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国土资源局 夏 叡
打造坡地村镇建设的“德清样本”
德清县国土资源局夏叡
“山水吾乡好,清妍两字题”,这是雍正年间进士戚振鹭对德清的评价。德清天蓝、地净、水绿、村美,区位优势突出,地处长三角腹地,无缝对接杭州,位于上海、宁波、南京等大都市的两小时通勤圈。2013年,杭宁高铁通车,德清与杭州的时空距离更是缩短到13分钟。青山翠竹、交通便利的德清就成了外国人的热衷之地。德清县是“洋家乐”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从2007年第一家“洋家乐”裸心乡在德清诞生,到莫干山民宿登上2016年的高考地理试卷,十年青山绿水之路,让德清民宿享誉全国。目前,全县已有农、洋家乐410多家,其中有以“洋家乐”为代表的特色民宿100多家,外来投资项目有30余个,占特色项目比重近50%。2015年,全县以“洋家乐”为代表的特色民宿接待游客28.8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9.3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
随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德清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先后被列入国家生态县与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生态德清”构架基本成型。在省、市的关心和指导下,2015-2016年,德清县裸心堡、竹隐舍得等8个项目先后被列入省“坡地村镇”试点名单,总投资额达49.03亿元,总用地面积7424亩,建设占地面积仅690亩。
近年来,在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德清县迅速转变土地利用开发模式,积极打造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的“升级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新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国土、农办、财政、发改、环保、建设、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合力推进试点工作。同时,利用国家“多规合一”试点优势,理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多规”关系,选择区位条件好、资源环境承载力强、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地块作为项目用地试点区块。遵循“村民自治、村民自愿”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地民主管理试点工作,项目的规划选址和设计,充分听取和征求村民意见,确保广大村民安居乐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二是公益配套,资金整合。加大对试点项目配套的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试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推进环莫干山异域风情观光线、户外运动体验中心和环西部山区自行车绿道等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基础配套项目。加快“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一根管子接到底”的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厕所革命”等工程建设,优化试点项目区及周边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打造绿色环保“金名片”。同时,统筹整合农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治理等政策,搞好项目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试点项目进行资金奖励。从2005年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到2015年再次出台《深化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十年间,全县共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达3亿元,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达1.42亿元,实现了“你为生态让路,政府还你村美民富”。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实践中,德清县探索形成了“坡地村镇”建设的七字工作法,即“挖”-存量挖潜,利用现有农居住房或原有建筑地基,盘活存量用地。裸心堡就选址在著名的莫干山绿荫别墅遗址上,整个项目充满历史韵味。“避”-避开耕地,达到建设占用“零耕地”。裸心谷原址是一片荒废的山林,布局上就考虑避免对耕地的占用。“抠”-点状布局,延续现有的低密度、依山而建的项目开发模式。裸心堡的城堡位于基地内至高点,其余建筑采用点状布局,依次沿山势错落排列,远看像一串绿色的“葡萄”。“租”-创新土地供应方式,项目区内保留的农用地采用一次性租赁等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方式。通过租用土地种植农产品开展亲子采摘活动,一方面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带动茶叶、竹林鸡、笋干等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调”-调整规划,利用全国“多规合一”试点优势,加强试点项目的可实施性。“限”-限制基础设施范围,尤其是道路宽度和停车场面积。道路按照林间道路设计,既方便林产品运输,又能起到森林防火隔离带的作用,建设过程中又注重地质灾害防治。停车场按照山体等高线设计在林荫处,严控面积和个数。“禁”-禁止大开大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裸心谷就围绕百年历史的香樟树进行项目规划设计,现在还保持原有的植被覆盖和地形地貌。
好山、好水,更需要好政策。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等9部门出台的“坡地村镇”试点政策,给德清县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是提升了耕地保护水平。德清东部为平原水乡,中部为丘陵,西部是以莫干山为主体的低山区。在现有的低密度、依山而建、点状布局项目开发模式基础上,通过开展“坡地村镇”建设,积极转变土地利用开发模式,所有项目都做到了“耕地零占用”,有效地缓解了城乡建设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找到了一条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切实保护平原优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有效路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及示范区保护任务的全面落实,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二是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德清县“坡地村镇”的开发利用模式,在发现和利用景观生态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2015年,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规范标准在德清发布。德清县的试点项目依山而建,采用“点状布局、垂直开发”模式、架空建筑形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形成“房在园中、园在林中,林在山中、人在画中”的生态休闲人居环境,使得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协调推进,真正做到了“大山深处有人家”。
裸心谷
三是打造了一批旅游综合体。充分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围绕莫干山景区,打造了裸心谷、竹隐舍得等大型高端休闲度假综合体项目,树梢上的别墅和山间的各种老建筑以其低碳环保和与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将项目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打包给业主,既减少了政府投资负担,又调动了业主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每家“洋家乐”都充分挖掘德清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优势,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各具特色。如裸心谷荣获国际LEED绿色建筑铂金级认证,它的品牌文化就是绿色建设。
四是传承了特色文化。将当地材料和建筑技艺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周围村落中的旧家具、拆房遗留的雕花木梁、桩基、窗框、石墩和马槽作为装修的材料,传统的夯土墙演变为带有茅草屋顶的夯土小屋,部分屋顶架使用的都是从当地村舍回收的房梁,既保留了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的印记,又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貌特征。项目建设过程中,附近的村民被聘请来建造具有当地乡土风格的构造物。一方面,展示了各种各样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艺和当地文化,如裸心谷的马厩和裸心小馆采用的当地夯土墙、毛竹加工技艺等;另一方面,熟练的石匠也把几近失传的手工艺传授给年轻一辈,文化得到传承。
五是带动了服务就业。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到来,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生活方式交融,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和发展,加快了山区就地城镇化,为德清县乡村带来了时尚的蜕变。原来几乎无事可干的50、60后人员,现在成了洋家乐的服务员、传统工艺的展示者。他们主动学习外语、学习国外菜肴的烹制,淳朴的大爷大妈嘴里经常能蹦出“Welcome to Deqing”“Good morning”等英语词汇,他们略显粗糙的手能够烹饪出牛排和意大利面。同时,通过土地征收、老房子出租、农用地流转等形式,既解决了失地农民养老,又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把“山上的叶子变成百姓手里的票子”,把“美丽环境转变成美丽经济”,让百姓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德清县将紧紧围绕“两美德清”“田园德清”的发展目标,基于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扎实做好“坡地村镇”的文章,全力打造“可复制、能推广”的“德清样本”。努力以更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为“两美”浙江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