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的“袁隆平”
——记山西省河曲县乡土科技人才张满贵

2016-11-29 00:59武中雄
支部建设 2016年7期
关键词:忻州市原种亩产

□ 武中雄

河曲县的“袁隆平”
——记山西省河曲县乡土科技人才张满贵

□ 武中雄

张满贵今年69岁,是一位从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工作50年的土专家。当农民,他以农为荣,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完成了多项名列河曲及山西前列的科研推广项目。参加工作后,他身份变了,但对农业科技的痴迷与执着没有变,对用科技支撑农民增收的追求没有变,先后完成25项国家及省市科研推广项目。2007年退休后,他痴心不改,为了实现一生追求的科技富民梦,创建了河曲兴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十六年探索,十六年拼搏,把脱毒马铃薯做成了河曲人公认的富民产业,研创成功一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他的事迹已被收编入《忻州农业科技功臣大典》,他被誉为“河曲的袁隆平”。

与科技结缘

1965年,在张满贵的家乡王寺峁村蹲点的河曲县委书记路成文,带去了毛主席关于“三大革命运动”的指示。只念过七年半书的张满贵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拜和对人民的忠诚,怀着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组成了农业科研小组,从此与农业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科研小组试种的115亩杂交高粱和双交种玉米亩产达到415斤,在那个亩产不过百斤的年代,成为轰动河曲的旱地高产典型,王寺峁村也因此成为河曲县的“三杆旗”之一。之后,他在王寺峁完成的玉米制种,开创了山西旱地玉米制种的先河;引进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园叶青”,取代了祖辈留传下来的“紫山药”;提纯复壮的“秤锤谷”,产量和品质雄踞当时谷子品种之首;合理留苗、施用化肥等新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农民多少年来广种薄收的习惯;试验成功的“移苗蛋”技术,解决了旱地玉米的补苗问题;完成的忻县地区(现忻州市)谷子钻心虫调查项目,改写了农业“教科书”的防治时间。他在农村的业绩为解决当时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3年,张满贵被选拔为国家干部,在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任副站长。身份的改变为他实现科技富民梦创造了条件。他承担和完成了全县的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任务,为河曲乃至全国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之后,他积极引进推广的“P2”西瓜新品种替代了本地西瓜品种,增收在60%以上。推广的“克新1号”马铃薯替代了“园叶青”,“冀张薯8号”、“晋薯16”等优质高产新品种替代了“克新1号”。新品种与脱毒马铃薯生产技术相结合,使河曲的马铃薯产量由1500斤增加到3000多斤。他完成的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其增产增收贡献被专家和政府认可,1985年省政府授予山西省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

用科技创新

2011年,河曲爆出了新闻,经过县“四大班子”及有关部门调研核实,全县旱地推广的64000亩脱毒一级薯平均亩产超过3000斤,比普通马铃薯增产1倍,亩收入达到1500元,增收1.5倍。全县增产鲜薯9600万斤,农民增收5760万元。并且出现了户均收入5万多元的种薯专业村,10万多元的种植大户,亩产6400斤、收入7680元的高产高效田,单粒重3.5斤的大土豆在山西省首届农博会上夺魁。之后,脱毒薯产量年年有新突破,2014年最高亩产达到8600斤,单粒重最大5.4斤,比历史之最的2011年分别提高34.3%、45.9%。

脱毒薯能给农民带来如此丰厚的收益,张满贵和他的团队研创的以“种薯微型化”为主的科技成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张满贵从1999年就开始引进推广脱毒马铃薯,但到2006年河曲县脱毒薯种植面积还不足2000亩,增产率也始终在40%左右徘徊。这些问题常常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他认为产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种的是低级别的二、三级薯,而产量最高的原种和一级薯一直与农民无缘。种植面积不大,是因为优质种薯缺口太大,农民没地方买种。因此,推广普及产量最高的原种和一级薯也就成为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经过六年的不断探索繁种实践,他提出并试验成功农民自繁自用原种和一级薯的“种薯微型化”繁种推广模式。这种模式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得到了河曲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09年被列为河曲二次创业“十大工程”之一,政府每年补贴农民100多万元在全县推广实施这项技术。至2011年,增产近1倍的原种和一级薯全县普及率达到了82%,产量增加了1倍,农民收入增加了1.5倍,他的这项科技创新成果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方面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1999年起,十二年坚守,十二年探索,至2011年,张满贵终于把脱毒马铃薯做成了河曲农民公认的富民产业。

靠实践发展

创新,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被人认为与普通人无缘。然而就是张满贵这位只念过七年半书的普通人,研创成功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解决了制约我国脱毒马铃薯推广普及的关键性共性问题。

2006年,为了普及一级种薯,张满贵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在我省率先提出农民自繁自用原种和一级种薯的“种薯微型化”繁种推广模式,并经过三年试验探索取得成功。2009年该模式在河曲推广,2011年全县一级薯普及率达到了82%,使我国30多年普及率只有20%的脱毒薯在河曲基本实现了三年普及,加快了脱毒马铃薯推广普及的进程。这种繁种推广模式的贡献是:农民自繁自用,种薯以需定产,不积压不短缺;推广每亩一级薯每年只需种20粒/4㎡微型薯和自产的60㎡原种,20粒重20~100克,农民衣服口袋就能装回家;买20粒微型薯只花8~10元钱,只占直接买一级薯的300元的3%,再穷的农民也能承受。这解决了我国30多年一直存在的种薯总量短缺与局部过剩并存,远距离调种不现实、农民没钱买种等制约我国脱毒薯推广普及的关键共性问题,也解决了因调种会推高种薯成本、政府服务成本和可能产生的病虫害交叉感染、假劣种薯坑农等综合问题。

在此基础上,张满贵又配合“高巧拌种”等四项适用技术,解决了农民繁种可能出现的种薯质量问题。“种薯微型化繁种” 推广模式与四项实用技术相结合,形成的 “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繁育推广技术体系”,2013年在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会上被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也许有人至今对农民自繁自用原种和一级薯还持怀疑态度,但河曲三年普及一级薯的事实和人民的口碑已经证实这种繁种推广模式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更符合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的“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的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成功令人欣慰,然而人们分享成果时,很难体会张满贵当初的艰辛。人们最佩服的还有,他是在10年负债经营的宭境下,做到了十年坚守,十年拼搏,一步一个脚印,矢志不渝走过了艰辛失败的路,迈向了成功。

视荣誉为起点

50年坚守,50年奉献,张满贵的付出和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农民尊他是“活财神”,河曲人评价他是“河曲的袁隆平”。他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佳科技兴农功臣”、“忻州市劳动模范”、“忻州市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忻州市扶贫攻坚功勋人物”、“河曲县二次创业突出贡献奖”等殊荣28项,包括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一项,忻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11年被推选为忻州市党代表、河曲县人大代表,2014年入选河曲好人榜。

人们都说张满贵成功了,但他说生命有限事业无限。他把成功看作新的起点,余生仍要与马铃薯产业为伴。在有生之年,他要实现新的科技创新与富民目标:

一是旱地脱毒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4000斤,为河曲农民再增收6000万元,使全县农民增收总收入达到1.5亿元。

二是发展5000亩夏收土豆(短日期品种),改写河曲无夏土豆的历史。夏土豆亩收入达到5000元,可比亩收入不足2000元的玉米、花生增收3000元。

三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打造掌握应用国际尖端技术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马铃薯新品种、新型食品,延伸马铃薯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中国梦”。

(责编:罗小丽)

猜你喜欢
忻州市原种亩产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桂蚕8号原种繁育效果分析与配套繁育技术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忻州市“挠羊赛”开展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