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全
摘要: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和分歧,既有经济思想路径的分野,也有经济思想选项下经济学方法论不同而导致的纷争。把经济学定义为具有工程科学倾向的学科,或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构成了不同经济学家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两大基本视角。从表面看,经济学确实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思想的差异,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研究,现有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似地分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不失为一种思维路径。经济学对人性的看法、如何科学解释个体的经济社会行为、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如何演进等等都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创立新的理论假设,明确更有抽象性的逻辑起点,来重新诠释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否则,现有经济学理论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经济学都存在说服力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整体主义;个人主义;理论分歧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017-06
经济学方法论是每一个理论经济学家从事经济学研究乃至建立经济学体系的“工具箱”。回顾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经济学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研究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和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前者属于经济学个人主义范畴,后者采用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一、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立场
现代经济学发展了几百年,经济学内部之间的争论或者来自经济学领域之外的批判从来没有停止过,撇开经济学家之间对某些具体分歧不谈,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经济学流派或者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可以近似地归结为经济学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争。
1.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机制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的科学
萨缪尔森认为,所有经济社会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在一切可能被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什么种类和多少数量?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如何使用经济资源?为谁生产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和阶级之间分配消费品。同时,他还指出:“基本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的这一根本事实: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活水平是有限的,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不能自由取用的。由于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和欲望,社会必须在它们中间进行选择。”追随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家,大都同意萨缪尔森的定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既定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经济学定义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揭示了一定范围内经济现象的经济规律,也能有效地解释部分经济现实。经过几代经济学家的努力,新古典经济学已发展成比较精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即教科书上的微观经济学),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工程科学色彩,与经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逐渐拉大。
2.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明确指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②,并多次强调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只研究进入交换的财,即只研究经济财。经济财分为三类:(1)物;(2)劳役;(3)关系。现代经济学家艾克纳提出“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特殊方面。即由稀少的影响强加的形式方面。因此,由此可以推论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都落在经济学的概念范围之内。”当代经济学家托达罗在谈到经济学研究对象时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系统。该系统把人类和社会的活动组织起来,以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和非物质需要。
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极为深刻和全面的,但在论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与这些经济学家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即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且马克思更加强调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阶级性。
把经济学定义为具有工程科学倾向的学科,或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构成了不同经济学家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两大基本视角,前者借鉴牛顿力学中“原子主义”自然哲学观,后者从经济社会层面的人的社会性角度人手。从表面而言,经济学确实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思想的差异,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研究,现有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似地可以分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不失为一种简略可行的划分。
二、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研究经济学面临的二重性
1.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
经济学个人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它要求把一切经济现象还原到个体的层面,从个人的行动和目的、意图、动机等方面对经济现象加以说明和理解。个人主义方法论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准则。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货币发明、经济机制等都是在个人追求自由利益的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通过对“经济人”的分析奠定了古典经济学个人利己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从本质上讲也可以概括为个人主义,其理论中的“个人”就是其关于“经济人”的假定,它不仅构成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也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提供了基石。经过贝克尔、卢卡斯等人的努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人”假定的解释能力,但其方法论的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仍是从个人的经济行为出发理解整体的市场行为。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相对立,整体主义认为应该通过经济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经济学。它们认为,对经济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制度、习俗、社会运动,等等。德国历史学派指出“经济人”抽象并没有反映人的全貌;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仑也认为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和社会规模去理解人的经济行为。
我们认为,经济学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各有其合理因素和局限性。个人主义特别是其绝对的还原论的失误正日益被人们所指正;整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许多批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指出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并正确地强调只有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对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但是,整体主义并没有提供一套完善和规范的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因为从分析单位的角度来看,整体与个体绝对不能相互割裂,二者的范围、程度和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处于相互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经济现象都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经济学方法论中,萨缪尔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和20世纪70年代由卢卡斯等人掀起的“理性预期革命”,都是试图把新古典经济学个量分析与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
2.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具有相似性,因而,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性质方面也具有共通性、一致性。正像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全面概括的那样:(1)应该并且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和规范分析之间划出界限;(2)在一定意义上,把财富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分开来研究是可能的;等等。因此,他相信,作为一门实证的、抽象的和演绎的科学而不是一门伦理的、现实的和归纳的科学,经济学的预测一定是正确的(由于假设的正确性),当预测不正确时,对事实的探究总会揭示出一些起干扰作用的特别因素。这些因素应承担理论与事实之间差异的原因。总之,从经济学的客观性出发,实证经济学认为,它能导致经济理论的结论及其推论仿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似乎是绝对的价值中立的,从而保证了经济理论的实用性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
在经济学研究中突出实证科学的同时,无论如何不应忽视规范经济学的存在。实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包括研究者立场、哲学理念、检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从这些方面看,彻底的实证也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指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对这种高速增长提出质疑,并进而得出新发展观,这就加入了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把经济学的问题想象成完全可以预见和不带有任何偏见,显然是不可能的。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在特殊的意义上才是事实陈述,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只能是意义陈述。哈耶克认为,
“经济研究从来不是对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怀有的纯智力上的好奇心的产品,而是对迫切需要重建一个产生严重不满的社会所进行思考的结果。”
经济学具有实证和规范的双重属性。经济活动作为人的生存活动,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经济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与自然规律有很大不同,带有很大的或然性特征。经济学要面对具有如此双重属性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就不能不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规范性。
3.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从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和经验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纯粹的”、“科学的”经济学应该是价值无涉的科学的观点。他们一方面拒斥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一方面尝试把实证主义的方法纳入经济学,强调经济学知识的可证实性。在他们看来,只要把经验证实原则引入经济学,就可以证明经济学的命题是不包含价值意义的纯科学命题。经济学的判断是科学判断而非价值判断,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是纯科学描述。这种说法,虽有为资本主义辩护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为改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学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中立性。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批驳说经济学并非“纯科学”。它不可能具有完全的“价值中立性”。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就曾经指出:要对世界历史的各种事实和现在的世界状况作出清楚的分析,看来无论如何需要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并指出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多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方向。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是佩鲁等经济学家鼓吹的“科学的”经济学的根本之点。研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人,就要研究现实经济过程中的“人”,就要研究经济现实;而价值与现实是不可分的,价值是事实的价值,事实是包含有研究者价值观念的事实。这说明经济学不能回避价值评价和价值分析,那种以经验证实原则、价值中立原则来排斥价值原则是不可取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片面强调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或非中立性的观点,都割裂了经济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都对经济学的性质作了片面的理解。“经济学价值中立论”从市场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学中不包含价值性,实质上忽视了经济制度分析的存在,而且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也不是完全价值中立的。“经济学价值非中立论”强调了经济学中价值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这种因素的作用。对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成分采取抵制、排斥的态度,也是带有一定的偏见。可见,只有正确地把握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辩证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经济学所具有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相统一的性质。
三、经济学方法论纷争背后的理论反思与回应
从总体上看,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争论是围绕以下具体问题来展开的。
1.经济事实与自然事实
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它们对于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个人主义者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基本相似性,忽略其间的根本差异性,主张像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来对待社会现象。他们尽管对经济现象的结论有所不同,但在强调经济现象的客观性和因果性方面则是共同的。萨缪尔森曾经指出:“各种看起来似乎不同的学科领域——生产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财政、经济循环、收益分析——都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相似性。”从总体上看。尽管像马歇尔这样的经济学科学主义者也承认人类行为比自然现象更复杂。因而探索社会科学规律比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更困难,但他们否认这种差别是本质性的、根本的。他们认为,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都是客观的、因果性的、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观察、试验和概括的。
经济学整体主义者则突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他们看来,经济现象首先是一个社会现象,像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而且具有许多它们所不具有的更加高级和复杂的特性,例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等等。因此,经济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还是人的自觉的活动过程。主观性是经济事实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动机、愿望、信念、希望等作为人的内在要素支配着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对象化、现实化、社会化,成为经济事实的内容。经济事实以社会现象为对象,就不能不面对社会现象中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并对其加以说明。对经济现象中主观因素的把握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精神的沟通而达到,这就是说,要达到对于人的主观方面的把握,就决不可能仅仅通过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的观察和实证分析,而必须有自己的特殊方法。马克斯·韦伯说:“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心理的和精神的现象,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是与一般精确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的。”总之,经济现象从外在形态看带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和超越于自然现象的性质和特点,这是突破和发展新古典经济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因果解释与非因果解释
因果解释就是用事件一原因的关系来说明经济社会现象,困果律是自然规律中的最基本规律之一。相应地,在自然科学中,对于特殊事实的任何解释都必须找出那些事实的原因。经济学也是找出经济现象中的规律,但经济现象中的规律具有同自然科学并不完全一致的特点。经济现象区别于自然现象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社会现象中有人的动机、愿望等主观因素的参与,经济事件是作为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产生和存在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动机与活动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学中的因果解释的关键问题。也正是在这里,经济学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之一在于,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中,到底是人们的动机、愿望优先还是外在的结果优先。马歇尔说:“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使用货币价格来衡量。”马歇尔先是承认在经济学研究中首先要研究人的动机和欲望等主观因素,认为生产财货的根本目的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他并没有坚持到底,正如他(同上)所说:“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人心中任何情感本身。即不能直接地来衡量,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他又指出:“他从结果来估计激发活动的动力”。因而,他认为是活动的结果决定了主观因素本身,即人们的愿望和动机服从于事物的因果关系。显然,马歇尔的前后论证存在着逻辑不一致性。
而对于整体主义者来说,对于动机的了解和理解是把握经济学中因果性的必要前提。马克斯·韦伯认为:“对具体行动途径做正确的因果解释,只有在这种明显的行动和这些动机被正确地理解,且同时它们的关系成为有意义的和可理解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韦伯又指出“它们有一个具体形式所认为的意向:唯有它才使有关过程成为一个统一体,唯有它才使这些过程成为可以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大功绩是把经济学的基点建立在效用、人的主观愿望基础之上。它的缺陷也在于没有继续从主观愿望出发。深刻论证人的意识存在系统与外在物质系统的具体联系,从而科学地揭示出经济社会现象演化、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3.单一方法论与多元主义方法论
目前,个人主义方法论受到了不少挑战。有学者认为。主流经济学的单一方法论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排挤了伦理学的内容而越来越狭隘化;在前提假设上。抽象为原子经济人而撇开了对真实人性的探讨:在意识形态上,崇尚单一的个人主义而窒息了思想自由;在工具运用上,大量机械地走数理化道路而离现实越来越远;在知识结构上,强调统一的专业训练而忽视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需要的知识多样性。正因为如此,经济学的思想越来越枯萎,研究的真正领域越来越封闭,经济学的进展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学者,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单一方法论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正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加速西方主流化之时,2000年7月,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学生兴起了一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这场运动的矛头直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们指出经济学要面向经验的和具体的经济现实,采用科学的而不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坚持经济学方法的多元论。
经济学整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不是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而是相容的、互补的,它们各自有助于说明经济现象的不同方面,因而可以同时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帮助人们达到对经济行为的全面完整的理解。具体而言,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综合,必须摒弃传统理性主义封闭的局部性思维,广泛借鉴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以研究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结合社会、文化、制度、心理等因素理解人的社会性,从而为经济学的重建奠定基础。坚持经济学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实质是一种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的宽容精神和开放态度。我们并不否认新古典经济学在构建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也不否认它对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又有其明显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局限,如制度、技术假定不变,以单一的价格联系取代其他联系,等等。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每一重大突破与创新。无一不是与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假设的修正有关。可以公正地说,主流经济学总体上仍若无其事地照常运行,仿佛什么错误也没有发生。它的行事程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单一理论的实践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异端经济学家仍然在任命、晋升和科研方面被排除在外。事实上,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单一理论主义的变本加厉。毫不夸张地说,主流经济学对危机的总体反应是把头埋进沙子中。在这种意义上,方法论多元主义实际上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方法论空间。
4.经济学家对人性看法的分歧
个人主义相信“人是自私的”人性观。个人主义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从每一个个体出发的,每一个个体在经济社会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而与经济分析直接相关的是人性的“自私”、“贪欲”,以及社会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的稀缺。休谟指出在人的自然性情中,“自私”是最重大的一种,指的是人们总要追求三种福利:一是我们内心的满意;二是我们身体外表的优点;三是对我们凭勤劳和幸运而获得的所有物的享用。他指出这当然不是说人没有利他的感情(例如人的亲情和爱情),而是说利己总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经济学家或者说主流经济学家,也许他们研究问题的视角和经济学结论相距甚远,但从方法论层面看。他们几乎都是从“人是自私的”经济哲学观出发,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整体主义经济学家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层面。重视制度、习俗和文化传统分析的经济学家,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点,批判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方法论。以马克思为例,他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研究经济问题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一般认为个体就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其实不然,马克思认为每一个个体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像“普照的光”,决定了经济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如果仅从个体出发,要么抓住了经济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忽略了决定个体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要么从简单现象出发,明明是研究资本家的经济行为,却避而不谈,或泛化为一般人的行为,马克思批判他们是为资本家辩护,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马克思经济学的立场与制度主义经济学当然差别很大,但在批判个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方面是比较相近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将马克思经济学划入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范畴。
如果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已经产生的理论成果来看,坚持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都有进一步发展乃至突破的必要。不同学科的理论家们关于人性的认识,分歧很大,有的往往选取或放大人性中的某一点,而忽略人性中的其余部分。但关于人性的看法至少有两点达成共识:人性既包括又超越动物性(感性);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以这两点认识为基础,坚持个人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是自私的,这种自私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性几乎可以划等号,未能在经济学中展现超越自私的内容,以至于个体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但是利他、互助、非自私的经济行为却排除在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外,要么说是特例,要么说可以用人性是自私的予以解释。我们认为这些解释难以服众:超越动物性的人性恰恰是普遍的,而且自私与利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性,不能用一个解释另一个。至于整体主义方法论,似乎重视了人性的社会性层面,但这种社会性(制度、文化、习俗)被认为是既定的、外生的、刚性的,缺乏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以至于这种社会性的人性是一成不变的,人在它们面前似乎无能为力,或者被动接受,或者激烈炸碎。现在来看,我们更强调制度的亲和力、人们选择的主动性、人性的生成性和可改造性。
5.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
经济学家在建立理论体系时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但终点是一致的,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群体行为,因而就产生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个人主义经济学家从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单个市场出发,分别建立消费函数、生产函数,他们要得出市场上的消费函数、生产函数,就假设生产者、消费者是市场“原子”,彼此相同、互不干扰,没有模仿和文化认同,简单地将单个市场主体行为相加得出市场群体行为。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做法遵循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但是这种简单“市场加总”的办法,其逻辑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那种假设市场中每个生产者、消费者是完全相同的做法,要么与现实严重不符,被整体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是“黑板经济学”;要么理论逻辑存在致命“硬伤”,难以令人信服。
在整体主义经济学家的视野里,似乎不存在“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这个难题,因为他们演绎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就是群体、集体,他们认为群体、集体的行为规律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如果从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来看,整体主义经济学家至少在“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这个领域比个人主义经济学家更有说服力,也许这就是当年马克思经济学的反对者,尽管不能接受马克思的观点和结论,也无法从正面驳倒马克思经济学,因为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辨性。整体主义经济学不涉及“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不代表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在整体主义经济学家眼中,或者是由于方法论的原因,对市场个体行为的分析被忽略了,或者认为把集体、群体的经济行为研究清楚了,个体只是受集体、群体行为规律的制约而已。但是在马克思的笔下。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突破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巩固、破坏、冲击乃至颠覆的作用,只是由于研究问题的重点和时代的局限,他没有更进一步分析这些科学技术是从何而来的,今天的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个体的创造力是科学技术突破的源泉。不管从哪一个维度分析,对个体行为的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关于“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经济学家的回答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个人主义经济学涉及了这个问题,但逻辑推理经不起推敲;整体主义经济学忽略了这个问题,但理论和现实层面受到的诘难就是,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在制度和规律面前是不是完全无所作为?至少在整体主义经济学文本中间是找不到答案的。所以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但关键是这个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关系到经济学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所谓“可行度”,就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至少缺失对“市场经济个体行为分析”这一环,在指导实际应用时“只见集体不见个体”、“只有规律制约没有个体的创造”,而企业家恰恰需要的是个体如何在经济中决策、创造,经济学家研究的企业家不需要,企业家需要的经济学家认为不重要或没有研究,以至于二者之间产生了互相埋怨:经济学家们认为企业家不按规律办事,斤斤计较于具体事务:而企业家们指责经济学家的研究像“空中楼阁”,无关痛痒,在现实中基本上没什么用处。马云就曾公开抨击经济学研究在企业实践中作用甚小。相互指责当然有些意气用事,但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经济学的地位在下降,国内外的经济学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神坛”上走下来了,因为一旦经济学知识被普及后,经济学的“可信度”受到了严重挑战。所谓“说服力”,就是在知识领域里,现有经济学体系本身存在问题,或者逻辑推理不严密如个人主义经济学,或无视其他知识领域科学知识的进展。经济学曾经被誉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四处开疆拓土。但是经济学对人性的看法、如何科学解释个体的经济社会行为、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如何演进等等问题都需要放下身段学习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设立新的理论假设,明确更有抽象性的逻辑起点,重新诠释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否则,现有经济学理论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经济学,都存在说服力不足的问题。
(责任编辑 陈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