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生活:中国武术艺术认知功能诠释

2016-11-28 17:03朱益兰吴松江苏省苏州中学体育组江苏苏州5007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50
武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艺术化技击中国武术

朱益兰 吴松.江苏省苏州中学体育组,江苏 苏州 5007;.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50



感知生活:中国武术艺术认知功能诠释

朱益兰1吴松2
1.江苏省苏州中学体育组,江苏苏州215007;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中国武术是以“感知生活”作为艺术认知的目的。通过感性的艺术化形象,中国武术可以使人们获得对技击生活与现象的认知,获得对武术技理与技法的认知,获得对技击原则和规律的认知,获得对武术美学特征的认知。这使得中国武术成为了一种具有典型的艺术认知的功能的艺术形态,其表现为:以“道法自然”为文化内核的中国武术可以使人获得对自然规律和现象的认知,以“美感于心”为审美追求的中国武术可以使人获得各种“美”的形式和内容的认知,以“尚武崇德”为道德规范的中国武术可以使人获得对“善”的理念和行为的认知。

关键词:中国武术艺术认知艺术功能

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发生的认识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认知可以被看作是人们在精神层面的一种主观思维活动。当人们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活动过程中,艺术或者艺术作品能够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人们发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的行为,这就是艺术的认知功能。在艺术学理论中,“认知功能是指艺术作品在艺术创造及艺术欣赏活动中,能促进艺术家和欣赏者获得对主观世界深入认知和把握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可以通过艺术这个具有直观性的审美中介,感知、反映、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从感知到模仿再到认知的过程。”[1]艺术所具有的认知功能是艺术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社会发展形成的文化产物,其中所包含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功能的视角来看,具有审美属性的中国武术可以实现“感知、反映、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这使得中国武术形成了与其它传统艺术相同的功能,即“对主观世界深入认知和把握的功能”,这种认知功能是一种艺术认识功能的表现。

1 艺术认知功能的解析

1.1艺术以“现实的生活”作为认知的对象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欣赏者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感知不同时期的生活情景、历史和现实。”[2]正是因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因而具有很强的认识价值。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3]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就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这段话就告诉我们,“可以观”的《诗》具有认知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的作用,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是表明对自然现象认知作用。

“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5]在人们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在接触艺术及艺术作品的同时,会与“自然”、“社会”、“历史”、“人生”发生一种认知关系,即通过艺术,人可以感知和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可以感知社会的景象和动荡、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以及获得对人生的启示和感触。所以,人们通过艺术可以反观现实生活,在对艺术以及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的同时,就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的再度认识。

1.2艺术以“感性的形象”作为认知的中介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的产物,其本身“凝固”着人类所创造出诸多的文化信息,例如“世界发展的一些规律”、“一些知识和原理”、“人的生存的各种关系”、“人的生存的美好和丑陋”[6]等都是艺术承载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在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想要被认知和被理解,必然需要通过“物化的形式”被表现出来,而“物化的形式”在艺术理论中所指向的就是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感性的形象。

“艺术离不开形式,但是并不是有形式的就是艺术。科学实验也有形式,但却不是艺术。艺术是用审美的形式传达出来的。”[7]只有是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才可以被称得上是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艺术化的形式是将人类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提炼、加工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是再现和表现现实生活的途径。艺术家正是按照自己对现实生活、社会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认识为基础,“通过塑造具有审美意蕴的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而实现其认知的价值”[8]。感性的形象的存在,能够使人们在观赏艺术的同时,准确、有效地联想到艺术本身在现实生活中的原本样貌(即事物的本原),从而达到重新认知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感性的形象,是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艺术认知的中介。

2 中国武术以“感知生活”作为艺术认知的目的

艺术反映生活,通过艺术我们可以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艺术认知功能是“满足人类认知需要时所发挥出来的具体效能,从艺术角度引领人人类反映世界、理解世界的具体功能、效用”[9]。中国武术也是源于生活,通过武术我们也可以认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规律等内容。在武术的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习练和观赏武术可以对武术技击动作、技击方法、技击规律以及技击现象等内容形成的各种联想与想象,从而实现对武术外在的技术内容与内涵的文化内容的认知。这种认知,可以被认为是对现实世界与现实生活进行的一种认知方式。

艺术是真实的,其原因在于现实生活是构成艺术、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艺术作品的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是因为具有了与之相应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内容物化,成为一种具体存在的样式。这种形式就是艺术表达的方式。任何艺术品都要有形式,离开了形式,它也就无法存在。”[10]所以,艺术最为直观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一定的形式。通过“物化的形式”,艺术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意识等内容才能够被认知和被了解。

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艺术的表现方式。譬如,绘画艺术以涂抹了颜料的纸或者布作为表现形式,雕塑艺术用木头或者石头、泥巴等材料所塑造各种形象作为表现形式,音乐艺术用某种的乐器或者发音器官发出音响作为表现形式,舞蹈艺术通过人体肢体充满节奏的律动所创造出的造型和表演作为表现形式。事实上,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物化的形式”。武术中的各种拳脚功夫、招式招法都是古代的武术拳家们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它们都是表现武术技击思想、反映技击生活、再现技击场景的“物态化”载体。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看,这些“物态化”的载体就是在各种类型的艺术中都普遍存在的“物化的形式”。通过这些“物化的形式”,武术内涵的思想、情感、意识等内容才能够得以被表现出来,也只有通过这些“物化的形式”,作为现实生活反映的武术才能够被认知。

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言,“感性的形象”是艺术表现最为有效的手段。武术也是通过“感性的形象”来实现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搏击格斗现象的表现,这种表现并非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运用艺术化表现方式来实现的。武术中的各种感性的形象就如同艺术化的形象,即“艺术的形象“。正是通过感性的艺术化的形象,人们才能够获得对武术所反映的技击生活和现象的认知,获得对武术所表现出的技理的技法的认知,获得对武术所蕴含原则和规律的认知,获得对武术所具备的美学特征的认知等等。因此可以说,感性的艺术化形象就是武术的表现媒介,通过感性的艺术化的形象,人们认识到武术所要反映和内涵着的一切内容。

可见,中国武术是以“感知生活”作为艺术认知的目的。通过习练武术,习武者可以实现个体与自然的沟通,感受宇宙的变化,实现对自然规律和现象的认知,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通过观赏武术,观赏者可以看到的是各种充满攻防技击含义的武术技术技法,这些历经了无数的武术拳家们艺术化的创造之后的技术技法就如同一种“技击的语言”,向观赏者诉说着一个个格斗技击的故事,向观赏者呈现出一个个格斗技击的场景,使观赏者真实的感受到一种技击的生活,或者说是生活中的技击。正是因为武术源自各种技击的生活,所以,通过对感性的艺术化的形象,武术可以引发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搏击、格斗等现象的联想,从而获得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搏击、格斗等现象的感知。这就是艺术能够再现生活的表现,艺术能够使人感知生活的表现。

3 中国武术的艺术认知功能之体现

中国武术是以感性化的肢体动作为艺术化的形象,使审美主体在对其进行欣赏时形成对武术本质和内容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审美主体因武术演练者所呈现出的表演而引发的各种想象和感受,其本质是对武术表象展开的更深一个层次的认知。其中,各种武术技术动作和方法是作为审美主体进行认知活动的客体而存在的,而客体只是一种艺术化的形象,客体中所蕴含的更深层级的东西才是主体所要认知的内容。于是,中国武术形成了与艺术相同的认知功能。

3.1 “道法自然”的中国武术能够使人实现对自然的认知

任何艺术都源自现实,来自于人类所存在的这个自然世界之中,因此,各种被称为艺术的事物也都无不以自然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本原。那么,任何艺术就必然是以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或“确有其事”的客观现实为“源像”[11]的。对于艺术而言,它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源像”。艺术的形象就是艺术家对“源像”进行艺术化处理和加工之后的成果,它是对某种事物客观存在方式进行主观描述的结果。通过对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各种艺术形象的赏析,我们可以从中对艺术形象所“隐喻”的“源像”进行把握,从而实现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道法自然”即是以“自然”为原形,对其进行效法和效仿。在中国武术中,“道法自然”具有着双重的涵义。

其一,“道法自然”包含着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特殊行为的效仿。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中国武术中的各种技术技法,是具有着强烈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艺术化形象。这些艺术化的形象是源自现实生活,是以现实生活中各种格斗和技击的行为活动作为“源像”而产生。古代的武术拳家们往往习惯于将现实生活中的打斗行为创作武术技术技法的基础,通过提炼和加工,总结和归纳最具规律性和代表性的技术动作和技术方法,并以此作为武术套路的构成元素不断地繁衍和发展。这些具有攻防技击涵义的技术动作,或许更多的倾向于表现攻防技击的意识,与真实的打斗动作存在着差异。但是,对于观赏者而言,通过对“虚拟化”表演的观赏,他们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技术技法所具备的攻防意蕴和技击内涵,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这就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是观赏者对武术技术技法所蕴含的攻防格斗景象的认知过程,是观赏者透过演练者的肢体行为获得对武术技击认知的过程。

其二,“道法自然”还包含着对自然规律和自然万物的效仿。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崇尚自然”的文化精神。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人倡导顺应自然,他们是在遵循宇宙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去改造客观世界,并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刘纲纪先生在谈及“崇尚自然”这一文化精神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时,曾经这样指出:“恰恰是庄子这种身与物化,‘乘物以游心’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想象力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把自然美化人间化、现实化了。”[12]中国武术也深深受到了这种文化精神的影响,即在“道法自然”思想指导下中国武术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例如,武术拳家们在创拳时非常注重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包括动物、植物、天象等等)的模拟和效法,常常取其姿态、动作、神情,并依据人体运动的规律,结合技击方法的需要,演化出诸多形态的武术技术动作和技术方法。

此外,武术拳家们在论述拳理时又往往以自然界的现象和运动规律来作说明或比喻。例如,太极拳论中的阴阳辩证之理,八卦掌拳论中的八卦卦理与卦象,形意拳论中的五行相生与相克等等,这些都表明中国武术崇尚“师万物,法天地”,从大自然的生化衍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将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都融入武术的拳法招式之中。因此,当审美主体对武术进行艺术赏析的同时,可以通过武术拳法招式的形态与变化实现对自然的亲近,获得对自然规律的心灵把握。

3.2“美感于心”的中国武术能够使人实现对“美”的认知

美,作为艺术的关键,是艺术存在的标尺。艺术表现出的美,是艺术家们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进行的能动性创造的表现,它是“人的对象化活动”[13]的结果。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艺术的美是通过特定的形象来表现和呈现的,它生成于在审美主体的内心世界。对于中国武术而言,武术具备着审美特征已经是武术学界普遍认同,是已经被予以定论的学术论断。当观赏者在对武术表现出的各种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进行欣赏的过程,也就可以看作是在对武术的艺术美进行认知的过程。

武术表现出的动作美可以使人获得对形态美的认知。武术中的各种技术动作塑造出多样化的武术造型,这些动作造型、姿态通过演练者的肢体表现为不同的身体形态。如“华拳技法理论中认为‘五体称,乃可谓形之备’,一个动作要做到‘方中距,圆中规,目中绳,平衡均施,敛束相抱,左右顾盼,八面供心’。四肢,躯干要均衡匀称。‘弓、马、仆、虚、歇、拳、掌、勾’犹如‘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撩、挑、折、勾。”[14]这些技术动作所构成的各种武术造型、姿态无不具备着鲜明的美感,各种形态之美也随之而生。比如“提膝勾手亮掌”犹如青松挺立,“仆步插掌”恰似潜海寻珠,“仰身平衡”仿佛睡卧云海……各种优美的武术技术动作都可以使得观赏者产生对这种美的形态的联想。

武术表现出的劲力美可以使人获得对力量美的认知。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谈到:“武术用劲,并非暴劲,乃以意使劲,五灵沉着,气归丹田,刚柔相济,是为武术上之劲!”[15]可见,劲力是中国武术技术技法的显著特征,也是历代武术拳家习武练拳时尤为注重的修行内容。武术中劲力与劲法是多样的,例如,太极拳中有“掤劲、捋劲、挤劲、按劲、採劲、挒劲、肘劲、靠劲”,八卦掌中有“纵横劲、圆弧劲、螺旋劲、争裹劲、拧劲等”[16],查拳中有“竖劲、横劲、螺旋劲、明劲、暗劲等”[17],八极拳中有“十字整劲、沉坠劲、缠丝劲等”[18],炮捶拳中有“冲撞劲、撑踏劲、蹦顶劲、抖戳劲、劈砸劲等”[19],醉拳中有“沾劲、贴劲、钻劲、引劲、切劲、领劲、提劲、沉劲、借劲、发劲等”[20]。这些劲力、劲法或是表现出阴柔之美,或是表现阳刚之美,无不使得观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丰富而多样的力量之美。

武术表现出的节奏美可以使人获得对韵律美的认知。在武术中,节奏不仅表现为动静快慢的相互转化,还表现为各种技术动作之间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等变化。武术的节奏之美,是指在不同技术动作的相互转变过程之中表现出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美感。有学者指出:“节奏的核心,就是韵律完美的结合。”[21]也就是说,鲜明的节奏变化才会令武术的技术动作产生韵律的美感。在演练过程中,演练者对于动作快慢、高低、轻重等尺度的表现与衔接是决定套路演练水平的关键。例如,南拳中的动作速度快速,幅度短小,劲力勇猛;太极拳中的动作速度舒缓,劲力缠绵;长拳中的动作速度灵活多变,舒展大方,这些不同的节奏表现出不同的韵律之美。观赏者在用视觉感知演练者的节奏变化之时,完全可以体会到那种韵律的变化,实现对韵律美的把握。

武术表现出的神韵美可以使人获得对意蕴美的认知。“意蕴美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追求美的重要特色。”[22]在武术的演练过程中,武术的神韵之美是意境美的重要表现。对于一个技艺高超的武术演练者而言,他们的一拳一脚、一招一式都是充满着神采和神气的。这使得任何一个动作体现出“形神兼备”、“神随形转”、“形随神动”的完美统一,从而令整个套路演练协调而富有生气。例如,武术中强调的“静要有势”,即是指“定势要透发神采、生动活脱,体现静中寓动,静若潜鱼。不仅是眼睛要贯注,更要有内在的情绪和意念的支撑。怒在其心,含而不露”[23]。所以说,充满神韵之美的武术技术动作能够使观赏者透过肢体的律动产生心灵上美的感染,感受到其内涵的技击思想和情感,从而体味到武术技术动作内隐的深长的意蕴之美。

可见,“美是武术的灵魂,美是武术的化身。武术更是一种美的艺术”[24]。通过对武术美的欣赏和理解,可以令观赏者感受到各种类型的艺术美,从而唤醒人们对各种美的回忆、理解和想象,最终获得对“美”的认知。

3.3“尚武崇德”的中国武术能够使人实现对“善”的认知

“尚武崇德”的习武观是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礼崇德”这一文化属性的一脉相承。武术之所以能够实现对“善”的认知,这与中国武术自身的德育功能密不可分。“善”往往被看作是道德评价的标准而存在的,所以中国武术在对人施以德性的教育过程,就是在向人们灌输着“善”的理念,引导人们行“善事”、做“善人”,这无疑也就是在武术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对“善”的认知。

在传统武术的技艺传承过程中,“群居式家族生活方式是武术传承的主要形式”[25],由此形成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承关系就表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强调伦理道德的等级制度的影响下,传统武术在传习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诸多的规范和礼教的内容。例如,在师徒关系中存在着徒弟对师父权威的尊崇,在各种拳术门派中存在着对各种戒律的恪守……这些都成为了对习武者道德约束和教化的内容。由此,就使得习武者在武学修行的过程中形成了“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等伦理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行侠仗义”、“扶弱除强”、“谦和礼让”等道德品质。可以说,习武者在习武的同时,自我的人格与情操也会受到影响,“善”的认知也被不断的提升。

在武术的技术技法之中也蕴含着人们对“善”的追求。例如,太极拳中的技术动作以“舍己从人”、“随曲就伸”、“引进落空”等作为技术技法的运动原则,主张运用巧力化解或消解外力,而不提倡用拙力、蛮力正面对抗外力;八卦掌以“圆弧”的运动方式作为技术技法的表现和典型,通过巧妙灵敏的掌法、步法来削弱或抵消外力。这些都表明武术的技术技法并不崇尚直接的对抗,不崇尚打击对方,只要保持自身能够处于安全、无危的境遇即可。这些足以表明武术的技术技法表现出“善”的特性。

此外,武术中“和为贵”的技击观也是一种“善”的表现。有学者指出:“中国武术虽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但是中国人一直认为‘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故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26]在武术技击的实战运用时,并非是以打击对手或者伤害对手为目的,而是以“点到为止”的方式制服对手或者令对手无法继续制造出更近一步的威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武术拳家们在进行切磋时,彼此间相互出招几个回合后便相互拱手,在他们心中对于彼此的功力已经了若心间,功夫造诣孰高孰低已见分晓,无需非要像拳击比赛那般斗个血流满面或者一方倒地之后再决定胜负。

可见,武术蕴含的“善”体现为道德的教化,其表现在技术技法的运动之中,反映在实战对抗的过程中。通过习练和观赏武术,人们可以从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在武德的约束下提升道德理性,通过技术技法的运动方式感受到内敛的品性,通过“克敌”、“制敌”为宗旨的实战对抗体会到“不征服”的高尚情操。这些都能够使人获得对中国武术所蕴含的“善”的文化特质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杨先艺编著.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6.

[2][3][6]唐玉琴,徐进主编.艺术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6,46,4.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

[5]李昱春.试论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J].克山师专学报,2003(4):139-141.

[7][10][13]陈晓洁.艺术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中的审美中介[J].济南大学学报,2007(5):44-47.

[8]朱晓军等,著.艺术概论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65.

[9]张黔主编.艺术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

[11]秦启文,周永康.论形象及其与人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72-76.

[12]刘纲纪著.艺术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627.

[14]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39-43.

[15]万籁声.武术汇宗[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11-12.

[16]韦群杰,刘豫堂.八卦掌的劲力初探[J].武魂,1986(5).

[17]刘鸿池著.传统查拳(上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2.

[18]安在峰.八极拳发劲的练法[J].武林,1988:9.

[19]张凯.什么是炮拳的劲儿[J].搏击,2000(8).

[20]邹善康.怎样学练醉拳[J].中华武术,1983(3):36.

[21]段丽梅,亓传琴.论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美[J].湖北体育科技,2004(3):304-305,308.

[22][23]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39-43.

[24]王岗.美的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2005(4).

[25][26]王岗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2,104.

Perceiving Life: the Analysis on the Artistic Cognition Function of Chinese Wushu

Zhu Yilan1Wu Song2
(1. P.E Department of Suzhou Middle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07, 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21, China)

Abstract:The artistic cognition objective of Chinese Wushu is perceiving life. Chinese Wushu can make people access the cognition of the fighting phenomenon, the fighting techniques, the fighting rules and the fighting aesthetics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the perceptual artistic images which originate from Chinese Wushu. These make Chinese Wushu to be a typical art form with the artistic cognition function,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performance: Chinese Wushu makes the “imitation of nature” a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which leads people to obtain the cognition of the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phenomena, makes the “beauty comes from inner heart” as the aesthetic pursuit which leads people to obtain the cognition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beauty”, and makes the “upholding and pursuing morality” as the moral norms which leads people to obtain the cognition of the idea and behavior of the “kindness”.

Keywords:Chinese Wushuthe artistic cognitionart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1—0028—05

作者简介:1.朱益兰(1983~),女,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2. 吴松(198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化技击中国武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