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璠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素质,又称教师专业素质,是指能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和基础条件,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表现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关键词】教师 素质 修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8-02
一位素质修养优良的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能以自身的素质深深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有效的实施教育活动。教师的素质与修养一般包括专业精神、专业性知识和专业能力,即一名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应有思想情怀、有责任担当、有方法能力。
一、有思想情怀
1.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为师者,首先对教育事业应有正确的认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教育;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对教育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谈得上热爱;有了深沉的爱,才能执着不懈的追求。在当今社会,教师行业的地位和收入都有待提高,它需要教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能经得起物质的诱惑。安心扎根教育,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激情,以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充满对教育的希冀,才可能营造出属于自己的教育天空。
2.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育植根于爱。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的集中反映,也是衡量一名教师职业操守的起点。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教师个人道德情感的自我呈现,又是一种教师手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关心和培养下一代,就是关心国家的未来与前途,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爱教育事业和爱学生是一致的。有人用“爱生如子”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师爱更伟大更荣光,“历经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教师唯一的期盼便是“桃李天下”。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提倡“教师忌事忌语”,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的循循善诱、亲切教诲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爱与尊重。
二、有责任担当
1.扎实的理论引领
教育有自身应该遵循的规律,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按照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具备扎实的技能、技巧,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在课堂上,教师的授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情理交融,遵循科学性的课堂一定独具魅力。教师平时应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和积累,自觉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2.广博的知识积淀
熟悉本学科教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是一位“杂家”,博览群书,通晓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基础上,学科间联系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过程所特有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各学科之间既高度独立又高度融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高考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将文史知识和理化知识高度综合概括,集中考查学生的立体思辨能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优秀人才刻不容缓。
3.精深的专业素养
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专业知识扎实、精通,才能保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例如,语文和数学等学科,其专业知识既是教学任务,又是教学目的,还是教学要求,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教师专业知识越宽厚,才能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才能挖掘出教育的精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真正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三、有方法能力
1.教育教学能力
组织教育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课前要善于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研究学生,做到既了解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又掌握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并能在课堂上贯彻落实。善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个别化心理疏导,建立家庭、学校与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能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在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独特见解和成功经验。
2.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一般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教师的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评语等,要求字迹工整、规范,表述内容流畅、充分尊重学生。口头语言被广泛运用,除了准确、规范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用词形象、亲切平易,使学生听来身心愉悦。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个性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通过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丰富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创新教育观念,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打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修养,在教育这个百花园中收获更灿烂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吴大有.中小学教师素质探讨[J] .广西教育.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