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的现实路径
刘行芳、刘修兵在《现代传播》上撰文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完成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历史使命,有效提升农民群体媒介素养是重要前提。但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还需要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政府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对提升农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资助力度。同时,建立农民市民化的量化指标和农民媒介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探索农民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绩效评估办法,做好必要的陷阱规避预案。
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分农民工群体、留守儿童、中老年农民三种类型三个层次进行,分别系统介绍城镇生活的规则,市民的权利义务,讲述劳动技能知识,以及城镇生活需要特别注意的各种问题等。同时,在教育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便于进城农民接受和应用,比如在互联网上开设专门的网站、网页和专题,在电视中提供回放、点播等功能,报纸杂志拿出专门的版面和栏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创办学生媒体等。
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渠道多元,需要的样板也必须多样,因此,各地应该积极培养、及时发现不同类型的好典型,加以总结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如几年前,江苏省丰县先后创办了“中华果都网”、“唐安果园网”等,吸纳了大量农户加入,先后与全国几十个省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的供货关系,特别是由农民唐怀海创办的“唐安果园网”几年累计销售果品两千余吨,成为丰县赫赫有名的网络致富能手,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