唱的特性,通常合唱歌曲都为中外名曲,在歌曲本身艺术性的基础上,“歌声嘹亮,斗志昂扬”是其更大的特点,因此,其通常就能成为一种宣传思想、鼓舞群众、唱响社会主旋律的有力工具,在促进社会和谐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总之,当前国内群众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将群众合唱的特点和社会功能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助推和谐文化建设的突出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晶晶.现代合唱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D].太原:山西大学,2010年.
[2]周希正,杨芙蓉.群文团体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1,(11).
[3]李兴旺.浅谈业余合唱团体中声音的处理问题[J].大众文艺,2013,(18).
[4]王敏.开展和提高群众合唱活动的方法[J].艺术教育,2013,(01).
[5]陈文佩.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