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辉
【摘要】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离不开的关系,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诸多难点。本文针对其中的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加强改进体育院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并简单提出了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对策。
【关键词】体育院校 教育 管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客观环境
随着竞技体育走向职业化,体育道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奥林匹克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体育院校学生们经常会关注各种体育赛事,体育“不良”现象对他们的体育道德冲击是不可忽视的。如“吹黑哨”,“年龄门”,“使用兴奋剂”,“打假球”等。另外,在比赛中经常出现殴打和辱骂裁判员或对手,球迷骚乱等现象。体育界的这些不良行为无形中对体育院校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使他们思想困惑,迷茫,引起思想的波澜起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艰难的挑战。
(二)教学方面
第一、繁重的体育专业教育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它目前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在课程设置上,体育院校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的非常缺乏,开课的随意性较强。第二、目前体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这一方面,对体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大大挫伤,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少针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能够体现体育院校的专业特色的亮点并未凸显,缺乏特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活力。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单一。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照本宣科,灌输为主”,仅仅限于课堂,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的不够。大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教育者不知不觉中抬高了自己,居高临下;而受教育者非常被动,自我教育的方式失去了用武之地。这相当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教育脱离了实践。
(三)教师队伍
针对延边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队伍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出现了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理想信念缺乏的现象。首先,受外界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本身的三观也发生了变化。功利主义逐渐加强,部分老师淡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只求个人利益,对教育事业缺少荣誉感。甚至,部分教师都放弃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水平偏低,对实事的关注度不够,经验不足,与学生们的沟通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育方式不能有效的创新。最后是学生管理第一线教师--辅导员的“事务化”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服务者,班级管理者,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者,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管理者等等。包括笔者在内的体育院校的辅导员主要要处理请假销假,档案管理,奖助学金评定,宿舍卫生,注册信息,违规违纪的处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学院内部繁杂事物的执行等工作。因此,辅导员的繁重的工作量导致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大学生自身问题
体育院校的学生在长期的专项体育技能训练中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性和自我认知。首先,缺乏自律性,自我教育不够,个性又强,喜欢意气用事,不愿听别人劝阻,这些种种原因导致了他们人生的追求单一,个人主义和功利化倾向,忽视了个人全面发展。他们总觉得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自我感觉理想化,总是认为自己专业技能好就代表自己是最优秀的,这大大影响了他们价值观的树立和坚定信仰的维护。他们自我认知的波动性和片面性导致他们人生定位不确定,过度抬高自己,一味追求着荣誉,只关注个人利益,很难找到现实自我和社会的切入点。
三、结论
体育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体育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创新方法,帮助更多的学生面对未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院校学生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才能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抵胜诱惑,提高自己决策力,有效的控制自己。另外,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外界的协调和配合。
参考文献:
[1]林樟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认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成春.高校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康喜来.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J].西北教育管理研究,1995,(3).
[4]林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5]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