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深度探究

2016-11-27 11:16:48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蔡 勇

宁夏大学 宁夏银川 750021

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深度探究

蔡 勇

宁夏大学 宁夏银川 75002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是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本文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深度探究,提出了一系列探究性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教育融合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伴随着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输入的教育人才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长。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先后出台了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政策,帮助推动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教育,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的队伍中。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步入更全面的发展轨道,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发掘个人潜力,实现人生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发展,建设新型人才队伍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也引导着高校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环境变化发展,树立正确就业观和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内容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过程需要建立在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上。实践证明,创新创业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遵循三个主要原则:一是要强化学科的交叉教学,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专业容量;二是要强化创业创新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将其与重要专业课程项目相融合;三是要将创业创新教育真正地融入社会实践中,保证课外实践教学的落实。

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是贯穿大学学习的整个阶段的。大学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校内外知识的学习,了解专业知识,感受创新教育的氛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进一步进行产学研综合训练,利用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培养了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实地的训练,巩固社会适应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体系的深度融合

创业创新能力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最基础方式是通过与教学内容的不断融合展开的。大学课程主要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部分组成。人文、社科类基础课程为大学生人格品质和教学导入提供了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课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的核心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以此为基础,也要不断加强教学结合;拓展课程的设置为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是创新能力最终得到体现的领域。

围绕核心教学课程,创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以生物制药科学专业为例,在人文社科基础课程中开展经济学原理导论、管理学基础理论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穿插化工原理、创新实验课程,拓展实践课程中设立自动化制药、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课程,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方式,改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开设模拟与实际训练结合的课程模式,开展一套全面的创业技能实训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精神,了解掌握创业模式、方法与步骤,提高创新创业的意识。在开设实践操作课程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自我发展的趋势,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资料搜集、实践调查、方案讨论、方案评估、具体实施、交流反馈等一系列完善的步骤,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高校首先要制定满足实践需求的培养目标,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之一,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对创新实践能力的诉求。高校要注重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系统理论知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也需要不断增强师资力量,培养新型教师团队,更好地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二)创建适合发展的特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将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中,另一方面是开设专门的创业活动课和实践课。将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中主要可以通过在专业课程内容中穿插创业内容相关的知识。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开设有特色的创业教育选修课。

在开设创业活动过程中,除了结合高校及地方特色开展创业活动外,也要鼓励学生开展个体专业活动,例如建立创业团队,给予适当资金、场地帮助,调动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

(三)制定全面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为了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制定全面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学校要大胆地进行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的顶层再设计,成立全校性的创业基地和创业协调机构,统筹好创业教育的全面安排。高校可以将建立创业基地、创业创新学院等机构作为全面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纽带,以此带动、协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此外,高校也可以通过丰富的创新活动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例如,在校内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科技作品创新大赛;不定期邀请校外成功企业家或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当前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学,塑造更多创新型人才。

[1]谢小良.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22(6):91-95.

蔡勇,男,1982年11月出生,宁夏盐池人,大学学历,法学硕士,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