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凤
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小语界掀起轩然大波。管老师的“指向写作”侧重于中、高年级,那么,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不是就不需要关注语言、关于语言的表达形式呢?我对一年级的课文进行了梳理,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引导学生朗读、感受、领会:
一、在你读了觉得开心的语句处多读读
课文《春笋》中有这样的句子:“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样的句子让小朋友自己读,一遍一遍读,发现每一小句中都有一个动词——“冲破、掀翻、冒”,读着读着似乎真看到春笋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原来,春笋是这样长出来的,有特色。告诉小朋友以后我们要说一种植物的生长,也可以这样说。
二、在你读了觉得有趣的语句处多读读
《世界多美呀》中有这样一句:“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这句话要小朋友多读,读中感受到小鸡“啄呀啄呀”,啄得那么辛苦才啄出那么一个洞,小小的,还只是一个洞眼呢,很可爱,也很有趣。这样的句子要指导小朋友多读读,告诉他们以后要说辛苦就可以说“什么呀什么”,如“跑呀跑呀”“种呀种呀”。这样一说,听的人着觉得有趣,爱听。
三、在你读了觉得漂亮的语句处多读读
《世界多美呀》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小朋友读后觉得这个地方好漂亮呀,天空蓝湛湛,树木绿茵茵,小河碧澄澄,颜色那么多。《春到梅花山》一课中有一句这样描写梅花的漂亮:“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这一句小朋友读着读着觉得梅花很美。在这样写景的句子小朋友要多读读,熟读成诵,感受到景物的美丽。告诉他们说一个地方好漂亮就可以这样说出景物的颜色来,还可以用上ABB型的词语;说一处景物很漂亮,可以把它比作另外一样很美的东西,使得它更加美丽。
四、在你读了觉得有节奏感的语句处多读读
《小池塘》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读着也很有节奏,而且读着读着就好像看到了那个清澈、美丽的小池塘了。告诉小朋友以后遇到这样类型的句子要多读读,记在心里,也可以学着说一说,什么像什么。这样说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样儿,而且语言很有节奏感。
五、在你觉得句型相似的地方多读读
《蚂蚁和蝈蝈》一课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句型:“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这两个句子结构相似,这样的句型让小朋友多读读,读后让他们自己发现句子中用了“有的……,有的……,个个……”这样的词语,因为句子中用这样的词语,所以读着读着就知道蚂蚁在干什么,蝈蝈在干什么。告诉小朋友以后自己也可以这么说,大家一听就清楚谁在干什么。
六、在你觉得结构相同的自然段处多读读
《三个小伙伴》一课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中第二、三、五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相同,都是“没有什么怎么办?谁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什么?”这样的段落让小朋友多读读,读着读着他们自己就会发现这些段落有相同的地方,背诵课文的时候只要改几个词语就可以了,很省力。这样有相同结构的自然段让小朋友多读读,不但读通、读懂了课文,关键背诵课文也变得简单了。重要的是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
七、在你喜欢的人物对话处多读读
《小松树和大松树》和《蘑菇该奖给谁》这类童话故事类的课文,文中的人物对话特别多,可以让小朋友多读读。为了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设计让小朋友演一演,表演时特别要注意人物说话的动作和神态(也就是提示语),如小黑兔的“得意”,小白兔的“难为情”,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等。告诉小朋友要表演好,关注这样的提示语非常重要。经常这样训练,日积月累,小朋友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对于人物语言提示语的敏感性就会提高,这样的对话方式他们也就自然而然习得了。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要简化(管建刚语),“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崔峦语)。对“内容的理解”不用花那么多的力气去抠,重点要落在那些该“多读读”的有表达特色和情趣的语句和段落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上七个点上,让小朋友充分地读,读个够,就能为以后的作文存储好语言和语言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