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忠贤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之哲学解读
◎贾忠贤
[摘要]野走转改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野走转改冶,从逻辑起点看,就是要求遵循物质第一性原理。人的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主观意识要符合客观存在。这就是野走转改冶提出的理论依据及价值指向。野走转改冶直面的是充满规律的客观世界,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充满变化的社会生活。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这一新闻实践活动进行解读。
[关键词]野走转改冶哲学解读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在新闻媒体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至今已经5年。
“走转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在新形势下的创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工作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生动实践,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效载体。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解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一新闻实践活动,是有意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走转改”,从逻辑起点看,就是要求遵循物质第一性原理。人的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主观意识要符合客观存在。这就是“走转改”提出的理论依据及价值指向。“走转改”直面的是充满规律的客观世界,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充满变化的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具体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把生活、实践的观点提到第一的地位,把它看作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的中介,形成主体对于客体的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不只是对于客体的观察者,而更是对于客体的实践者。从单纯的观察者的角度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只是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这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方面。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更重要的方面,是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从实践者的角度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是更侧重于主体方面的理解。这样,主体即人的活动就不只是被动的直观,而更是能动的对象性活动,是指向对象并进而改变对象的活动,这就是实践。
认识的主体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仅具有自然的本质,更具有社会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活动是人的普遍特征,它使人同其他客观世界区别开来。个人是积极活动的社会主体。不仅要认识到他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还要看到他是积极活动的社会主体。认识的客体首先是一个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物,只有它进入人的实践关系范围的时候,才实际上成为人的认识对象。具体的认识过程,则是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之表现形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主体从理论上理解客体,正是达到在实践上掌握客体的一个必要方面,只有当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对象化了,即由理论观念的形式取得了客观实在的形式,人的认识才算是被证实。
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基本观点为基础分析“走转改”,不难看出,走基层是为深入生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深入一线,深入调研,也就能够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直面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种种实际问题。转作风就是让新闻工作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从思想观念上发生转变,融入客观实际,融入现实生活,融入人民群众之中,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关心百姓利益,反映百姓需求。改文风,核心就是贴近生活。就是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写群众所爱,采访报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规律是客观的,是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新闻规律,是存在于新闻传播过程和大众传媒发展过程中的客观法则。包含事实决定规律、新闻导向规律和尊重受众规律等。
一般来说,认识的对象,客体对于主体的认识过程来说是外在的和先在的,认识客体的存在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人的认识活动即主体的认识活动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知行合一”。从认识过程看,只有深刻认识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从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推动工作。
新闻采访活动,要正确认识传播规律,尊重新闻规律。“走转改”回答了如何尊重并践行新闻规律这一根本性问题。马克思说,“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4]在主体的认识活动中,认识的进行要求从外部世界中获得感性材料,搜集、捕捉、提炼主体所需要的信息,然后经过大脑这种思维器官反复加工,形成关于客体的属性、关系和规律的认识。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是新闻工作者一种自觉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也是遵循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走转改”的实质,是讲真话、实话、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这些本身就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
只有认识和掌握新闻规律,才能运用新闻规律,探索新闻传播领域的改革创新。
尊重事实决定规律,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事实规律决定真实价值,产生媒体公信力。早在《莱茵报》时期,围绕新闻事实规律的认识,马克思就对报刊的真实性原则作过阐述,认为人民报刊是真实的、纯洁的,“说的是事实,”而不是“希望出现的事实”,它“代表着社舆论”,而不是“歪曲社会舆论”。因而它的报道应是真实的、直率的,给人以强烈印象。[5]
尊重新闻导向规律。导向规律决定导向价值,产生舆论引导力。马克思说,“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6]
尊重受众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毫无疑问,他们也应该成为人民报纸新闻的主体。尊重受众是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受众规律决定受众价值,产生影响力。关于受众规律的认识,马克思指出,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7]
“走转改”贯彻新闻采访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对新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高度,紧紧围绕尊重事实、尊重导向和尊重受众的新闻规律,深入群众生活,报道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实,用真诚朴实的表达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去除官僚化、官样化作风,变“浮在上面”为“沉到下面”,适应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多报道百姓身边的事,注重捕捉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体现民生情怀与服务意识;摒弃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运用群众所熟悉、所接受的口语化、通俗化风格报道新闻。“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不断创造质朴化、亲民化的表达方式,使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在同群众交流中形成共识。充分发挥媒介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从目标和要求看,“走转改”落脚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人的意识向客观世界的接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反映过程。对某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这个过程是沿着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样一条曲折的途径逐步前进的。就认识活动的推移而言,这个过程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的形式展开的。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8]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螺旋式上升运动。用认识论的话来说,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过程。从方法论上讲,要求我们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重视认识主体地位的能动作用。主体能够创造,是因为主体有实践的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9]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经过人脑对客体信息的加工改造,形成人的意识,反映客体的属性及其规律性。人又在意识的指导下去从事实践活动,创造客观世界。
社会实践的能动发展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认识的主体性是认识作为人的活动的性质,体现在认识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在与其客体的关系中体现的主体的品格。人的认识对象、客体是具有物质性、客观性的存在。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10]“走转改”是主体不断深入实践的过程。由于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品质、知识和能力以及人对客观规律认识程度,对实践活动动及其自动调节有直接关系。
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任何认识活动的发生,虽然都离不开外界事物对肉体感官的刺激,但是,人在同外界事物接触时决不是消极的感受者,而是采取非常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于应该把什么样的对象选作认识的客体,着重理解对象的哪些方面,人都依实践的需要来确定,并抱着自觉的动机,强烈的追求,用自己的热情、意志、不懈的努力来促使认识目标的实现。新闻采访不仅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新闻传播主要是通过报道事实、传播信息、评价事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新闻业务的采访、写作、编播等,都离不开思想理论的指导。“走转改”,就是使新闻回归其规律和本质。走基层就是让编辑记者深入了解基层一线的真实情况,丰富自身的新闻阅历和社会头脑,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采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就会受欢迎。新闻文风是新闻媒体新闻观、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职业品格的集中体现。改文风应该成为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变成新闻媒体的内在要求,变成编辑记者的价值取向。改文风要靠走基层、转作风,走基层、转作风的最终目的就是改文风。新闻文风与工作作风息息相关。不良文风会降低新闻媒体公信力,也会损害编辑记者形象,使新闻报道脱离群众,失去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采访作风扎实深入,文风自然改观。
主体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实践过程不断完善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新时期,随着媒体格局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特别是时政类新闻媒体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和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减弱。传统媒体要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取得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群众、面向基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走转改”落到实处。
认识的主体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个人作为积极活动的社会主体,使他在对待客观条件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能动性质。无论是反映客体的经验产品和理论产品,还是指导实践的实践模式,都是在主体意识结构的基础上意识直接创造的结果。
“走转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表现为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无论哪种大众传播媒介,好的传播效果都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认识主体来看,“走转改”深化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规律的认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心声切实统一,体现思想性、引导性、可读性,采写出贴近时代要求的新闻作品。从认识客体看,提升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满意度。记者贴近群众、走进基层,传播主体客体之间有机互动交流,报道从内容、形式到风格更加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整体上促进了传播效果的彰显。从“走转改”实践结果看,提升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社会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命力,是记者存在的价值所在。作为社会的观察者、瞭望者,记者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深入受众内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走转改”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收获更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1卷,第135-13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1卷,第13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1卷,第13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2版,第1卷,第39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2版,第1卷,第398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中文1版,1959年4月第1版,第7卷,第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2版,第1卷,第352页
[8]《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年6月第2版,第1卷,第296-297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2卷,第217页
[10]《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年6月第2版,第2卷,第477页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