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喜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落实此建议,笔者尝试围绕当前热点话题“足球进校园”,从一则“旧闻”说起,先激活相关写作知识,再指导学生描写一次足球比赛场面。最后看视频,直面巨大差距,表达真情实感,将课标要求具体化为一节实实在在的写作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看图描写一次足球比赛场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看视频写感想,培养学生的 思考力和表达力。
【教学过程】
一、激活写作知识,为写场面铺垫
师(出示一张拔河比赛的照片):这是星期五下午我们班和五(8)班举行的一场拔河比赛,假如请你根据这张照片描写一下这次比赛的场面,你有什么好建议?
生:点面结合,先概述一下比赛的整体情况,再抓住一个点具体描写。
师(板书:面+点):有道理,谁先来描述一下比赛的场面情况。
生:星期五下午,五年级四班和八班的学生在操场上举行了一场拔河比赛,比赛分男女生分别进行,结果四班男生输了,女生赢了,本次拔河平局。
师:比赛情况描述得比较全面。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张照片上可以抓什么点展开描写?
生:这张照片上最突出的亮点是旁边喊加油的男生,你看他们挥舞着红领巾,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
师(圈出男生头像并放大):这个点抓得非常好,女生赢了,男生也有功劳。我们再看下一张照片,看看这张照片里可以抓什么点来描写。
(出示第二张比赛照片,让学生猜几个点。)
师(出示拔河队伍最末端男生的特写镜头):同学们抓的点都非常好,但老师觉得这场比赛中动作最有特点的当属这位男生。你看,他把绳子背在肩上,咬着牙,弓着背,眉头紧锁,一看就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你们觉得老师提供的这个点在写作上给你什么启示?
生: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
师(板书:看+想):点面结合,既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想象到的,这就是我们描写比赛场面的方法。
【评析:看图写作学生是有基础的,教学之初通过两张学生都有过亲身体验的拔河比赛照片,引导学生回顾看图写作的方法,激活相关写作知识,为接下来足球比赛场面的描写铺垫。】
二、看照片写场面,为写感想蓄势
出示:足球比赛图片,配文字说明:
时间:2011年10月24日
地点:北京
人物:穿红色队服的是北京地坛小学学生;穿白色队服的是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小学生
事件:中俄小学生足球友谊赛
师:谁能根据屏幕上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概述一下这场足球比赛的“面”上情况。
生:2011年10月24日,中俄小学生在北京举行了一场足球友谊赛。
师:很好,你的概述中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这是我们描述一件事必须要有的要素,是“面”上的情况,有哪些“点”可以写呢?
生:左边穿白色队服的俄罗斯孩子两脚离地,看起来他跑得飞快。
生:图上有3个中国队员,3个俄罗斯队员,他们正在抢足球。其中中国队员看上去普遍比俄罗斯队员高出一个头。
师:是的,有点相当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和四年级的学生比赛。
生(吞吞吐吐状):中国队好像有点以大欺小,胜之不武。
师:哦,你判断中国队肯定会赢。放心吧,这是一场友谊赛,不排名,以切磋球技为主,不用担心胜之不武。
生:我猜想场外还有很多啦啦队队员,他们肯定举着五星国旗,喊着“中国必胜”的口号。
师:是的,这是在北京的比赛,中国队不仅占着身高和年龄的优势,还占着主场的优势,看样子是赢定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这激动人心的比赛场面。
(学生动笔写,教师边巡视边寻找写得好的交流。)
夏润宸:2011年10月24日,中俄小学生在北京举行了一场足球友谊赛,场上穿红色队服的是中国队,穿白色队服的是俄罗斯队,两队都是小学生,其中中国队平均年龄大约在13岁,俄罗斯队平均年龄大约在10岁,看上去,中国队员比俄罗斯队员高出一个头。虽然中国足球一向很差劲,但是这一次中国队赢定了。“中国,必胜!”“中国,必胜!”场外的观众大声呼喊着,中国队已经连进了好几球,俄罗斯队还一球未进,中国队把俄罗斯队玩得团团转,俄罗斯队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愈战愈烈,热火朝天,哇!场上比分已经是14∶0,中国队大比分领先,胜利已经没有悬念。突然,中国队一记任意球,再次打破比分,15∶0,天哪!解说员都疯了,没想到又是一个单刀的机会,再打门,16:0,天哪,中国队在一分钟内连进两球。这时,上半场哨声吹响,中国队大比分领先。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场面描写怎样?
生:这位同学描写很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还有比赛经过和结果都交代清楚了。
赵涨毅:“耶!又进了!”随着一阵阵欢呼声,中国队获得了第5个进球。这是干什么呢?原来,中国与俄罗斯的小学生正在举行一场足球赛。球场上,中国队队员穿着火红的队服,好似一团团火焰;俄罗斯队员穿着雪白的队服,像是一片片雪花。火和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支球队却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一场足球比赛。40分钟后,“耶!又进了!8∶0!”中国队高声呼喊着,天哪,8∶0!不久,中国队又获得一个任意球,大脚开球,漂亮,皮球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只见另一个中国队员一记“倒挂金钩”,9∶0!上半场比赛结束。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场面描写怎样?
生:这一段里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很生动,比如“倒挂金钩”一词,我仿佛看到这个进球动作。
师:的确是这样。这段描写中“火和雪是不相容的”这句话来自《夹竹桃》一课,用在这里不太恰当,可以怎么改呢?
生:球场上,中国队队员穿着火红的队服,好似一团团火焰;俄罗斯队员穿着雪白的队服,像是一片片雪花。这两支球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一场足球比赛。
师:“如火如荼”用在这里真是一语双关啊,既指两队的队服颜色,也指比赛场面异常激烈。
师:难道你们都认为中国队赢定了,有没有哪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认为中国队不一定能赢,大家请看,照片上有3个中国队员,也有3个俄罗斯队员,6个人都盯着一个足球。其中俄罗斯队员组成了一个三角形,每个俄罗斯队员都抢在中国队员的前面,虽然体型相差较大,但俄罗斯队员明显控制了场上的形势,不一定会输。
师(竖大拇指):你观察得非常仔细,说明你比较懂足球。
【评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构成故事的要素。教者严格控制照片背后的信息量,除了这些要素之外,其他信息任由学生在观察照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获得,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是为下文写感想“蓄势”——照片显示中国学生占据绝对优势,但实际比赛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三、看视频写感想,为作文点睛
师:这场比赛究竟谁胜谁负?我们来看一段中央电视台评论员白岩松的解说。
课件播放视频:(0:15!中俄小学生足球赛惊现离奇比分)
网络地址:(http://news.cntv.cn/sport/20111026/103231.shtml)
解说词大意:
事件:中国小学队0∶15俄少年队
昨晚,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结果以0∶15收获一场惨败。尽管不是国字号男足的“惨败”,但结果仍令人惊讶。
白岩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今天,北京派出了一支小学的冠军球队跟他踢,结果是比0∶15好多了,3∶7,还是输了,2个少年冠军队的比较,而且还是比人家高一头。难怪有人开玩笑说,看这种状况,卡马乔该率领中国国家队来迎战这支俄罗斯少年队了,只要正常发挥,踢平是非常有可能的。这话有点损,不过是开一个玩笑。但说句良心话,面对这两场失利,给我的打击比中国国家队失去世界杯资格还要严重,为什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网言网语:0∶15中国学生惨败,不能怪孩子
反思这场输掉的比赛,我们看到的是不被重视的体育教育,过度被重视的学习成绩,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国民身体素质情况。虽说我国是体育大国,在奥运会上赢得的金牌无数,但是国民的身体素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拿金牌是运动员的事儿,但是体魄强健却是全民族的大事。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将注意力从学习成绩转移到综合素质发展上来。
师:0∶15,中国队并没有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以大欺小,胜之不武”。面对如此惨败,我看到有的同学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愤慨,现在就请你们动笔写下自己此刻的真情实感。写的时候要注意“感想”与前面写的“场面”之间的自然衔接。
(学生再次动笔写,教师巡视。)
四、交流评讲
夏凡:什么!俄罗斯队竟然把中国队给屠了,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我是在做梦吗?这世界怎么了?明明中国队占尽身高、年龄和主场优势,怎么就输了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看了白岩松的分析,我恍然大悟,原来,中国家长对孩子太溺爱了,体育课都非常担心孩子爱伤,一旦孩子受了点小伤就唯学校是问,家长们浩浩荡荡地到学校要赔偿,导致许多学校把体育器材当废品卖了,这样下去,我们中国的孩子岂不全是娘娘腔了,难道要靠这些“娘娘腔”保家卫国?
笑话!
师:谁来评价一下夏凡同学写的感想。
生:夏凡同学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把“感想”和“场面”衔接得非常好。
生:她的结尾一句“笑话!”干净有力,发人深省。
师:同学们的评价不错,占了很多优势的中国队竟然输了,这确实成了教育界和体育界的一个笑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郭耀宇:什么?稳操胜券的中国队居然完败了!一时间,我的脑子犹如五雷轰顶,嘴巴张得合不起来。
心灵震颤之余,我也在想,现在中国的小学生实在太娇生惯养了,一个个都是“小皇帝”,就连上学放学都是家长车接车送,稍微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了。家长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忽视了体育锻炼。有的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孩子没有好的体力、耐力,怎么能跑得远呢?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丁茉:啊?0∶15,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我狠狠捏了一下我的耳朵,疼!但此刻我的心比耳朵还疼,完全从晴朗的阳光下掉进冰窟窿。
再仔细看看这张照片,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中国队队员虽然人高马大,但仔细看他们的表情,他们已经跑不动了,而俄罗斯的队员精力仍很旺盛,他们全都跑在中国队员的前面。
这就是差距。
在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就拿我们班来说吧,每到冬季长跑,总有一些同学拿着家长写的“免跑单”跟老师请假。在升旗仪式的时候,我也经常看到有的同学站着站着就体力不支了,需要同学把他(她)架起来送回教室……
家长们,你们应该知道,弱不禁风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不经历磨炼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王韵琪:耻辱啊!一方是六年级学生,一方是四年级学生,年龄相差三四岁,身高相差一个头,居然踢出一个0∶15,这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小学生太娇生惯养了!
娇惯出来的孩子不可能好到哪儿去,肯定一代不如一代。照我说啊,有些家长还真没文化,他们应该好好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就拿我们班来说吧,上体育课,好多同学不肯跑步,要么躲在教室里装病,要么坐在草坪上晒晒太阳。女生嘛也就算了,有时有点特殊情况,可是有些男生咋也不跑步呢?
我的感想完毕,只盼大家早日清醒过来。
师:谁来说说这三位同学感想写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们都写出了自己的震撼,也都写了自己的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师:对,他们的感想有态度,有观点,有建议。我们在写感想时就要做到观点鲜明,语言鲜活,敢于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草稿。如果这场足球赛对你触动很大,那么我希望你立即行动起来,加强体育锻炼,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未来挑战的小学生。
【评析:看比赛照片,学生原以为中国队占据年龄、身高和主场等优势,赢得比赛结果肯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在描写比赛场面时得意非凡,把中国队打败俄罗斯队写得绘声绘色。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足球比赛中,身高、年龄和主场并不是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中国队输了,而且是以0∶15的巨大分差输了,这一残酷事实瞬间激活学生的表达需求,达到“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教学后记】
《姥姥的剪纸》一文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总剪,手就有准头了。写作同剪纸一样,总写,手就有准头了。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一次次练笔的契机,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写作,在一次次的练笔中,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本课就是抓住一场出人意料的足球比赛,引导学生完成一次有感而发的练笔。
一、训练四种能力
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写作教学中因材设练,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本课教学中,教者先出示一张2011年的“旧闻”照片,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描写一段激烈的足球比赛场面。想象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学生根据照片显示出来的信息分析出中国队占了年龄、身高和主场等优势,进而理所当然地判断中国队大胜,并根据生活经验推理出当时比赛的激烈场面。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思维力的过程,因为思维力正是由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能力。不论是“写场面”还是“写感想”,又都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所以这节习作课训练了写作的四种能力。
二、体现“自媒体时代”写作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短信、微信、微博、QQ空间等构成了极具个性化的写作传播空间,人人都成了屏幕写作的主体。有文学批评家称之为“自媒体时代”,这个时代写作已从传统少数文人书斋走进几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崇尚自由表达,鼓励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拒绝假话、空话、套话,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体现“自媒体时代”写作特点,笔者化整为零,将一次练笔分两次写,先写场面,再写感想。其中写场面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本次写作训练中写场面并非训练重点,而是为下一环节写感想铺垫、蓄势。学生在写场面时不约而同地以热情洋溢的词句庆祝中国队取得大胜。这也是爱国热情使然。然而,爱国热情并不能改变中国足球落后于世界的现实水平,当学生看到中国队大比分落后的比赛结果时,情感由“大喜”到“大悲”甚至“大怒”,这一转折极易引发表达的需求。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当思想上产生剧烈震荡时,即使没有言语技巧,学生也能表达得很精彩。由此可见,在本次习作训练中,表达需求大于意义追寻,真切思想先于表达技巧,真情实感要高于矫揉造作。这些都是“自媒体时代”写作的特点。
上完这节课,真的有学生顶着烈日到操场上跑了三圈,他们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我们不要做东亚病夫,我们应该多锻炼身体,让0∶15这种悲惨的事情成为过去。为了中国的未来,我们拼了!”读着这些“滚烫的文字”,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节体现“自媒体时代”写作特点的习作课,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