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追问”,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以一年级《前滚翻》教学为例反思体育课堂教学

2016-11-28 04:59刘静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2239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刺猬环节笔者

刘静 (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223900)

前不久学校为了促进学科间教师的互相学习,举行一次跨学科听课活动。当时笔者执教的是一年级体育“前滚翻”(小刺猬学艺),也许是因为文化课教师很少看体育课的缘故,课前有几位教其他科目的教师向笔者要教案,并谦虚地向笔者咨询一些关于体育课的教学常识,笔者也不遗余力地向他们介绍了体育课教学的流程以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课后评课中,本以为他们不太精通体育教学,评课就是走过场而已。但是他们却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如数学教师注重问题的逻辑关系,语文教师对教师的语言,课堂结构的铺垫等十分关注……起初笔者还不是十分在意他们的建议,只是处于礼貌地应付着。可是,接下来一位语文教师的发言,让笔者直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刘老师,能与你探讨几个问题吗?”“在过渡到新课时能不能这样?”“学生做错动作时,等一会纠正行不行?”“游戏的内容需不需要调整一下?”“结尾部分要是这样可能会更好?”在追问中,笔者得到了成长,此处将追问与反思撰稿如下:

追问一:学习新知识时用问题过渡好还是不好?

笔者的课堂中每个版块设置相对独立,看课者一看就知道笔者的下一步要做什么,特别是准备活动和教学内容之间缺乏有效的连续性。她建议以情境设置为载体,通过增加设疑、追问,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去思考,进入到教学环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反思:过渡衔接,巧追问,水到渠成

听了这一番话,笔者很疑惑,把平时的教学情境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呈现。的确,我们进行教学环节间的过渡,多数都是“同学们下面我们做一下准备活动”;“接下来我们学习前滚翻”;“仔细看老师的示范”……每一环节都是接下来做什么。

该教师建议笔者要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该如何是好呢?在她的帮助下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润色。

第二次教学实录如下:课始,教师头戴刺猬头饰出场。学生笑,称呼笔者“刺猬老师”。老师惊讶、佯装:“啊,你们都认识?今天‘刺猬老师’要带着你们这些小刺猬到森林里玩,高兴吗?”进入准备活动(音乐):“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叫声?”“你们瞧那边还有大象呢。”……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了,教师追问:“孩子们在森林里玩得高兴吗?”“不过,小刺猬在森林里玩,有时是很危险的呦!”“对,森林里有狮子、老虎,太可怕了。”“当小刺猬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该怎么办呢?”“我知道,它会缩成一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有的学生还迫不及待地模仿着小刺猬,低头,双手抱膝。教师及时捕捉信息,请出做得较形象的学生表演。接着继续创境追问:“当小刺猬缩成一团后,老虎狮子就拿它没办法啦,这时小刺猬就会一个接一个的滚跑了。”“对,小刺猬很聪明的。”“那你知道小刺猬是怎么滚的吗?”“老师,我、我……”学生模仿动作(有的向后滚,有的横向滚……)。这时教师话锋一转:“孩子们,小刺猬一开始也是这样滚的,但是刺猬的爸爸告诉他们,‘孩子们,这样滚是错误的,应该这样(教师示范)’”。“刺猬爸爸的动作做得怎么样?”学生鼓掌。“想学吗?”……

通过创设有效情境,依托情境为载体加以巧妙地追问,从导入到教学,过渡自然,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自然就能放开手脚,并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大胆地想象,思维在探索中不断升级,达到了从要他学到自己主动学的境界。

追问二:学生练习时间能不能再增加一些?

体育教学确实有它的特点,但在教学理念方面和其它学科是相通的,教学中教师不妨汲取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把时间和舞台充分让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动作。不一定要什么动作都讲得透,让学生只剩下模仿了。

反思:教学现场,分主导,收放自如

教学中教师应该留点“骨头”给学生自己啃,这样才能品尝出体育的真正味道。于是第二次上课时,笔者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承接导入部分,刺猬爸爸完成前滚翻动作)……“想试一试吗?”看到教师如此轻松地完成,每个学生都想自己试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尝试、交流、讨论)(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头顶着地,滚翻时方向把握不好,翻滚中分腿,翻过去站不起来……)。老师:“通过尝试,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在滚翻的时候,哪一环节最重要?”让学生举手回答,然后针对问题集体交流,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不足的地方教师及时补充、纠正。并根据需要适时示范,再让学生练习。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是新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改变了以往学生“被练习”的模式,采用了“曲线式教学”,教学中教师没有把动作要领全盘托出,而是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学生经历“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模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在探索中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挑战意识。

追问三:游戏动作需不需要渗透教学内容?

课堂中“闯关游戏”,虽然课堂氛围很好,但也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游戏中缺乏前滚翻教学内容的元素,动作安排不合理,缺乏针对性,不能紧密地联系课堂,实属“万能游戏”。要求在游戏中需要加入“前滚翻动作”,并要求学生游戏时不但要考虑速度,更要注重完成动作的质量。让学生不单纯地为游戏而游戏,带着任务去玩,在玩中学习,巩固动作,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良好的保持。

反思:游戏环节,变常规,有的放矢

在第二次教学中,笔者把“闯关”游戏中的动作进行了调整,把原先让学生跨越障碍物,改为“前滚翻过沼泽地”。学生边玩,边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动作,既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追问四:结束部分激发学生带着求知欲望走出课堂是不是更好?

课堂总结是各科课堂教学均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总结较文化课来说过于模式化,缺乏艺术性,对学生的启迪性明显不够,仅靠两句表扬无法保持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

反思:总结部分,唤思考,艺无止境

文化课教师特别注重课堂总结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都会结合新授内容进行适当延伸,为学生留下有深度的问题或值得探究的话题,让学生带着思考结束课程。在体育教学中能否也通过设置情境或教师的有效提问,唤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呢?在她的启发下,笔者对课的结尾部分进行了修改。由于在课始部分我没有宣布今天教学内容,所以当“小刺猬”学艺成功后,教师装作神秘的样子告诉他们:“孩子们,你知道今天学到的本领叫什么名字吗?”“在体育教学中叫‘前滚翻’。”“哦——”(学生很惊讶!)在练习中大家要注意那些呢?(重述动作要领:一蹲、二提、三蹬、四滚)“不过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种滚翻,如侧滚翻、后滚翻等。有时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可以用我们学到的本领来保护自己。比如,摔倒时,我们可以就势做这样的动作(教师做一个漂亮的侧滚翻动作),这样可以减少损伤。”实践证明,在第二次教学时,学生看了笔者的示范,不禁喊“哇,太帅了,我要学!”“我也要学!”……通过用生活案例唤起了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余香,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了保持。

猜你喜欢
刺猬环节笔者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谚语趣画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