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立康
“五步互动”引导深度学习的四个指向
文/王立康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想课堂,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主宰、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课堂,重建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主要特征,以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为此,河南省新乡市实验小学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我们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体现“六度五力”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六度”即:愉悦度、参与度、亲和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努力提高学生的“五力”,即:自学力、合作力、表达力、评价力和创新力。
比如愉悦度,就是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索,去思考。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曾提出:拥有亲和度是课堂有活力、智慧和情趣,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特征之一。亲和度即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教师不仅要亲切和蔼,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去参与,去探索,去创新。这“六度”“五力”的教学理念正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有力保障。
如何把“六度五力”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呢?我们通过集体教研、专家指导、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等,探索总结出“商定目标——创设情景——多维互动——归纳整合——拓展运用”的“五步互动”型教学模式,并且完善了符合“六度五力”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商定目标 教师布置预习,提出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积极有序地进入自学状态。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一方面对学生的预习起监督作用,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程度,哪些问题学生已经理解,哪些问题学生还不理解,哪些问题学生理解得还不深刻、透彻,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和学生一起商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是学生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创设情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研讨情绪,为学生进入主体参与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
多维互动 这一环节是最大亮点,是核心部分。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人机互动。互动交流使学生有了积极思考、互相交流、自由表达的机会,可满足学生追求交流、尊重、成就感等多种需求,学生处于主动状态,便可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由于各种意见互相交流、碰撞,使个体受到启发,产生认同灵感和疑问,激发出新的创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使命感,也逐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归纳整合 指师生共同研讨,在分组讨论中教师巡视各组并参与他们的讨论,适当启发、点拨、反问、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起研讨。老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辨是非,寻找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运用 教师利用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新知识,设计出新颖和较有深度的练习,将触角伸向更深、更广的天地,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同时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和大胆创新的能力。
“五步互动”引导深度参与 深度参与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探究与感悟进行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和价值认同的一种学习过程。深度参与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体验,强调有针对性、启发性的主题引导,把低水平的认知活动、机械性的背诵要求转变为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深度对话与深度思考,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品质的提升。我之所以强调深度参与,是因为相当多的课堂只有琅琅书声,而缺少安静的倾听;只有展示的喧闹,而缺少沉静的思考。我们之所以追求深度思考,是因为相当多的教师只关注从知识点到命题点的教学,而忽略了知识学习过程中所传承的文化,以及知识蕴藏的能力,知识体系的价值和知识渗透的情感。
“五步互动”引导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要求学生通过对主题的层层推理,系统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要素、理解概念、掌握特征、认知规律的一种认知过程。深度思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局部到整体的概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情理到哲理的锤炼。
“五步互动”引导深度探究 探究学习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最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探究学习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切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探究课题;其次,教师要提供充分翔实的学习材料,提供扎实有效的学法指导;再次,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安心读书,静心思考,潜心探究;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教师一定要明白探究学习的价值所在,它不在于学生发现了什么,而是在参与过程本身,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比较见解,碰撞思想,感悟人生。深度探究的指向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只有认知特征,把握规律,我们才能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步互动”引导深度感悟 有效学习的秘诀就在“感悟”两个字。感是学习体验,它要求深度参与;悟是学习发现,它要求个性见解。勤奋的学生知道用功,聪明的学生善于总结,智慧的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教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会遗忘;只有自己用心悟出来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永远不会遗忘。让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发现。让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视角与视野。让学习与社会相联系,沟通文本与现实的关联。让理解与概念相联系,发现事物结构的特征与规律。
深度学习首先是一种内学,是调动学生内在热情的学习,是主动的、意义的学习。其次,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整合知识。它更关注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三,深度学习是以反思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习。它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提升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是走向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深度学习将使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当然,我们的“五步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还在探索完善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在课改的路上会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通过探索与改革,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理想课堂。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