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蚌埠职业教育中心<技师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程实施状况研究
张静
(蚌埠职业教育中心<技师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音乐课程的有效实施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在潜意识方面去实现学生有意识的选取音乐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当中体会到音乐内涵,从而有效的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本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音乐教学对于中职学生的作用,第二部分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音乐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有效提高中职院校音乐课程实施的措施。
中等职业教育;音乐课程;学生;教师
近些年来,在中职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表达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利于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魅力,进而通过音乐去实现内心的净化和升华。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该在音乐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音乐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的去鉴赏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美的熏陶。
当前中职音乐教育注重于对学生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一种需要协作的艺术形式,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要求合作者要有心的相通和相应,而音乐表演当中表演者积极投入其中,能够实现音乐美的感知。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音乐教学通过歌曲的演唱,通过歌曲当中动人的旋律和歌词内容,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音乐当中的情感,从而认识到音乐当中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等情感,让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知力得到提高,另外,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协调及运动能力,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提高集体合作精神、音乐素养,同时,当开展音乐活动课程的时候还能够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团队合作打下基础。
1.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中职教育当中音乐教育经过长期性的发展,仍旧处于较为尴尬的境遇内,作为学校的管理称和决策者来说在音乐投资和音乐支持层面的力度都是较少的,而由于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在中职音乐教育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缺少专业性的音乐教师队伍,缺少必要的音乐教育硬件、课程实施计划不合理等。当前大部分的中职院校都已经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从课程设置来看都套用的是高校模式,尚未探索出适合中职教育的音乐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非常单一、无系统性可言。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对学生情操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提高了,也无法实现音乐育人的目的。
2.课程设置情况。当前的中职院校都已经开展了音乐教学课程,但是相应的音乐课外活动设置的是非常少的,教材基本上是不固定的,并且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自选教材。音乐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教师自主选择进行的,基本上教师都不会进行课程科目的严格设置,音乐教学以音乐鉴赏课为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项目是非常少的;从课程覆盖面来看,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课程体系,这就使得学生的需求没有办法得到满足,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机会是非常少的,那么就很难全面的体验音乐和了解音乐的魅力所在。
3.课程实施的师资配置。当前中职音乐教育教学课程实施的师资配备是不够的,很多的教师都是本科毕业,多是助教或者是讲师,有严重的年轻化倾向,这非常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但是这些教师在课程实施、教学经验等发明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另外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还存在着兼职音乐教室的现象,这对于在中职院校中开展音乐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1.加强中职音乐教师的知识储备。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但应该掌握和音乐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自己的地域和环境发展过程当中都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例如在平原地区流畅性的音乐较为常见,在山区音乐则以高亢为主,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民族风俗、民族发展历史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应该将历史知识、人文知识和中职音乐教育衔接在一起,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到音乐的美。
2.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目的不是进行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通过教育去实现学生艺术的熏陶,在学生的职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去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健全。所以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其次,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在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开展音乐教育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中职院校学生的特性,不断的进行教育理念的革新,去从内心激发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去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情怀。再者,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的进入到社会当中工作,所以在音乐教学课程中要想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和内容就需要和学生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以专业知识为教学基础,开发出与中职院校学生适宜的音乐教学内容,实现被动学习向着主动学习的转变。
3.完善中职音乐课程体系。中职院校的音乐课程体系包括戏曲鉴赏、音乐基础知识、乐器鉴赏等,那么在中职音乐课程体系完善的过程当中,首先就需要对基础性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等进行规范;第二,由于学生对音乐需求的层次不同,所以 中职院校的音乐课程体系在设置的时候应该依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去进行调整;第三,在课程体系当中还应该做到能够与其他学科的互补和交叉;第四,在中职院校的音乐课程体系当中还应该增加民族音乐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民族文化背景下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音乐,同时还能够对民族音乐、民族艺术有更高的认识。
音乐课程的有效实施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近些年来中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并且已经逐步的开展了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其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而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加强中职音乐教师的知识储备、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完善中职音乐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着手,以已达到不断提高中职院校音乐课程实施的效果提高的目的。
[1]王婕虹.以音乐欣赏为载体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
[2]黄林波.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新校园,2013(11).
G718.3
A
1671-864X(2016)11-0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