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低迷,养殖户无利可图,出口受阻,这就是罗非鱼行业的现状。
据数据显示,在一些罗非鱼的主产区,鱼苗产量已经大不如前。2016年上半年罗非鱼投苗量比2015年同期减少三成左右,其中粤西地区下降幅度略大。一位从事多年罗非鱼养殖的企业负责人说:“时下养殖户不急于投苗,投苗时间不太集中,海南还有很多池塘放空。而且多数养殖户更倾向于养殖3~4厘米长的便宜鱼苗,高品质鱼苗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面对目前的颓势,中国水产养殖网的市场分析师黄明祥指出,罗非鱼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目前罗非鱼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主要是两大问题,首先是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缺乏相关政策引导,养殖户规范化养殖难以普及。其次是竞争压力,东南亚地区的罗非鱼产量在逐年增长,在生产成本上也占据明显优势。
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去做才能使得罗非鱼行业重现活力呢?海南省罗非鱼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韩雪峰表示,罗非鱼近几年的价格一路走低,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目前罗非鱼正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未来罗非鱼的发展首先要把重点放在出口转内销上。出口受阻导致罗非鱼减产,所以要转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形式,扩大国内市场;大力研发符合国人消费习惯的产品,将罗非鱼做出中国特色,做出文化内涵,打造罗非鱼内销的知名品牌,从而达到销售内外兼顾的战略目标。其次是建立罗非鱼的分级机制,按养殖方式和鱼肉指标为罗非鱼定制类别,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格局。打造区域化生态养殖模式,带动广大养殖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环境破坏降到最低,进而引导消费者按等级价格消费,达成优质优价规则,提高养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