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迎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就显现了物理等自然学科的重要性。21世纪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这就需要教师摈弃几千年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自觉地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采取多维途径,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乐学、活学物理,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物理 多维途径 主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27-01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初中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当成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新课标则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例如: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就体现了光速比声速快;雨后的彩虹为何有七种颜色,再结合使用三棱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光的色散;学生们喜爱足球运动,结合着传球、停球、射门等,学生可充分领悟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水饺刚下入锅中是沉底的,水沸腾后水饺个个鼓着大肚子漂浮在水面上,结合着这个现象,学生可充分理解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从而浮力变大;喷雾器、飞机机翼、火车轨道旁的安全线、飞车过后有扬尘、人容易在漩涡中溺水等等,可让学生充分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羊角锤、核桃钳、开瓶器、钓鱼竿、筷子、各种剪刀等等,可帮助学生知道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区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能积累感性材料,也不能具有丰富的表象,因而不能进行丰富的想象,也不能进行抽象、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在物理教学中,有两种常用的观察法应使学生掌握。一是系统观察法。如对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观察就是这样。第一步,先定性观察电阻变化或电压变化都能引起的电流变化;第二步,固定电阻,定量观察电压变化对电流的影响;第三步,固定电压,定量观察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二是对比观察法。这是判断哪一种因素对现象或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如为判明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因素是否为原磁场的变化,就要用磁场虽强但无变化的情形与原磁场虽弱但有变化的情形对比,从而判明哪一种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起决定作用。
二、在表演中学习,亲身体验,寓教于乐
有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抽象的,如果仅凭教师讲解,学生较难理解。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化抽象为形象,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
例如,在学习“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时,加油机与受油机是个很好的例子,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分别代表加油机和受油机,两个学生手中各拿一个纸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往同一方向运动时,一个学生向另一个学生手中的纸杯倒水而不会洒出,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再如,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让四个学生上台表演。首先,一胖一瘦两个学生同时对着推中间一个学生,不平衡,全班同学可猜想出要想平衡就要二力大小相等。第二个小游戏,体格相同的两人对着推中间的人,全班学生可看出此时二力平衡,同样验证了要想平衡需要二力大小相等。接着,还是刚才同样体格的两个人往同一方向推人,全班学生发现那个被推的人不平衡,由此学生可猜想二力平衡需要二力方向相反。第三个小游戏,同样体格的两人分别对着推另一人的左肩和右肩,全班学生发现那人旋转,由此可猜想二力平衡需要二力在同一直线上。第四个小游戏,同样体格的两人分别拉两个人,全班学生发现被拉的两人都不平衡,由此可猜想二力平衡还需要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以上的小游戏,形象、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可顺利地猜想出二力平衡条件,并为下一步实验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照亮物理殿堂,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实践
1.重视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合作能力
分组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探究物理规律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分组亲自动手。将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分别让钢球从光滑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学生观察并记录木块被撞后的运动距离,从而得出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然后让不同质量的钢球和塑料球分别从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滚下,学生观察并记录木块被撞后的运动距离,从而得出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不仅能加深对物理规律的掌握,而且也有助于对科学探究活动特别需要的技能、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2.实验引导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传统的复习课是知识梳理加上题海战术,搞得学生疲惫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实验不仅在新授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复习课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验题在物理中考试卷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有渗透,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平面镜成像实验复习,新授课中正常的探究过程以及物理规律学生已经掌握,复习时教师可提供有变化的器材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更高层次的探究。比如,不提供支架,镜面倾斜,学生会发现虚像也倾斜无法与镜后等大的物体重合,从而得出镜面必须与桌面垂直;用不透明的平面镜,学生会发现无法准确找到虚像的位置;用透明玻璃和茶色玻璃做对比,学生会发现茶色玻璃成的像更清晰;用手电筒照镜前物体,学生发现成的像更清晰,由此知道反射光线更多导致了成像更清晰的规律。实验贯穿复习课,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开拓学生思路,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3.课外小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重复繁重的课业负担会令初中生厌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时可以尝试周末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些小制作或小实验,从而激发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采取多种方式、多维途径,让学生乐学、好学、活学物理,让他们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在广阔的物理天地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项红专.中学科学探究教学的策略与艺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