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风格理论在《中医学》见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2016-11-28 19:05王宁群黄小波陈文强陈玉静
医学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学习风格中医学

王宁群++黄小波++陈文强++陈玉静

摘要:《中医学》是西医院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中医学》的见习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对中医学产生感性认识和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中医学》课程的见习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渠道。本研究比较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见习模式和传统见习模式对学生《中医学》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其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愉悦感、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试验组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反馈较好,认为以学习风格为基础的见习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研究提示,将学习风格理论运用于《中医学》见习带教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风格;中医学;见习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独特性[1]。目前,西医高等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理论灌输多、临床实践少的问题。西医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常感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其深刻内涵。见习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对中医学产生感性认识和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见习课程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中医学的接受和掌握程度。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体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个性特征,是衡量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2]。当教学策略与学习者学习风格相匹配时,学习者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中医学》课程的见习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渠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见习模式和传统见习模式对学生《中医学》学习效果的影响,初步总结学习风格理论在《中医学》见习带教中的作用及应用规律,为今后更好地进行《中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 关于学习风格

基于经验学习的学习风格理论于1954 年由美国学者Herbert Thelen提出,此后多名学者陆续提出关于学习风格的观点,其中以大威·柯波(David Kolb)1984年提出的学习风格理论最为著名。Kolb认为学习过程由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即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RO)、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AC)和主动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AE)。其中CE环节强调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者从感受中学习;RO环节的学习特点为重视细心观察,多视角、多维度地看待问题,理解学习内容;AC环节则注重思考,客观逻辑地分析问题;AE环节强调从做中学,勇于探索并采取具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是从学习者的具体经验开始,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观察和反思,然后把观察同化到概括和概念形成中,指导新的实践以及与世界的互动。

基于对学习过程周期的研究,Kolb将学习者分为4 种类型:以AE和AC为主的聚合型、以CE和RO为主的发散型、以RO和AC为主的同化型、以CE和AE为主的顺应型[3]。顺应型学习风格的人动手能力强,敢于冒险,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善于制定并实施计划,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发散型学习风格的人思维开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收集信息并从多角度审视具体情况和问题,常采用感觉与观察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人感兴趣,喜欢集体活动;同化型学习风格的人善于对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和主动性加工,通常对理论和抽象概念感兴趣,逻辑性较强,喜欢独立工作,善于解决推理性问题;聚合型学习风格的人则思维严谨,善于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通过演绎和推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适合完成技术性任务,不太擅长人际互动。

2 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2月,以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级临床专业七年制和五年制共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2级临床专业七年制60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将2012级临床专业五年制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2.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见习模式,将学生随机分组进行见习。试验组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组,即将具有相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为一组,见习过程中,根据每组的学习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学习风格的评估采用1999 年第三版Kolb学习风格量表(Learning Style Inventory,3.0)[4]。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12题,学生对每个问题的4个选项依4 分、3分、2 分、1 分加以排序(不重复或漏填),4代表最符合,1代表最不符合。将学习过程的得分按4个环节分别汇总,然后在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点,最终得出学习过程偏好及学习风格类型[5-6]。

2.3评估指标 学习成绩:见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学习成绩为理论考核(以试卷方式进行)与临床考核(包括四诊方法、病历书写评分)的平均分。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总结不同的见习模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综合素质:见习前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两组学生以自评方式对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愉悦感、沟通协调能力等进行评分,每项每人最高分10分,最低分1分。

教学反馈: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试验组学生对以学习风格为基础的见习模式的体验和看法。

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 统计软件中的描述统计方法计算4种学习方式的分值,进而计算不同学习风格的人数。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3 结果

3.1试验组学生学习风格分布 60名七年制学生中学习风格属顺应型者20名(33.3%),发散型者16名(26.7%);同化各13名(21.7%),聚合型11名(18.3%)。

3.2两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综合成绩分别为(85.62±5.84)、(83.14±4.8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3.3两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 对两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愉悦感、沟通协调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在以上各方面均有提高,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见表1。

3.4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反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66.7%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对激发学习兴趣作用很大;73.3%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对促进中医学知识理解与掌握作用很大;分别有68.3%、65.0%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在开拓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见表2。

4 讨论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性学习方式和倾向,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感知、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风格是以生理特征为基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代表个体偏爱的、习惯化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其形成受学习者个体发展的多种变量或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因素、成长环境和教育形式等,表现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的提出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发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启发学习者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活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7]。对于教育者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合理设置课程,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构建更适合的学习模式。此外,Kolb 的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学习风格受环境和过去的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能够塑造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可有效改变个体学习风格[8]。

本研究结果表明,七年制学生中学习风格属顺应型者占33.3%,发散型者占26.7%,聚合型18.3%,同化型21.7%。此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9]。顺应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喜好主动实践与具体经验,喜欢完成实际的计划或任务,常用直觉和错误尝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需要互动学习。因此,在见习过程中,提供学生丰富的具体病例,以解决问题、试验、示范、练习、观摩等方法为主。让学生多接触患者,参与望、闻、问、切的中医辨证全过程,亲自进行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动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带教老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喜好省思观察与具体经验,主要依靠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学习,多观察、少行动,需以图像或整体观来帮助学习,具有较强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倾向于以想象和感觉来解决问题。见习过程中采用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利用舌诊模型、中药图谱、针灸图谱、针灸模型等教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对相似病例的比较,增强其思维能力。同化型学习风格反映学生喜欢省思观察与抽象概念,具备归纳推理建立理论架构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人不敏感。见习过程中,多让学生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析和归纳总结,同时参与患者诊治的各个环节,锻炼其对人群的敏感性,养成观察和服务患者的意识。聚合型学习风格学生的特点是善于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感知信息,注重思考,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临床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根据具体患者的情况提出辨证分析与诊疗方案。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顺应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喜好动手操作和主动实践,适合中医学的学习。中医临床诊病主要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和舌诊、脉诊等方式收集资料,需要评估者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善于观察,发散型和顺应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更能胜任。中医辨证诊断的提出亦需要全面地分析各种资料,提炼有用的信息,并结合理论知识,聚合型和同化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则更有优势。因此,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中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各有长处。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补长短,在学习中注意扬长避短,使自己的学习风格与环境相协调。

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学习风格将学生进行分组见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试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其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愉悦感、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试验组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反馈较好,认为以学习风格为基础的见习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研究提示,将学习风格理论运用于《中医学》见习带教中,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了解不同学习风格的优势与缺陷,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分布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利用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优势和长处,同时又要弥补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上存在的劣势和不足。为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基础,并让学生养成更利于本专业学习的学习风格,为将来职业生涯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此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创新,形成富有特色而又有效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宋云娟.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110-111.

[2]刘衍素,虞文娟,李红,等.护理与非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3C):1069-1070.

[3]Kolb DA, Fry R. Theories of group processes[M]. London:John Wiley,1975:33-58.

[4]Kolb DA.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M]. Boston:McBer& Co.,1985.

[5]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and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1984.

[6]康淑敏.学习风格理论--西方研究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3(3):24-28.

[7]嵇艳.基于学习风格的多元化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J].护理学报,2011,18(3):28-31.

[8]AdesunloyeBA,AladesanmiO,Henriques-Forsythe M,et al .The preferred learning style among resi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of an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cy program[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2008, 100(2):172-175.

[9]王宁群,黄小波,陈文强.学习风格理论对《中医学》课程见习模式的启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2 ):100-101.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学习风格中医学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焦点及新思路
学习风格对大学计算机课程MOOC学习的影响
思维导图在不同学习风格类型学生中的应用调查
语言学习风格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OSCE在中医学毕业生考核中的应用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