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菊 王晓雪 刘欣欣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开封 475000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
张峰菊 王晓雪 刘欣欣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开封 475000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7例,选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37例,仅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5周、12周睡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好,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有效减少服用安眠药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认知行为疗法;原发性失眠;药物治疗
原发性失眠症是失眠症的主要类别,其特点为患病人群广泛、病程长且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发性失眠可通过口服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短期效果好,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大,且易产生成瘾性,停药后出现症状反跳。本文研究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5-07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74例,均为诊断明确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精神病学会1987年颁布的第4版《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1],排除各种疾病继发的失眠患者。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29~67岁,平均(52.1±6.3)岁;病程1~10 a,平均(4.1±0.5)a;PSQI评分:睡眠质量(2.14±0.37)分,入睡时间(2.21±0.16)分,睡眠时间(2.07±0.06)分,睡眠效率(1.92±0.24)分,睡眠障碍(1.64±0.11)分,安眠药物(1.87±0.21)分,日间功能(2.13±0.12)分,总分(14.29±2.11)分。对照组37例,男17例,女20例;年龄27~65岁,平均(51.8±4.3)岁;病程11个月~10 a,平均(4.3±0.6)a;PSQI评分:睡眠质量(2.16±0.27)分,入睡时间(2.19±0.18)分,睡眠时间(2.04±0.10)分,睡眠效率(1.93±0.28)分,睡眠障碍(1.66±0.17)分,安眠药物(1.91±0.24)分,日间功能(2.16±0.17)分,总分(14.38±2.05)分。2组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递减疗法进行治疗:行为疗法:让患者只有在困倦想睡觉时才上床,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比如进食、阅读或娱乐,上床后若20 min内无法入睡则离开,进入另外的房间,直到再次困倦时再上床,白天杜绝午睡或打盹;根据患者的睡眠日记计算每日的睡眠效率,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卧床时间×100%,尽量缩短卧床时间以提高其睡眠效率,若患者睡眠效率提高至90%以上,则可次日增加15 min卧床时间,若小于80%,则次日减少15 min卧床时间,但应注意卧床时间最少不应低于4.5 h。认知疗法:改变患者关于睡眠的不合理观念及态度,端正其对睡眠与失眠的正确认识,向其强调每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不必苛求每天8 h睡眠时间,失眠可能会带来轻度的身体不适,但不是所有的身体不适都是失眠带来的,鼓励患者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失眠,并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找出失眠的心理应激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药物递减治疗:治疗前2周每晚睡前半小时给予阿普唑仑片(国药准字H37021443,山东信宜制药)0.8 mg,第3周改为0.4 mg/次,第4周改为隔日给药,0.4 mg/次,第5周停药。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具体如下:给予与观察组相同的阿普唑仑片0.8 mg/d,共服药5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睡眠情况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主要包括7个方面与总分,7个方面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及日间功能,总分为7个方面分数之和,得分越高则睡眠情况越差[2]。
2.1 2组治疗2周、5周及12周睡眠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5周、12周睡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2周、5周及12周睡眠情况比较±s)
原发性失眠是指持续1个月以上,且排除其他原因如精神疾病、身体疾病或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原发性失眠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大多数患者在遇到失眠问题时,往往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缓解。临床上常见的安眠药物主要为苯二氮类药物,通过与氨基丁酸结合,增强其神经抑制功能,可起到诱导入睡,缩短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的作用。苯二氮类药物的优点在于起效快,应用效果安全,价格低廉,但缺点在于长期使用可使患者睡眠结构发生改变,增加浅睡眠比例,减少快速动眼睡眠时间,不利于患者精力恢复,长此以往可损害其记忆力[3]。且大多数镇静安眠类药物均存在耐受性与成瘾性,短期应用会影响患者日间功能,长期应用还会造成患者耐受与成瘾,部分患者在失眠的同时还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有可能不遵从医嘱,过量服用安眠类药物,从而对其生命造成威胁。鉴于安眠药物的诸多弊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失眠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性,认知行为疗法即为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一线干预手段。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睡眠限制治疗、认知治疗及睡眠卫生教育三部分,可通过改善患者关于睡眠的错误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失眠的问题,从而建立程序化的睡眠行为[4]。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最为重要的是认知疗法,这主要是由于失眠患者多存在对于睡眠及失眠的错误认知,潜意识中常过分夸大失眠的危害,甚至将白天的各种负面情绪都归咎于失眠,从而造成了失眠—恐惧失眠—失眠加重的恶性循环,认知疗法通过纠正其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减轻其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观察组,其安眠药物用量随着治疗的深入递减,直至停药,但睡眠质量却持续改善,到治疗第5周时其睡眠质量就远优于纯药物治疗的观察组,且效果持久,不因停药而出现失眠加重的现象。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好,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有效减少服用安眠药物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1] 安保增.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失眠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5-6.
[3] 鲁珊珊.食欲素与原发性失眠患者记忆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9):542-546.
[4] 薛智慧,李洪亮,王欢欢,等.失眠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4,20(16):55-57.
(收稿2016-05-02)
R749
B
1673-5110(2016)20-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