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秋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基于校企合作的体育健身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张万秋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从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知识储备、能力、素质)来看,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出普通高校应调整传统的专业设置格局,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及课程,建议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体育健身服务人才;校企合作;社会需求;专业素质;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日益深入,国民体育健身意识逐步增强,体育健身的热潮逐步升温,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消费逐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健身”日益成为时代的潮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运动健身产业,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商业发展的新机遇,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朝阳行业。随着人们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长,加速了体育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提升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的比重,体育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目前体育院系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高校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
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创办人黄慎坚认为,目前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直观的、分散的室外健身,他们需要有组织的、有专业教练指导的健身,渴望得到更多的健身知识、健身指导,健身教练等体育健身服务人员的需求量随之增多。与健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健身教练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滞后。国内体育院系没有开设专门培养健身教练的专业,尽管从上世纪 90年代末以来,国内很多体育院系陆续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但是由于培养的人才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社会对健身服务人才的要求。事实上,健身教练不仅仅是指导学员跳跳操,利用器械锻炼,还要为顾客提供包括健康体适能评估、运动处方的制定、饮食营养搭配等,目前从事健身教练的人员大部分是由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体育相关经过企业的再培训转变而成的,他们大多数技能单一,知识结构不完善,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缺乏,很难满足顾客的要求。
2.1 体育类专业结构的偏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几经变更调整,但深人分析不难发现,至 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局限于为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两大领域服务,对社会体育这一广阔市场基本未涉猎。这种专业结构和以往对体育功能简单片面的理解及整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较低的背景相吻合,但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及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多样化趋势[1]。1998年 7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中,体育类专业有 5种,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将新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列入了正式专业,及时反映了社会体育的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情况[2]。至此,体育学本科专业目录内五个主体专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 2001到 2009年 9年间,体育专业整体数增长了2.67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点增长数量都在 2倍左右,社会体育专业点的数量增加幅度 6.77倍[3]。虽然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各院校各专业特色不明显,仍然没能摆脱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格局。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院系都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并且几乎都以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为重点,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的重心也在体育师资的培养上[4]。显然,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级各类体育师资已明显趋于饱和。这一点从近年来体育学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就业率连续走低可以证实。
2.2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偏差
社会体育作为1999年的新增专业,众多院校都争先恐后地开设,截止到2009年全国已有200多个专业点。虽然,增加社会体育这一专业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我国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不少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决策者由于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不充分,对新专业的设置评估论证缺乏科学定位和认识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跳不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模式,只是各门课程的简单相加和堆砌,致使课程门类设置多而杂,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有的课程设置雷同于体育教育专业[5]。在许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上,是非常突出经营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集中在“从事体育行政管理和产业经营工作的社会体育高级专门人才”上的。有人对 51所国内社会体育专业的统计,发现多数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以培养“管理型”和“经营开发型”为主[6]。这种倾向显然不符合我国目前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少隐患。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紧抓住健身指导这一根本方向,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技术、技能,掌握运动健身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健身指导服务技能,这样才能以较高的技术水平、扎实的健身理论、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成为运动健身产业发展中紧缺的高级技术人才。当然,也不是完全排除在社会体育专业中进行体育经营管理的课程学习,只是在强调培养目标上应该主次分明,毕竟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尴尬,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体育健身需求快速增长,而高校体育学科在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没有及时做出调整。
面对快速发展的健身市场对大量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中体倍力公司早在 2004年就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通过与首都体育学院签订联合办学的协议,成立首都体育学院中体倍力健身培训中心,借助首都体育学院优秀的办学经验和雄厚教学实力,致力于培养专业健身人才的同时打造健身行业内一流的培训基地。双方希望通过合作,在健身俱乐部与专业体育院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健身俱乐部的员工来有机会到专业体育学府进行学习提升,同时也可以让体育院校的在校学生参与到健身俱乐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为今后从事健身行业提供学习、实践和就业的机会。
2008年1月5日,由南京体育学院主办,江苏省运动健身业协会与江苏省体育器材器械联合会协办的《人才培养与振兴运动产业校企论坛》在南京体育学院报告厅举行。来自江苏各运动健身俱乐部的投资者、管理者和国内知名学者就我国运动健身业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探讨高等体育院校与运动健身企业相结合,共同培养“适销对路”的各种健身专业人才的新思路。其中,南京耐力国际健身俱乐部总经理王耀华做了题为:《健身俱乐部经营中的困难与人才需求》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健身俱乐部行业发展的历史不长,才更显得人才的匮乏。能否寻求到合适的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耐力”从成立之初,就把培养人才作为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精心维护,但还是感觉人不够用,还是被人才匮乏所困扰,这也是企业迫切希望和学校合作的缘由和动力。
健身俱乐部在选择从业人员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1)大专院校每年的毕业生,有 80%的人所从事的职业,都不是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2)企业所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中有 90%的人,在六个月内被淘汰。于是学校有了疑问:企业到底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的就业需求不足吗?学校对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吗?现代的学生不优秀吗?同时,学校还在抱怨:学校为培养专业知识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包括课程设置、请学术界权威人士任课,可谓呕心沥血;各个系都按照社会上有大量需求设定的专业;每个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都是有很多优势,为什么到社会上就不能被认可呢?另一方面,企业也有疑问:学校到底教了些什么给学生?学校的教学质量在降低吗?是企业的运气太差,怎么没有满意的人?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必须经过企业再培训才能管用?甚至抱怨: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技术专业知识都是公开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企业内的人才的确是在学校打下的基础,在实践中发展提高的,可就是现代的大学生不敢用;认为学校把半成品交到了社会、交给了企业,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许还会认为学校交出了“废品”;教学水平有限,对学校失去信心。他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脱轨。
4.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形成的人才培养特色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企业通过合作与资源共享,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到用人单位胜任工作岗位的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高校单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培养的人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从而解决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技能应用性,以及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4.2 校企合作中高校与企业的角色定位
学校的教育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广泛的专业知识;学习、研究的方法,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侧重在于理论知识。而企业培训的重点是:理论如何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实际工作中的如何结合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说企业更关注胜任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出校门提前预热,以适应社会的竞争需要;指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尽早锁定职业目标并主动储备相关知识,把握实践机会;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及学生未来职业需求设定课程,提高专业学习成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4.3 构建基于健身服务行业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应在高校学科专业教师、企业培训师、行业资深从业者等共同参与讨论的基础上,以健身指导为核心技能,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岗位方向的主干课程与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按照健身行业所需人才的岗位要求、技能要求,确定相应的核心课程、辅助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习实训内容,同时,制定相关的课程考核标准,并编写教材。
4.4 校企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先进的场地、器材等是培养专业健身服务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由于体育类专业在综合型院校往往属于边缘学科,即使是专业的体育院校,在场地设施的配备上都是以田径、游泳、球类等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缺乏先进的健身场地器械,长期存在自身硬件建设上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实训的需要。在师资的配备上也存在短板,高校强调的是教师学科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导致能够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师资严重缺乏。通过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一方面,企业为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场地, 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弥补高校硬件建设上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利用健身企业中培训师精湛的业务技能,为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培训,使其尽快适应企业中的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在健身企业中见习、顶岗实习给企业也带去了生机与活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人气、人脉,尤其是为企业人才储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体育健身热潮推动了我国运动健身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健身教练等体育健身服务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而高校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却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体育院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格局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及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样化趋势;另一方面,以满足体育市场化需要而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准,造成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轨。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使人才培养向社会体育领域转移,并且重点培养体育健身服务人才。体育健身服务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式上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杨桦等.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26).
[2]王健.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1(4).
[3]王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2).
[4]张文普.我国高校本科体育专业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07.
[5]王刚军.寻找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突破口——健身私教专业方向开设的可行性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24(11).
[6]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与科学,2009,10(6).
[7]李峰、赵雪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5).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Sports Fitness Service Personnel Based 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ANG Wan-qiu
(PE College of the Yellow Riv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63, Henan, China)
from the sports fitness entertainment business units for professional sports talents demand (knowledge reserve, ability, quality),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departments in a professional set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there is a certain gap. Ordinary university should adjust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sets up the disciplin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he course, recommend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ports fitness service personne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cial dem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practice ability
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省体育教师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6-gh-197)。
张万秋(1980-),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