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性别化不如教学多元化

2016-11-28 05:21汪昌莲
发明与创新 2016年41期
关键词:男子汉多元化学校

文/汪昌莲

教育性别化不如教学多元化

文/汪昌莲

日前,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国内首本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的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此教材围绕小男生们成长必须面对的与性别相关的困惑,着重帮助他们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保护、悦纳自己的基本能力,从而提升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成为一名“小小男子汉”。

小学男生能成为一名小小男子汉固然美好,但不是每个男生都具有如此先天条件,只可偶遇,不可强求。而且,即便有的男生成不了小小男子汉,只要他品学兼优,也没什么不好。可见,根本没必要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什么性别教育教材,打造什么性别教育模式。殊不知,小学教育太阳刚,不仅使部分男生成不了“小小男子汉”,反而有可能成为“小伪娘”。

必须承认,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精神,但通过何种方式倡导这种精神值得深思。如果学生的性格品德、外部形象及行为举止,社会可以认同,学校却不能接受,这种认知差距过大的话,教育部门及学校有必要反思。比如,一些学校对“小小男子汉”的认知就出现了偏差。其实,部分男生“中性化”并非性别教育的缺失,而是社会认同和价值多元的一种进步。其实,女生“中性化”现象甚于男生,比如从超女舞台走红的歌星李宇春便是“中性化”的典型代表,谁还有底气称她不是优秀女性呢?

当然,我们不否认学校打造性别教育模式的善意初衷。小学男生还处在心智尚未成熟时期,学校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外部形象和言行举止的培养,引导他们塑造健康、阳光的形象和养成朴素、洁净的生活习惯,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在一定底线下应给予男生更多形象塑造的自由,满足他们个性发展的需求。毕竟当代小学男生是“新新一代”,只要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学校就应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学校的管理要求,而且可以达到学生个性化的追求,还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因此,教育性别化不如教学多元化。学校有义务帮助个性较强的小学男生,让他们知道展示自己个性的途径和方法不单是靠外在表现,让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样效果才更佳。学校以偏概全地推行性别教育,要抹杀他们身上属于自己的东西,既行不通,又会适得其反。当然,学校尊重男生的个性发展,并非放任不管,对于性格偏执、形象怪异的男生,应该予以正确引导和规范,同时还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男子汉多元化学校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被打败的“男子汉”
做个自强自立的小男子汉
真正的男子汉等
学校推介
第一次独自睡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