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工作的单位因为业务性质的特殊性,需要与多个领域的企业公司进行数据交换,这部分的业务构建的网络就是外联网,绝大部分业务是通过租用运营商的专线来搭建网络的。因为业务发展得过快,网络搭建缺乏规划管理,导致了这部分区域较为混乱,存在网络安全问题。原来的外联网拓扑图,如图1所示。
租用运营商专线搭建外联网的方式,一方面考虑的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较为安全,降低被窃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为了加强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业务能正常交换数据。最大的缺点是费用较为昂贵,这一点在这里就不加以讨论了。由拓扑图分析存在的问题是这部分网络边界不明晰,外联网的专线都通过一台汇聚交换机直接与核心骨干网对接。倘若从专线那边发起过的网络攻击,内部的网络将会变得十分脆弱,没有任何防御的措施,对外联网的实时网络性能缺乏监控手段。
图1 原来的外联网拓扑图
从最初的设计分析,使用的汇聚交换机是为了简单化组网,把外联网的接入企业当成了局域网的成员。其实这两部分是有明确的区别的。外联网的第一个特点是业务性质单一,它的接入成员仅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对接,不需要提供服务给企业内部人员使用,也不需要使用企业的互联网出口。外联网使用的专线都是低带宽的链路,一般带宽为2M、4M的较多。分配的IP地址较为凌乱,划分的子网掩码较为随意且没有规律可循。
结合上述问题,笔者单位计划改造这部分的网络。首先部署边界防火墙,这里我们使用的是山石网科的下一代防火墙,对整个外联网的业务提供安全访问策略。为什么使用下一代防火墙,因为不仅有传统防火墙的功能,而且还集成了防病毒、流量控制、入侵检测等功能模块。最重要的一点是集合在一台设备上面实现多个功能,这样使得我们部署起来较为容易。简要拓扑图如图2所示。为此,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改造工作。
表1 分配地址情况
图2 改造后的简要网络拓扑图
新规划出一个IP网段地址为 192.168.100.0/24,通过划分子网掩码划分给多个外联企业使用。原则上业务数据交换只需要两个对接IP就可以,分配的地址情况如表1所示。
这部分更改IP地址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推进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涉及到程度代码的一些更改,但为了统一部署我们还是很强硬地推进下去,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改不了,我们也用地址转换的方式解决。过去的地址使用混乱导致很多问题,规范地址之后新增加的业务分配就很清淅了。
简单来说就是要控制外互联网的权限,这部分区域默认的策略是禁止访问所有的地址(deny any)。然后跟据业务开放访问权限,尽量控制到最精细度仅开放某个IP的某个应用端口。每做一条策略都要标注是什么业务,这能够将业务与策略结合起来。
通过外联网传送的数据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虽然专线本身已有一定的安全防泄漏的功能,但是为进一步保障我们开启防火墙的入侵检测和防病毒模块功能,实时监控着整个外联网的运行情况。