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

2016-11-28 08:14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民族

方 芳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 德阳 618500)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

方 芳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 德阳 618500)

1 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逐步呈现出争相对西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的热潮。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本土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呈现边缘化,导致了传统体育项目在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失去主体地位。在西方体育运动的冲击下,促进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我国民族精神与文化思维成为刻不容缓的教育任务。武术是中国传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具备了传统体育精神和民族运动思想,武术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因此,必须要重视武术的教育性质,促进武术文化性作用的发挥,弘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1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体现

当今全球化的发展不仅重视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更注重国家软实力的作用。随着西方文化强势进入我国文化市场,中国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观念愈加淡薄,必须加快弘扬中国传统民族精神,促进武术教育精神,我国青少年的学习思想当中形成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武术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武术教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武术教育秉承着传统民族精神中的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爱国主义是中华武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是民族精神在历史时代发展中的延续,武术教育精神的强大不仅是体现在武艺的博学,更重要的是中华武术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文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国人精神与气节的代表。

中国武术教育注重武德的培育,即习武之人的武术品德与修养,具有强烈的道德精神与正义观念,且武术在教育过程中也体现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文明。我国传统武术的延续至今不仅在于武艺的继承,武术的发扬更在于创新。后人秉持了前人的武术精神,对武艺进行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完善了传统武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断探索的精神品质。

1.2 武术历史文化使命的延伸

武术的历史文化基础表现在对传统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继承上。在传统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将武术看做是促进自我提升的训练,以武术作为主要发展内容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培育,更是对传统文化中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看出,传统武术的变化与发展是中国存在方式的体现,是对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具备强烈的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感。

中华武术在武术动作的创新中更加讲求的是武术的艺术文化,而不仅仅是对套路与招式的技击性的追求。武术所蕴含的文化是通过武术教育形式进行传播的。武术项目若是不具备武术的文化精髓,那么武术就只能是简单地停留在体育训练项目的层面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教育,指的是对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武术文化进行传承,对武术文化的魅力进行发现与感悟。武术教育不仅是涵盖武术教学的方面,更是指通过武术锻炼,促进学者在人格培育、品德修养方面得到全面的塑造。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是体现在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中,以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为精神基础,通过武术创新与变化更加完善个人的精神修养的境界。

2 武术文化的多元性

武术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是产生于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中的,它必将戴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并与中华文化相一致。武术最早产生于一种专为战争搏杀而习练的攻防对抗性技艺,但是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武术的作战对抗功能不断减弱,逐渐演变成一种修炼身心、修身养性的手段。在这个历史演变过程中,武术文化自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等文化思想的滋养,逐渐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2.1 武术教育个性解放

在全球化体育项目相互竞技的过程中,保持武术自身特色,屹立在世界体育项目中,保持武术的个性魅力,加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宣传与发扬,才能保持武术精神在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中屹立不倒。武术教育的个性解放,指的是具备中华民族精神的个性解放。通过武术文化的发扬,使世界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通过对传统武术对不同武术门派的孕育,促进武术个性精神的培养。一方面,促进学习者通过武术手段进行训练,强化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使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播,使得学习者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武术的个性魅力。

中华武术从历史传统文化当中孕育而来,带有强烈的时代性质。中国传统的武术受到传统道德思想的熏陶,逐步形成了特色的武术文化。在深厚的武术文化当中,表现出传统儒家修身治国的德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兵家自强不息的品质。这就反映出了武术是具有其自身代表精神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了传统思想文化以促进发展,逐步完善了武术文化多元化塑造的过程。

2.2 中国武术教育的特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创新武术教育的道路,促进与实现中国特色的武术教育。武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紧紧与传统文化精神和思想相互联系,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教育即是指保持民族文化的核心位置,促进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扬与传播。武术文化在传统的民族精神的孕育下发展,其本身就具备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精神的延续,也就具备了中国民族的特色性质,要时刻保持好传统民族精神中的道德品质,重视武艺与武德两个方面的培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武术教育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 武术文化的教育性是传承武术的保障

3.1 国学意识的提升

国学,即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教育意识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追求,符合传统文化的发展内涵。在武术教育过程中促进国学意识的提升能够有利于学习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将武术教育提升至国学的发展地位,不仅能够极大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利于促进武术精神与文化的传播,而且能够将人格教育落实到武术教育过程中,促进武术教育文化性的表现,拓展武术传播的渠道,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3.2 传统武术形式与现代因素结合

武术教育的价值不同于语文、德育和历史的课程,而是在身体力行中达到文化教育的作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武术教育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武德体系的建立。武术德育的培养对武术传承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武术的发扬,一方面既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武术精神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促进武德体系的完善必须添入时代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地位,促进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促进武德传统精神与现代社会主义精神的融合,完善武术教育的内容。

3.3 促进武术的大众教育

促进武术教育实现大众化模式,必须促进武术的大众化发展方向的确立,使得武术的发展牢牢依靠社会大众,扩大武术的品德与精神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促进武术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路线,能够有利于武术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从武术教育的改革角度,完善武术办学规模、专业课程设计等各方面进行发展,促进武术实现教育化转变。

4 结 语

建立健全中国武术的教育机制,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在武术教育中的体现,使社会群众对武术这一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到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武术教育,促进武术实现文化性、教育性与大众性发展。

[ 1 ]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 J ].体育与科学,2014(5).

[ 2 ]刘红军,姜传银.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表现[ J ].中华武术:研究,2013(4).

G852

A

1674-151X(2016)09-089-02

2016-07-19

方芳(1984~),讲师。研究方向:武术。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民族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