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党华 黄俊红 全建波 桂志勇 谭占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漯河 462000
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分析
叶党华 黄俊红 全建波 桂志勇 谭占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50例行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记录2组术后1 d、3 d、7 d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2组预后,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46.0%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水肿、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为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9.73%、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7 d颅内压均显著下降,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7 d颅内压分别为(22.63+±5.96) mmHg、(18.77±4.05) mmHg、(14.93±3.08) 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可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硬膜下血肿;去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预后;血压;并发症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5%~40%[1]。患者发病期常伴随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缺氧等病理变化,若未及时行针对性治疗,可能增加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以往临床常行常规去骨瓣手术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逐渐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硬膜下脑血肿中,取得满意效果。但目前,临床关于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去骨瓣开颅治疗急性硬膜下脑血的对照研究较少,还有待深入研究。对此,本文比较分析了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去骨瓣开颅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效果及对术后颅内压、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7—2014-07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存在明确外伤史,伤后24内经头颅CT确诊。男61例,女26例;年龄19~72岁,平均(49.06±3.82)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11分,平均(6.26±0.38)分;致伤原因:车祸伤46例,高处坠伤20例,打击伤12例,摔伤9例。瞳孔变化:52例瞳孔双侧散大,35例瞳孔单侧散大。排除合并重要脏器并发伤或四肢骨折、严重肢体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根据手术类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通过,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2组患者术前均行颅脑CT检查,辅助患者取仰卧位。观察组行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前行头颅CT定位,于额颞顶上取弧形手术切口,切口起点位于发际内中线旁2~3 cm,直至耳屏前1 cm,直达颧弓部位。常规钻孔,并扩大骨窗,于硬脑膜上取手术切口直至颅顶部位,手术切口呈弧形,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并行彻底止血,冲洗蛛网膜下腔。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控制脑水肿、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术后3 d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密切关注水电解质。
1.3 观察指标 (1)术后6个月行GOS评分评估2组患者预后。恢复良好:存在残疾,但未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轻度残疾:存在残疾,但可独立生活;重度残疾:伴随认知、躯体运动等重度残疾,需在他人辅助下生活;植物状态;死亡。(2)比较2组术后1 d、3 d、7 d颅内压的变化情况;(3)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46.0%)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组术后1 d、3 d、7d颅内压比较 2组术后3 d、7 d颅内压均显著下降,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7 d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1 d、3 d、7 d路颅内压比较
2.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迟发性脑水肿、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诱发不良预后[2]。目前,临床常行手术治疗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治疗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有效措施,但术后清除脑梗死组织和血肿时,会切除部分正常的脑组织,且减压不彻底,会影响手术效果[3-4]。
近年来,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逐渐用于临床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式,适用于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颅内恶性高压。不同于传统常规骨瓣来路减压术,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具有以下优势:(1)手术视野较广,能够充分显露额颞顶叶、颅中窝等病灶部位,有利于临床及时清除脑血肿,解除颅内占位效应[5];(2)直视下行手术治疗,术后能够对出血源行彻底止血,降低再次血肿率;(3)大骨窗行手术治疗,能够减少脑水肿对侧裂区血管的压迫,尽快恢复脑组织血供,改善预后[6]。本研究观察组术后1 d、3 d、7 d颅脑压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水肿、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7 d颅内压均显著下降,与术前1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研究表明,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的降压效果显著,可降低急性硬膜下脑血肿患者的残疾率和病死率[7],侧面证实了本研究结果。
笔者认为,临床应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手术效果:(1)术前行CT检查,加强对患者呼吸状态的观察,若患者伴随出现GCS评分≤3 min、呼吸循环障碍、脑疝晚期等症状时,则改用其他手术方案治疗;(2)术前现行脱水、经颅内压治疗;(3)术中清除颅内血肿,解除占位反应,降低颅内压水平;(4)术中若颅内压较高,可先在硬膜上取小手术切口,部分缓解颅内压力后再行常规手术操作,预防脑膨出[8-9]。
综上所述,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是临床治疗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术式,能够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改善预后。
[1] 孟凡学.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136-137.
[2] 单宝昌,成立峰,荆曰松,等.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穿刺清除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0):901-904.
[3] 蒋晓明,佘晓春,王震等.穿颅预减压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47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4,21(3):590-591.
[4] 方晖,陈新生,施正生,等.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18-19;20.
[5] 彭智.颞肌部分切除联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3):139-140.
[6] 苏放文.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52-154.
[7] 舒志强,任祖东,李明,等.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5):610-612.
[8] 王首杰,高国栋,秦怀洲,等.标准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6):498-500.
[9] 王建莉,金国良.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挫伤性脑出血扩大的相关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8):680-685.
(收稿2015-09-18)
R651.1+5
B
1673-5110(2016)20-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