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毛, 张文桥,胡玉华
近20年我国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述评
朱小毛1, 张文桥2,胡玉华1
对近20年我国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我国研究者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研究的关注点及其发展趋势,找出研究中的不足,并试图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SCL-90量表
根据教育部、教育厅有关规定,高水平运动员是指按国家当年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被高校正式录取的二级或二级以上国家等级运动员称号的学生[1][2]。依据该文件精神,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本研究中的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是指获得过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含)以上或相当于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且参加校代表队常规训练,完成学校比赛任务的在校大学生。因此,高校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既可归属于运动员群体,又可归属大学生群体,双重身份下同时承担着学业学习和运动训练与竞赛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其心理健康结构方面除了具有普通大学生和专业运动员的共性外,还可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由于我国研究者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概念有着各自习惯的认知和理解,在界定上没有严格的规范,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群体,得到更全面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在“中国期刊网”或Internet网站上搜索时,使用“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大学生运动员”以及“高校运动员”等关键词和主题来进行广泛搜索,并打开文献查看研究对象是否符合本研究的要求来确定搜索到的文献资料的参考价值。
1.1我国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996年,程汉东、李可可等人采用SCL-90量表对47名大学田径运动员平时和竞赛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平时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运动员达8.5%,赛前则升至25.5%。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和焦虑等症状上[3]。”
1997年,宋卫、杨春海等人采用SCL-90量表对参加广东省第四届大运会的甲组(非专业组)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且强迫、人际、抑郁和偏执等因子的健康水平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由此分析认为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良好是因其较多地参加体育运动与竞赛且学习负担减轻、变换了学习内容[4]。”
1999年,郑汉采用SCL-90量表对参加广东省第二届跆拳道锦标赛的高校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其平时阳性检出率为10.96%,赛前则升至27.4%,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偏执、焦虑等方面,且不同运动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测试因子差异显著[5]。
2006年,吴永慧、宋晖等人采用SCL-90量表对参加河北省第十四届大运会篮球、排球比赛的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运动员SCL-90总分及其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平时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较一般人群高,赛前阳性检出率没有增加,但不同竞赛项目对大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影响不同[6]。2006年,李德福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其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业困惑、交往困惑、角色定位困惑及情绪困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7]。
2007年,吴磊通过对北京市60名运动员大学生SCL-90量表测试结果的分析,总结了运动员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初步探讨了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8]。
2008年,于清、李丹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吉林省5个项目的运动员大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不及男运动员大学生[9]。
2008年,魏文山、杜兆斌采用SCL-90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139名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因子都明显好于国内常模;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年级、专项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男性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性[10]。2008年,郑风景、彭媛采用SCL-90量表对四川省学生运动员(其中包括部分高校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至少一个因子分≥2作为检验标准,检出率为67.2%,以至少一个因子分≥3作为检验标准,检出率为16.3%;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及偏执等因子上分别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11]。
作者单位: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Sport Colleg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
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课部,湖南 长沙410205
2009年,牛伟、陈华运用SCL-90量表对25所高校404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水平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3个因子在性别、年级中差异显著,焦虑因子同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有关[12]。
2013年,徐磊对4所高校高水平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心理训练能培养大学生运动员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强自立、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13]。
1.2影响我国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的调查与分析
心理行为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2001年,刘一民教授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山东省11所高校255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的适应状况和特点,,结果显示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适应性的因素可归纳为角色冲突、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挫折承受力、就业压力、总体满意度、自我意识等7个维度,而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自我意识是主要影响因素[14]。
人格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2003年,田录梅、张向葵等人对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中发现,运动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运动员大学生,且性别差异显著[15]。2006年,盛绍增、朱礼恒等人运用16PF人格问卷对大学生男篮运动员人格因素调查与分析表明,大学生男篮运动员有明显的外向性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普通大学生[16]。2009年,常璞、郑女女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SCL-90量表研究了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存在内隐自尊效应且性别差异显著,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关但不显著[17]。
主观幸福感反映了一个人从多个维度对其生活状况的评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至少包含对积极情感的评价、对消极情感的评价以及生活满意度三个主要成分。对于运动员来说,训练比赛是其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训练比赛满意感是运动员的特殊满意感,也是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张君梅、姚家新采用由卢勤和苏彦捷修订的BSRI的中文版,对某体育院校竞技体育学院160名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了研究,探讨大学生运动员性别角色类型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上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双性化模型得到支持,即同时具有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最高,对我国目前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和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18]。
2011年,冯鑫、张小华以186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进行完美主义、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与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运动员的完美主义在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5.6%[19]。
2013年,朱伊昉、王英春以北京体育大学205名大学生运动员为对象,探讨大学生运动员成人依恋的现状特点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父亲依恋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相关最高,对其有较强预测作用;教练依恋与训练比赛满意度相关最高,对其有较强预测作用。因此要提高运动员的生活满意度,应关注其成人依恋,尤其是与教练员的依恋[20]。
2013年,胡跃梅、苗元江等人对江西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幸福感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幸福感处于较好水平,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普遍较高,且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来源地、运动年限、运动级别、运动项目等因素上差异显著,是独生子女、来自城镇的、运动年限较长的、运动级别高的大学生运动员幸福感程度更高;网球、足球、篮球、排球及健美操运动员幸福感程度最高,毽球运动员幸福感程度最低;性别和学业状况差异不显著[21]。
2015年,张海军等人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认为教练家长式领导行为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力,而心理幸福感能有效提升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对成功的信念,降低焦虑,沮丧与愤怒等负性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2]。
1.3影响我国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调节变量的调查与分析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可分为积极的或成熟型应对(包括解决问题,求助)、消极的或不成熟型应对(包括自责,幻想,退避)和混合型应对(包括合理化)。积极的或成熟的应对方式能有效缓解和调节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999年,杨磊、庄明谦等人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SCL-90对156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运动员在紧张情境中通常应用的应付方式主要有自我控制、解决问题和自我承担责任等积极应付方式,较少使用逃避、对抗性行为等消极应付方式;不同的应付方式与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关关联,寻求社会支持有益于心理健康,而对抗性行为、认知超脱、逃避、自我控制不利于心理健康[23]。2010年,蔡文菊、褚跃德等人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SCL-90和应对方式量表来研究大学生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大学生运动员的压力水平中等偏下,心理健康处于较好的水平;主要应对方式有解决问题和幻想,压力水平以及自责、退避和求助的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24]。
1.4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专业运动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比较研究。
2002年,刘夫力、杨洪业运用SCL-90量表并结合体育运动等级量表对辽宁和广东11所高校的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前者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后者,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25]。
2006年,孙永泰采用SCL-90量表并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业学生、普通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中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体育专业学生和普通专业学生,而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好于普通专业学生,论证了参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有良好促进作用[26]。
2007年,谭先明、罗冬林采用SCL-90量表对运动员大学生与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中发现,运动员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较低,差异不显著,但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27]。2009年,杜成林运用SCL-90量表对60名北京市垒球、田径、体操、散打、足球、手球等项目的大学生运动员和60名普通大学生运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运动员大学生除恐怖因子得分低于普通大学生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普通大学生和国内常模,并总结了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初步探讨了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28]。
社会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张晓丽、张淑华在对运动员学生和普通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比较研究中发现,运动员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学生,运动员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心理能量、心理控制、人际适应及心理弹性这5个维度上差异显著,且在多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29]。
影响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我国研究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仅有2006年孙永泰、乔友健对十年前我国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30]。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本研究梳理了我国近20年来的研究文献,分析并探讨其关注点及其发展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外掀起了对心理健康的研究热潮,我国研究者不仅关注体育锻炼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效益,也开始关注高校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时期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国内外通用的心理测试量表如SCL-90量表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以阳性检出率及各因子得分来作为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判断依据;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面,考虑到了运动项目、地域、性别、运动水平及年级等因素,但这些研究结论很不一致,甚至相反。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研究设计方面外,其他原因中既可能与高校领导、教练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采取了及时的疏导、有效的管理措施有关;也可能与测试时间、测试时的训练强度、比赛任务等因素有关;还可能是其他尚未引起重视的或未知的潜在变量没有给予适当考虑所致。
进入21世纪,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多维度性,要深层次地了解心理健康,还需进一步探讨影响心理健康某个维度的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而不是仅仅就心理健康问题泛泛而谈。这时期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心理行为适应性、人格及其自尊维度、完美主义特质,主观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或训练比赛满意感、应对方式等变量及其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其心理健康的对策或建议。与前一时期相比,这时期的研究更加细致深入,增加了具有明确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实效性;而且也开始认识到了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双重身份的独特性,有意识地将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及其某个维度与普通大学生、专业运动员进行比较,探讨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不足之处主要有:从研究内容上看,定性研究较少,所谈问题较空泛;部分定量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缺乏明确的理论导向,多数研究直接借鉴国外现成的心理测量量表如SCL-90,而忽视了对量表的本土化和样本的等值性的考虑,这也是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而应该是指一种积极的、适应良好的、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的状态。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先后从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提出了各种标准,但当前多数研究是从消极角度来进行设计的,且没有考虑到年龄、性别以及生活环境、职业专长等社会背景的不同可能造成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差异。因此,今后我们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研究主要在这二个方面:其一,着眼于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双重角色和行为规范下的特殊性,从其自身特点和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心理健康的结构与特点;其二,鉴于心理健康结构的多维度性,积极探讨可能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某个维度产生影响的潜在变量及其影响机制,增加具有明确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有针对性地为其解决实际问题,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和心理咨询提供有效的评价与指导。
[1]关于试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办法(试行)[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444.
[2]程汉东,李可可,吕为民.高校田径运动员心理健康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10:23.
[3]宋卫,杨春海,曾芊.广东高校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1)17:70-74.
[4] 郑汉.高校跆拳道运动员心理健康的调查[J].体育科学研究,1999,(3)1:30-32.
[5]吴永慧,宋晖等.河北省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626-627.
[6] 李德福.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常见心理健康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301-303.
[7] 吴磊.优秀运动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泰山学院学报,2007,(3)29:118-120.
[8]于清,李丹.吉林省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5)24:88-89.
[9] 魏文山,杜兆斌.我国农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43-44.
[10] 郑风景,彭媛.四川省学生运动员心理状况调查与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8,(6):101-103.
[11] 牛伟,陈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体育学刊,2009,16(9):83-85.
[12] 徐磊.心理训练对提高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J].林区教学,2013,(9):112-114.
[13] 刘一民.山东省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行为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4)21:42-46.
[14] 田录梅,张向葵等.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4)23:55-58.
[15] 盛绍增,朱礼恒等.大学生男篮运动员人格因素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6,(13)5:110—113.
[16] 常璞,郑女女.对高校运动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6):93-96.
[17] 张君梅,姚家新.大学生运动员性别、性别角色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模型[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304-308.
[18] 冯鑫,张小华.大学生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自尊及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2)45:47-51.
[19]朱伊昉,王英春.大学生运动员成人依恋的特点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7:88-92,98.
[20]胡跃梅,苗元江等.江西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幸福感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3,(94):125-127.
[21]张海军,郭小涛等.家长式领导行为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幸福感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5)6:82-88.
[22]杨磊,庄明谦.应付方式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1999,(21)3:72-74.
[23]蔡文菊,褚跃德.大学生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77-78.
[24]刘夫力,杨洪业.高校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1:119-121.
[25] 孙永泰.山东省大学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业学生、普通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
[26] 谭先明,罗冬林.运动员大学生与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 1499-1501.
[27] 杜成林.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50-51.
[28] 张晓丽,张淑华.运动员学生和非运动员学生社会适应性比较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56-360.
[29] 孙永泰,乔友健.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31-32.
Review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hinese Elite College Athletes in Last Twenty Years
Zhu Xiaomao1,Zhang Wenqiao2,Hu Yuhua1
By analyzing research results fo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hinese elite college athletes,this paper aims at discussing the focus and tendency of Chinese researchers towards Chinese elite college athletes’ psychologicalhealth,discoveringresearchweaknesses,andtryingtooffer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elite college athletes;psychological health;SCL-90 scale
G804
A
1005-0256(2016)08-0037-4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8.015
湖南省教育厅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项目编号: 13C1160)
朱小毛(1973-),女,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运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