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章摘佳句,妙手偶得成

2016-11-29 23:00丁长缨
求学·素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招式名句语录

丁长缨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被捣得愈碎,被磨得愈细,便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是网上流传的据说是杨绛先生百岁感言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被网友大量转发,其真伪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看出这段话被大量转发的原因以及我们作文能借鉴之处——引用名人的经典话语。那么,我们是不是在作文中把经典名言罗列一下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使用语录素材时,我们不妨运用以下招式使我们的文章更出彩。

招式一:交融合一式。

这种招式具体来说就是以名言为依托,将名言与该名人的境遇结合起来,构成整体情境。这样做可以避免名言与事例的割裂,从而让材料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在写“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时,有同学这样运用语录素材:

如水遥夜,汨罗江边,形容枯槁的屈原眺望着楚都的方向。他在思念,他在进行着心灵的选择……这时,一颗流星划亮天际,飞坠到他眷顾的楚都方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决心促使诗人一步步迈向冰冷的江水……

死亡固然是屈原心灵的选择,但这选择结果除了死亡,还有正义、爱国与尊严。

这里语、人、境交融合一的语录素材的应用,让文章在同类作文中焕发了新意。

招式二:对话问答式。

这是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招式,即作者根据文意设置一个疑问,然后用名言名句来作答。如2016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收尾处,针对当今社会敢于亮明自我观点、提出自我认知的人还为数不多的现状,作者这样表述: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的做到亮剑于无声处的又有几人?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中曾无奈地感慨:“我们唱了一路,却发现无词无句。”喧嚣匆忙的社会中,我们歌咏的究竟是什么?

在这里,反问句式和语录素材完美结合。这种做法让作者的发问更加振聋发聩。这种语录素材的运用方式不仅在高考优秀作文中有所体现,我们学过的课文《记忆》中也同样运用了对话问答式的方法。

你正望着我呢,年轻的朋友——虽然,你与我并没有促膝而谈,可我觉得,你正望着我的额头、鬓角,端详着岁月留在那上面的痕迹……

你的眼睛仿佛正在询问我:“记忆,是什么?”

哦,关于记忆,该说些什么呢?

医学家说:“健忘症是大脑走向衰亡的征兆。”

道德家说:“忘恩是负义之母。”

佛学家说:“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

而革命家却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这说的都是忘却——记忆呢?”你的眼睛,仿佛还在问我。

这一段入题将不同人对记忆的不同理解通过对记忆的回答展现出来。这种做法紧紧围绕话题又让话题内涵更加丰富。语录素材的运用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招式三:突出文采式。

這一招基本上属于“无招之招”,是最容易操作的招式。作者在积累名言名句的基础上,力图形成组合式名言,让自己的文章增加文采。如在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时,有同学就这样运用语录素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笃信佛教的王维徜徉在辋川别墅周围的山中吟哦出这般清丽脱俗的句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看着武侯祠里的萋萋芳草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处于战乱频仍时期的韦庄面对曾经繁华如今已衰败不堪的台城写下这样诗句。是呀,好一个“空”字,其中包容了几多景物,几多感慨啊!

对几组名句的引用让这一段文字文采斐然,与众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该作者引用的这几组语录素材皆出自课本,所以,我们在高考写作中,应该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我们的文章必定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名师点拨:

语录素材的运用在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如何正确且灵活地运用语录素材,如何将陈旧、泛滥的语录素材写出新意,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运用语录素材的意识,方能让高考作文成就高分。

猜你喜欢
招式名句语录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等比数列解题十招式理论与实践
语录
语录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