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佩玉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101)
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核心①
俞佩玉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101)
在我国,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需要具有对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基于高职学校的特殊性,需充分结合其专业的特点,强调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实用性,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服务。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即是突出职业特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合格人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改革 核心 职业特色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教学需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又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则显得尤为重要。现今我们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较为死板的,基本上是对着教学大纲照本宣科,没有从实际上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体育教学内容仅仅是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没有提供很好的服务性。所以,对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势在必行,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必然是突出职业特色,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岗位服务。
(1)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能快速适应社会性的有综合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往往这类技术型人才所在的职业岗位也需要一定的体能,这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就锻炼好,有充足的体能去从事技术型的行业。所以突出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能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合适的培养,以服务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
(2)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的专业或者科目的教学,除了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体育教学还可以包括学生的生存、发展、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急救能力等的培养,将体育教学发展成为真正的实用性教学,这对学生之后的工作、人生都有着极大的意义,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引导也有很好的保障。
(1)对学生体育观念进行转变,确立学生终身体育的体育观念,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体育专业的体育指导,不能照搬教学大纲,对于一些竞技体育内容进行粗浅的训练,应增加实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2)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的大学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更是不能照搬模式,突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开展实用的体育教学技能培训,将学生学习的专业融入到体育教学的内容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培养能快速适应社会所需,有强大心理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1)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目标是以社会所需的岗位为定向。定向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在学生专业课程中也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因此,必须从学生所学的专业,会从事的职业出发,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做到不以形式为目的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行为模式。在很多专业中设置特定的体育课程,以如下几个专业为例。设置体育课程:
①在营销与策划,旅游管理等专业中,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耐心和开朗的性格,有很好的逻辑思维,适应能力较强。所以,在开设这些专业的体育课上,我们可以拓展体育课程,增加适合这些专业的内容,如户外运动,体育舞蹈、礼仪、体型、安全防卫等训练内容。
②计算机、电子工程、会计、文秘等专业中,需要学生有颈肩背等肌肉的静动性的耐性,还要有准确的动作、敏感的触觉、专注的心态、心理调节等能力。所以在这类专业中,我们体育课程内容需结合此专业的职业特性,加重对颈肩背等肌肉的训练,如抛实心球,投掷等内容。
③在桥梁、水利、建筑等专业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能,强大的耐心,自我保护能力,水下自救等救生能力。所以在这类专业的学生中,体育课程可多设置游泳课程,用长跑等方式锻炼学生的体能,也要多进行户外运动,开设武术等课程,提高学生们的自卫能力。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需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调整,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改编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教材内容必不可少。改革教学模式,改编教材内容,重新确立教学大纲,才能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已达1000余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00万,在校生则达900万之多。但是,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多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体育教学的作用,所以,在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今天,重视体育教学,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则需有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线人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休戚相关。所以,拓展高职教师的知识面,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掌握社会需求信息和发展趋势,为学生设置符合学生专业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做出针对性的体育课程设置。这需要高职体育教师对每个专业的学生有着清楚的认识。增加特殊专业的特殊要求,使学生学以致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突飞猛进,不再只是简单的培养专业技能,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更在专业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重视体育教学改革,突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职业特色。针对不同专业,培养出有着终身体育观念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李力,董能.高职院校自助式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探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4-125.
[2]陈捷,陈碧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31-32.
[3]林桂池.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9(1):71-73.
[4]单小东.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8(33):141.
[5]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74-75.
[6]陈功立,梁艳.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2):21-23.
[7]吴宝全.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325-327.
[8]程晓龙.高职体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分析[J].才智,2016(26):39.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32
G807
A
2095-2813(2016)12(b)-0132-02
俞佩玉(1975,10—),男,汉,江苏扬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