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国平,雷建明,张 岩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1)
白菜型冬油菜区域试验天水山区试验点分析报告
裴国平,雷建明,张 岩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1)
用天油4号作对照,对5家单位提供的8个油菜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在天水山区的越冬性与产量表现情况。结果表明:10-191、10-1358以及宁油3号越冬率最高,为96%,天油4号、09鉴2以及延油96-4越冬率最低,为92%,其它各参试品种均在这两者之间。10-1358产量最高,为119.06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7.35%,居第1位;对照天油4号折合单产量为93.49 kg/667 m2,居第8位;09鉴2折合单产量为79.9 kg/667 m2,较对照减产14.53%,居第9位。
冬油菜 区域试验 越冬率 产量
长久以来,冬油菜是天水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白菜型是主要栽培类型[1],该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鉴定最近引进、育成的新品系及杂交组合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为天水山区筛选出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试验材料来自5家单位提供的8个油菜品种,以天水本地优质高产品种天油4号作为对照材料,详见表1。
表1 试验材料名称及来源
试验设在天水农科所中梁试验站,海拔1 650 m,山旱地,黄棉土。于2013年8月24日播种,次年6月16日收获。参试品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对照品种天油四号,10行区,小区长5.0 m,宽2.67 m,面积13.35 m2,株距8~10cm,设计密度2.8万株/667 m2,成熟后从小区中间取连续20株,风干后进行室内考种,全区收获计产。
表2 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调查
试验地茬小麦,麦后于2013年7月20日拖拉机翻地,8月16日机旋1遍,8月16~17日施入农家肥6 000 kg/667 m2,8月18日施入二铵20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然后机旋压肥、平地。2013年8月24日采用开沟溜籽方法播种,出苗后10月15日间苗,定苗;10月20日、次年3月25日2次松土锄草;9月25日、次年3月20日2次喷甲基异柳磷、功夫,防治蓝跳甲等害虫;冬前于12月20日,调查第1重复5、6行冬前苗,返青后调查,计算越冬率;5月21日喷蓝星防治蚜虫。试验于6月12日从第2重复第5行取样10株,风干后进行室内考种,全试验6月16日收获,各小区分别脱粒计产。
3.1 生育期及越冬率
根据试验方案详细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时间,比计算出越冬率,得出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参加试验的8个品种全生育期在289~290 d。宁油3号3月10日返青,返青最早;09鉴2返青最迟,返青时间为3月14日,其他品种介于这两者之间。越冬率10-191、10-1358以及宁油3号最高,为96%,09鉴2、对照天油4号以及延油96-4越冬率最低,为92%,其它各参试品种均在这两者之间。冬前苗期生长整齐,长势较强,越冬率相差较小。2016年春天降雨稳定,油菜返青后生长旺盛,花期和生育期均延长,各参试品种在4月18~21日期间均达到盛花期。4月25日凌晨突降大雪,10 cm的积雪将盛花期的油菜全部压倒,对白菜型油菜的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次分枝和2次分枝均有折断,主花序因冻害影响,生长受到抑制,单株有效总角果数和角果粒数较往年偏少,单株产量减少,小区产量较低,减产严重。
3.2 产量分析
对各小区的试验进行单打单收,分别记产,得到表3。
表3 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各小区全区收获计产,折算单产在79.9~119.09 kg/667 m2之间,对照天油4号单产为93.49 kg/667 m2,参试品种除09鉴2较对照减产外,其余均增产。10-1358产量最高为119.06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7.36%,居第1位;09鉴11折合单产量为113.46kg/667 m2较对照增产21.36%居第2位;延油96-4折合单产量为111.8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9.66%居第3位;0731756折合单产量为106.2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3.67%居第4位;0724102折合单产量为103.08 kg/667m2较对照增产10.25%居第5位;宁油3号折合单产量为100.6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7.69%居第6位;10-191折合单产量为100.2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7.26%居第7位;对照天油4号折合单产量为93.49 kg/667 m2居第8位;09鉴2折合单产量为79.9 kg/667 m2,产量最低,较对照减产14.53%居第9位。
3.3 方差分析
利用软件SPSS16.0进行单年单点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5。
表4 单年单点(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表5 品种间显著性测验
分析结果(表4、表5)显示,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 22.118,变异系数较小说明试验稳定,数据可靠,准确度高,各参试品种间产量在5%和1%的水平下均不显著。10-1358产量排名第1,09鉴2排名为9位,排名2~8位分别为:09鉴11、延油96-4、0731756、0724102、宁油3号、10-191、天油4号(CK)。对照天油4号产量排第8位,只比09鉴2稍高,其余7个品种均比对照产量高。
表6 农艺性状统计表
3.4 参试品种的综合评价
对各试验品种的越冬率、生育期(表2)、农艺性状(表6)及产量(表3)进行如下综合评价。
3.4.1 10-191
生育期290 d,株高162 cm,分枝部位为50 cm,主序长80 cm,单株有效角果数283.5个,平均角果长7.8 cm,角粒数平均为26.8,千粒重2.9 g,折合单产100.2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7.26%,产量居第7位。
3.4.2 10-1358
生育期290 d,株高131.4 cm,分枝部位为42.4 cm,主序长83.2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73.4个,平均角果长5.3 cm,角粒数平均为25.3,千粒重3.2 g,折合单产119.06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7.35%,产量居第1位。
3.4.3 天油4号(CK)
生育期289 d,株高161 cm,分枝部位为52 cm,主序长48.4 cm,单株有效角果数213.4个,平均角果长5.1cm,角粒数平均为18.9,千粒重 3.4 g,折合单产93.49 kg/667 m2,产量居第8位。
3.4.4 09鉴2
生育期290 d,株高113.6 cm,分枝部位为43.4 cm,主序长29.6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34个,平均角果长5.3 cm,角粒数平均为20.2,千粒重3.1 g,折合单产79.9 kg/667 m2,较对照减产14.53%,产量居第9位。
3.4.5 09鉴11
生育期291 d,株高130.6 cm,分枝部位29.2 cm,主序长41.6 cm,单株有效角果数278.4个,平均角果长5.5 cm,角粒数平均20.1,千粒重3.5 g,折合单产113.46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1.36%,产量居第2位。
3.4.6 宁油3号
生育期289 d,株高160.8 cm,分枝部位66.4 cm,主序长34.8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38.2个,平均角果长5.6 cm,角粒数平均21.9,千粒重3.9 g,折合单产100.6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7.69%,产量居第6位。
3.4.7 延油96-4
生育期290 d,株高145 cm,分枝部位30 cm,主序长62.8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73.2个,平均角果长4.7 cm,角粒数平均22.4,千粒重3.7 g,折合单产111.8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9.66%,产量居第3位。
3.4.8 0731756
生育期290 d,株高140.3 cm,分枝部位43.2 cm,主序长49.6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07.5个,平均角果长5.8 cm,角粒数平均24.2,千粒重3.1 g,折合单产106.2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3.67%,产量居第4位。
3.4.9 0724102
生育期290 d,株高154.2 cm,分枝部位36.8 cm,主序长39.6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28.4个,平均角果长6.2 cm,角粒数平均22.4,千粒重3.8 g,折合单产103.0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0.25%,产量居第5位。
天水冬无严寒,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较高,8个参试的品种越冬率介于92%~96%之间,因此,对于在天水引进推广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越冬率是次要的,不应考虑。文章认为产量是引种推广的先决条件,该试验结果表明,09鉴2产量最低,比对照品种减产14.53%,不适宜在天水山区范围种植,10-1358、09鉴11、延油96-4、0731756、0724102、宁油3号及10-191产量均大于对照品种,可以在天水中梁及周边海拔相近的山区种植推广。
[1] 陈其鲜,杨祁峰.甘肃省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甘肃农业科技,2007,(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