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帮扶 共赴小康——江西省外国专家局定点帮扶横峰县港边乡港边村工作纪实

2016-11-29 10:43:33江西省外国专家局驻港边村工作队
老区建设 2016年11期
关键词:白莲产业基地红薯

□ 江西省外国专家局驻港边村工作队

倾力帮扶 共赴小康——江西省外国专家局定点帮扶横峰县港边乡港边村工作纪实

□ 江西省外国专家局驻港边村工作队

港边村第一书记翁贤杰(右一)帮助农户培育红薯种苗

横峰县港边乡港边村地处偏僻,经济较为落后,为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安排,江西省外国专家局驻村工作队开展了一系列党的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一、以人为核心,奠定坚实帮扶基础

精准扶贫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该局在驻村工作伊始就明确了以“人”为核心的工作主线,围绕“扶贫必扶志,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派出一支精兵。结合村情特点,精心选派了翁贤杰、柳飞、黄宇鹏3位同志组成工作队,任命翁贤杰为工作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明确驻村干部吃住在村且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得低于20天,并特批了5万元/年的驻村工作经费。目前,工作队在村工作认真勤恳,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喜爱,得到了县、乡的肯定。二是凝聚党心民心。我们一方面走村入户、访贫问苦,走遍了全村24个小组,详细掌握了村情家况,另一方面团结队伍、搅动思想,先后多次召开了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创业致富能手座谈会宣讲党和国家政策。特别是严格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开展民主和组织生活会,强化党支部桥头堡和先锋队的作用,凝聚党心民心。三是严格精准识别贫困户。在贫困户的调整确定和再审核方面,我们和乡、村两级一道花了大力气、下了真功夫。在做好贫困户识别全套流程之外,还专门组成审核组逐户把关,审核剔除了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26户113人,并将确定好的贫困户226户、826人做成长期公示牌,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四是以人为本,做好帮扶规划。厅(局)里根据工作队总结梳理的情况,认真研判港边村致贫原因,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省外专局定点帮扶横峰县港边乡港边村工作规划》(2015-2017年),确定实施“四个一”工程:培养好一支队伍、发展好一个产业、建设好一批项目、落实好“一对一”帮扶,通过实施“四个一”工程,实现港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内脱贫。

江西省外国专家局副局长程弋(左一)带领农户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学习考察红薯种植加工技术

二、以产业为支撑,指引脱贫致富路径

精准扶贫工作在解决了“人”的问题之后,产业发展就是重中之重。该局在选定和搭建港边村精准扶贫产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产业选得接地气,实行“一红一白”双轨发展。我们从村内土壤、气候、种养习惯、收益周期、市场销路、产业推广难度系数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发现了该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薯淀粉之村,产量极大但经济效益颇低,缺乏深加工,市场基本被外来客商控制,无任何定价话语权。因此,我们决定打开问题关键,发展高端品质红薯种植,引入红薯制品深加工,提升红薯的身价,让老百姓致富。另根据全县产业导向,结合旅游休闲农业,确定了另一主导产业“广昌白莲”种植及加工。二是多地考察学习产业发展经验。为了更好地发展产业,该局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联系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由程弋副局长带领村内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赴徐州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并引进7个优质红薯品种试种。另外,村第一书记翁贤杰同志也带领相关农户到广昌学习考察白莲种植技术,并引进200亩“太空莲36号”。三是立说立行在全县率先搭建2016年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在考察确定精准扶贫产业之后,我们会同村两委马不停蹄、连夜加班耗时1个多月,流转田地300余亩,涉及6个村民小组,120多户,工作难度非常之大。现建成“港边村精准扶贫红薯白莲产业基地”总面积300余亩,其中:白莲种植200亩,红薯示范种植100余亩。四是产业与贫困户实现多方式有机结合。贫困户通过扶贫产业基地增收的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干部携资帮扶,贫困户当“小业主”。从产业基地中划出60亩白莲(该60亩白莲为种植大户出资建成,亩均成本为2000元,该成本由干部携资帮扶资金代付给种植大户),分给30户贫困户,每户莲田面积约为2亩(按人口计算)。自贫困户接管莲田后,田间管理由贫困户自行负责,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所分面积内的白莲收益由贫困户享有,预计户均年增收约8000-10000元。第二种是精准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做“小股东”。按照县内政策吸纳1户贫困户补投资金1万元的政策,预计吸纳50户贫困户,合作社将实得资金留出40%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剩余60%资金与合作社投入该项目的资金合并,计算出大户和贫困户的详细股份,按年度利润分红,预计户均年分红约3000元。第三种是按土地入股,将产业基地范围内贫困户自己的责任田作价入股,按年度分红。第四种是到产业基地工作,参与白莲红薯种植、加工,按劳动记工、计量分红。

三、以项目为抓手,建设宜居秀美乡村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港边村是全县人口排名第2的行政村,有24个村小组,20个自然村,近5000人口,但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主要是水利设施塌方渗漏严重、村民出行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根据这一情况,该局结合自身资源并联合有关部门,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改造港边村便民服务中心。该局投资1.5万元将港边村便民服务中心重新粉刷、装饰,淘汰其使用了20多年的办公设备,购买一批新办公设备,使整个便民服务中心焕然一新,有效提升了便民服务接待能力。二是协调村内新农村建设项目。一方面,通过省人社厅在人社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横峰县;另一方面,协调县、乡加大对港边村的支持。2015年,港边村黎家新农村点投资70多万元,建成后群众反响极好,农户们自发组织多次庆祝,村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港边村又陆续争取到了1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村、5个县级重点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自然村点,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万元。三是争取了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项目,在政策资金上重点支持港边村红薯白莲产业发展,力争打造成全省“一村一品”示范产业,直接支持资金超过10万元。四是协调省水利厅、住建厅在港边村水利修缮、河道整治、安全饮用水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以活动为纽带,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为办好民生实事,赢得民心民意,促进村党支部团结,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坚持以活动为纽带,通过活动来展现党员示范作用、服务水平,采取党建+扶贫+教育+技能+…的模式,避免党建工作中的“两张皮”现象。主要开展了四个活动:一是“薯”不完的爱大型亲子爱心活动暨首届港边红薯旅游文化节。该活动由我们及港边村党支部发起,征集了港边中小学103个贫困留守儿童的微心愿,此事经微信平台发布后,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活动共有500余人参加,累计捐款捐物3万余元。该活动以红薯为“媒”,不仅关爱了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也为发展该村红薯及其产品深加工精准扶贫产业和美丽乡村旅游开了个好头。活动受到了国际和国内重要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亚太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20余家媒体纷纷报道了此事,网络点击量达数十万次。二是发起设立港边中学“心灯“读书室。在了解到港边中学的贫困留守儿童们无书可读后,我们积极对接企业和社会力量,为孩子们捐赠“引航心灯”,计划募捐图书1万册。截止目前,在该局及招商银行等单位大力支持下,读书室藏书已有3000余册。三是举办白莲种植技术培训班。为提高贫困户种植白莲的积极性,在众多优惠条件之外,我局还协调举办了港边村白莲种植技术培训班,有近80余名农户报名参训,村两委党员带头学习。培训合格后,农户可在村内产业基地“就业”,也可以自行种植广昌白莲,为他们致富再出实招。四是实施党员“走出去”计划,开展缅怀先烈之旅。为拉近党支部和党员的关系,形成坚强凝聚力,我们联合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到横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闽浙皖赣根据地旧址进行了缅怀先烈之旅暨2016年二季度组织生活会,在这里聆听先烈故事,重温入党誓词,激发党员斗志,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推动党建扶贫等工作砥砺前行。

上饶市委副书记黄晓波(右一)到港边村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尽力,一定能有效帮扶港边村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共赴小康!

■责任编辑:于龙广

猜你喜欢
白莲产业基地红薯
《捧白莲红衣仕女》
丝绸之路(2024年1期)2024-04-26 09:38:17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化工管理(2022年27期)2022-11-15 08:45:20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化工管理(2022年30期)2022-11-15 05:05:08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化工管理(2022年15期)2022-11-15 04:12:18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池上
蒸红薯,学一招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16
坚强的红薯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2
红薯
大灰狼(2018年11期)2018-12-15 00:16:14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