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鹏
理性看待竞争 视光空间辽阔
——《中国视光产业市场环境分析》讲座提出转型新思路
文/滕鹏
深圳市爱视集团视光产业CEO 李金
中国传统眼镜零售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进入了缓速增长地带,行业目前正处于寻求转型突破的瓶颈期。传统眼镜零售业如何挖掘自身优势,找到发展突破口成为了本次高峰论坛热议的主要话题之一。5月31日上午,深圳市爱视集团视光产业CEO李金为参加高峰论坛的代表带来的一堂题为《中国视光产业市场环境分析》的讲座,他提醒同行,需理性看待视光中心、快时尚以及电商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并举出案例提出了一套详尽可行的视光转型方案供业内人士参考。
讲座伊始,李金分享了一组数据:来自第15届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的数据表明,到2050年全球近视率会达到50%,目前中国约有4.5人亿近视人口,而1000万已发展为病理性近视,即中国的近视发病率居全球第一。其中国内小学生近视率超过25%,初中生近视率达到70%,高中生近视率达则达85%;6到10岁为关键年龄段,一年级的近视发病率约为3.9%,且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每年以8%的速度高速增长;患深度近视(超过-6.00)小学生占比由之前的3.8%锐升至9.5%。
然而,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支撑下,传统眼镜零售业的发展不但缓慢还陷入了四个困局:销售终端渠道变化转移、行业市场商品价格混乱、主体销售客户群的变化、各项成本支出不断上浮。与之对应的则是,眼镜零售线上业务年增长率达到200%,“快时尚”零售终端年增长率也有100%,眼科医疗机构年增长率60%,传统眼镜零售行业年增长率仅为5%~8%。
此外,目前新兴的“眼保健”人群已经达到600亿。众所周知,所谓的“眼保健”就是通过理疗来减缓近视,尽管这仅对30%~40%的孩子有用,医疗机构更是不认同,但是,眼保健机构的加盟商95%以上都是由其顾客发展而来,加盟的门槛费也仅为10余万元,并承诺无效退款。其盈利点则在耗材等经费上,发展快速。再加上医院眼科在视光上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以及快时尚、电商的来袭,都让传统零售业压力剧增……
尽管上述业态来势汹汹、前所未有,但李金认为这样的冲击在未来3年有所减缓,因为目前国内的视光产业依然是供不应求,新兴业态历经一个高速发展期后也会放慢速度。而传统零售业在验光配镜解决佩戴舒适度上,依然有自身的优势和突破口。“各种业态成长的维度和方向不一样,需理性看待他们带来的冲击。”李金表示,“零售业的发展最适合的还是在视光中心上。”
当今市场上普遍存在验光配镜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医疗机构验光配镜权威性更高,大众对于专业验配有较高的要求和期望。过去我们常说眼镜行业是一个半医半商的行业,但其实对零售店来说商就是商,消费者进店配副眼镜买个“看得清楚”。单一的解决方案,导致传统零售业产品的同质化——压力增大。如何向视光中心转变呢?李金表示,医院眼科的主要职能是解决“看得见”的问题,传统眼镜店则是解决“看得清”的问题,视光中心要解决的则是“舒适度和眼健康的问题”,视光中心才是真正的半医半商。但是,视光中心不是所有的眼镜店都适合或是都必须去做的,这要视眼镜零售企业的情况而定。“换句话说当你已经将眼镜店发展到极致,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看得清’需求的时候,就已经具备向视光中心转型的条件了。”
传统零售业是以100%的眼镜销售为主,而视光中心则要解决专业验配、视觉训练、角膜塑形镜等多方面的眼视光服务。因此在设备投入、提供服务、乃至门店装修上都会与传统门店有所区别。在进店客户群体年龄段比较中,传统门店主要集中在8~15岁的青少年以及40岁以上人群,视光中心则是覆盖了全年龄人群。视光中心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提供普遍认知认同的视觉矫正方案,而且操作难度较低,产品线相对丰富,可满足各个层次消费水平的患者;视光中心强调的是“验光是一次诊断行为,眼镜是一剂光学药品”,这样的理念让消费者更加能够接受和认知。
李金强调道,视光中心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一定不是单一的。为此,爱视提供了一套“一站式视觉解决全案”,不少与之合作的门店已经在发展视光中心的道路上拔得头筹。此外在大数据库的建立、产品细分、市场营销、营运体系上,爱视也有独到之处。
1小时的精彩讲座接近尾声时,李金指出,视光中心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但其发展前景一定是辽阔和光明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