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迎春
(新疆巴楚县新城小学,新疆 巴楚 843800)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浅析
罗迎春
(新疆巴楚县新城小学,新疆 巴楚 843800)
摘要: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整体学习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吸收、提高知识和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的阅读能促使小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小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读的指导。指导学生自由奔放地去读,从读中感悟情理、感悟人生。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识字能力,又能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阅读教学展开以下几点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也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在探讨《海底世界》一文中,鉴于文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理解起来也会很容易,因此,教师不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去理解文章,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展开合作探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去探究文章内容,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新的字词以及不懂的内容做出标志。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探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解决问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美妙,语言运用精美,思想表达较为浓厚,见解阐述更加独到,这些佳作都是引导学生感悟,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朗读时间,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课文,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反复中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与情趣。另外,在阅读时,也可以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展开阅读,多种方式并用,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通过读课文,学生也能积累更多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以及连段成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攒写作素材,在阅读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为提高写作能力做好充分准备。
众所周知,拓展课内阅读是个性化阅读永不枯竭的动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需要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强调的是对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讲精读,这也导致学生的阅读量少,一个星期只能让学生读很少几篇文章,这样的阅读教学显然是与语文学科的特点相违背的。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视野也会越变越狭窄,进而失去阅读激情。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拓展课内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内容精讲多读,节省教学时间,适量补充一些新信息,要鼓励学生敢于跳出课本,站在一个大视野上把握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充分阅读,充分吸收。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做到情趣性阅读,就需要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在对话中获得一些新知,进而再去体验愉悦感与自豪感。当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时,一定要敏锐地捕捉文本中蕴涵着的具有吸引力的情趣因素,然后再将这些因素强化到与学生的对话中,激发学生们的共鸣。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把文本与学生潜在的情趣因素充分激发出来。通过引导、启发,加强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让情趣性贯穿到阅读的始终,用真正朴实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进而达到以趣促情之效果。
在情趣性阅读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也会变的更加积极有效,让学生在感悟文字的同时,还能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使“以读见悟”变的自然,使阅读教学变的水到渠成。以“情”促“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由此可知,学生如果在语文阅读上单纯地去阅读,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阅读教学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样,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更不谈对学生的人文熏陶了。对此,必须将阅读教学放在首要位置,让读与练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积累语言文字、深刻感知内容、迁移运用语言的有效作用。只有阅读为本、读练结合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例如,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也帮助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的百姓永远都不能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也和开头的皇榜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也利于学生站在国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的练笔设计也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阅读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让他们都能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刻去体验语言的运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阅读兴趣的提高,使阅读教学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工文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中小学电教,2011,(10).
[3]张忠艳.解析小学语文阅读主体式对话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z1).
[4]李海燕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2):84~85.
[5]陈育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
[6]张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适应性研究[D].广州大学 201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